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来函照登     
韩致远 《领导文萃》2006,(11):176-176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贵刊热心而忠实的读者,每期必读,多年如此。今在阅读贵刊2006年第9期第144页《与你分享五句话》一文时,对第三句话:“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并不一定是直线”,我认为是假命题。公理告诉我们“: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而直线是没有端点,向两端无限延伸的,无法度量其长短。假设此命题为真命题,那就是说,两点之间最短的距离还有可能是直线,这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公理相矛盾。故,此命题不成立。此上仅为本人一孔之见,当然,站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会不同,所以此命题是否包括其他方面或有其他含意?妥否,请指正。克拉玛依市…  相似文献   

2.
改变总比一成不变、墨守成规好,因此,很多企业把“变化”两字挂在嘴边。难道只要来个天翻地覆的改变,企业就可以进步了,成功了?关于这个问题,你可以去问问麻雀,为什么它们很认真地学习大雁排队,却越学越乱?你也可以去问问骑师,为什么让一匹好马自由驰骋,却害人害己?你也可以问问百足蜈蚣,为什么它开始思索如何行走,却突然寸步难行?这是3个关于动物的寓言,在会心一笑后,只要认真思索,你会发现开头那个问题的答案。寓言之一:好马为什么会脱缰而逃?领导一个骑师,让他的马接受了彻底的训练。骑师说的话,马儿句句明白,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使唤它。“…  相似文献   

3.
领导语丝     
领 导 的 实 质 是 领 导 “ 人心 ”, 管 理 的 实 质 也 是 管 理 “ 人心 ”。所 以,如果 你 既是 领导 者又 是管 理 者, 那你 就要 注 意 轻 “ 领 ”重“导 ”、轻“ 管”重“ 理”。 不 怕 领 导 者 没 有 缺 点 ,就 怕领 导 者没 有特 点。 领 导 者 不 一 定 事 事 顺 心 ,但一 定 要事 事尽 心。 有 好 的 领 导 集 体 ,才 会 有 好的 集 体领 导。 领 导 者 应 该 树 立 这 样 的 观念 :发 现问 题 是能 力 ,解 决 问题 是 成绩 ,揭 露问 题 是优 点。 精 明 的 领 导 者 能 够 把 单 位变 成 自 己 外 出 时 仍 可 正…  相似文献   

4.
当我们使用Office软件编辑文档的时候,通常会出现一个助手,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使用过程中的疑难问题,用好这个小助手能使我们的工作增加不少乐趣。Office助手有一个非常有用的功能,就是在你每次打开Office的时候教你一些小技巧、学习诀窍等,这对你快速掌握Office非常有帮助。启动这项功能的操作如下:在助手上面单击鼠标右键,选择“选项”,在弹出的窗口中选中,“启动时显示‘日积月累’”选项,点“确定”即可。让Office每次教你一招@LanFu  相似文献   

5.
新书推荐     
《领导文萃》2006,(3):175-176
《学哲学用哲学》李瑞环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着传奇经历的李瑞环始终与哲学相伴,他将自己一生琢磨和实践的哲学荟萃在这本书中。更难能可贵的是,他将哲学活学活用,独创了一门“老百姓哲学”。“哲学这门学问说来也神,你的工作越变化、越新,它显得越有用;你的地位越高、场面越大,它的作用越大;你碰到的问题越困难、越复杂,它的效力越神奇;面对的问题越关键,它发挥的作用越关键。”李瑞环把哲学原理揉碎了、嚼烂了,加上自己的认识,真正变成了自己活生生的思想,和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奥的哲学道…  相似文献   

6.
问题 68:人都是有感情的,人们也最痛恨忘恩负义之人。曾对你有恩的人有求于你,希望你能给他以法律允许以外的“关照”,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 ①法高于一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性不能动摇。  相似文献   

7.
不可四尽     
金跃军 《领导文萃》2009,(16):56-56
宋朝有一位律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舒州太平寺任住持的时候.其师五祖法演曾谓之曰:“往持此院,也就是给你自己的劝诫。”其师所指也就是“法演四戒”,分别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8.
小幽默5则     
恭维两位画家碰上了。“我昨天参观了画展。告诉您吧,惟一能看的,也就是您的那幅画!”“老朋友,多谢了!别的画家的画怎么样?”“我压根儿就没看!那些画前面全是人,挤不进去……”沉重的和肤浅的某夜发信息给朋友:郁闷中,聊会天吧。不一会,朋友回信:好吧,想聊什么?话题由你定。想了想,回复道:那就聊点沉重点的话题吧,比如说,你的体重!一阵沉默过后,朋友来短信了:这也太沉重了吧,我们还是聊点肤浅吧,比如说,你的智商!顾客的疑问在里约热内卢,一个坐在出租车里的外地旅客问司机:“听说你们这里的司机开起车来车速惊人,可是却很少出事故。这是什…  相似文献   

9.
<正> 七、“无中生有”从容过关 《三十六计》中的第七计“无中生有”曰:“诳也,非谁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主要意思是:为了达到预定目的,根据当时的具体条件和情况,故意创造一个可以实现的事实,并且是有利于对手的事实,使对手深信不疑,从而使对  相似文献   

10.
亲和力,是理化概念,似乎于与英语教学不相关,但如果我们教师能注意使用这种亲和力,它将对英语教学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此我就英语教师亲和力的形成以及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和大家探讨。
  教和学结合成教学质量,这个无形的“化合物”,教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越“关心”学生,学生也会越“回敬”教师。亲和力的形成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11.
正人类有种天性:你在一个人身上付出越多,你对他就会越忠诚。施恩与受恩一样都能使人产生义务感。那些伸手帮助过你的人,往往会养成习惯,在你未来的道路上一直关注你、照看你,努力证明他们当初的"发现"是多么有远见。高明的政治家都懂得,当你向一个人提出请求时,并不等于你只是要求他在付出,其实,你也把他想要的东西给了他:让他有了一个  相似文献   

12.
《咨询与决策》2014,(6):66-66
节庆活动大致可分为“官办”和“民办”。“官办”节庆活动是政府直接出钱操办,这对于举办点来说是“花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举办点当然希望节庆活动场面越大越热闹越好,为此他们会积极向上申请更多的费用,而不会考虑成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你很想见我吗?”“是的。因为你是美国总统。”“你知道美国总统是干什么的吗?”“美国总统是管美国人的。”“晤……”克林顿用手托着下巴,深思了片刻后,很认真地说,“应该说是美国人民管美国总统。” 这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问中国西安时,与一个七岁小姑娘的对话。显然,克氏当时的回答不是在故作矜持。“President”(总统)一词在美式英语中还可以做以下解释:社团或协会主席、商会会长、主管  相似文献   

14.
喜欢上网的人,大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无意间或不小心点了网页上的某一个广告图片或超级链接,结果屏幕上边连续跳出多个窗口,弄得你一下子手足无措,而且更讨厌的是下次一开机或者一上网,就会有这种现象发生。这是因为你的默认主页已经被修改,甚至有的机器的默认主页被修改后还被屏蔽,让你无法自己修改。最近笔者在使用“3721”工具时,发现了它在这方面的妙用,特此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5.
培养密切关系有助于提高业绩,但关系过密却会成为你的累赘经营企业就像体育比赛,获胜的团队能敏锐地觉察到什么样的团队友情有助于团队成员培养默契, 行动统一,并彼此照应。在管理界,这种承诺感与关联感往往被称作“亲密关系”, 许多专家将其视为高效团队的关键组成成分。他们认为,人们越看重彼此间的关系, 就会为彼此做得越多,这样对公司也就越好。但是,会不会物极必反呢?  相似文献   

16.
“最好的总会到来。”每当我失意时,我母亲就这样说,“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会交上好运。并且你会认识到,要是没有从前的失望,那是不会发生的。”母亲是对的,当我于1932年从大学毕业后我发现了这点。我当时决定  相似文献   

17.
<正> 会说话的洗衣机 德国推出一种新型洗衣机,在洗涤开始时会告诉你,应选择哪一档转速,放多少水和洗衣粉,投放多少衣物等。洗涤完毕,它会旨诉你:“洗好了,请把衣物拿出”;如果主人在用完洗衣机后不及时擦洗,它又会大叫“请爱护我。” 会说话的电冰箱 日本生产的一种电冰箱,当你忘记关门时,它会告诉你:“请关上门”;当食品放得零乱时,它会说:“请把食品整理一下”;如果冰箱开关次数达到1650次时,它又会说:“请维修一下冰箱。”南朝鲜三星电子公司也推出一种会说话的电冰箱。它可由使用者随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优化课堂教学,实现科学的教学目标,“蒙太奇”手法激趣法,会起到深入浅出,水到渠成,真切动人的效果;“布白”艺术激趣法,能活化课堂教学的氛围,增添神韵;课堂巧问激趣法,可以起到化难为易,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开放性教学激趣法,使学生越学越会学,越学越爱学;发现式教学激趣法,能拨开学生面前的迷雾,把学生带入一个崭新的思维空间,第二课堂激趣法,创造了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创新激趣法,能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火花。  相似文献   

19.
何谓寂寞?当然是人在特殊时候表现出来的游离于现实之外的不自在心态,这种心态带来的往往是痛苦的难以释放的压抑与失落,它与物质生活的丰富或贫乏无关,也有别于空虚。一般而言,人的特殊性与寂寞感是成正比的,你越是卓然于社会群体,你的寂寞感就会越深重一些。正如古人所言:“古来圣贤皆寂寞。”真正意义上的好官是不惮与寂寞为伍的。何来寂寞?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候有不同的回答。郑板桥有诗曰:“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他将个人的寂寞与人民的疾苦相关联,就显出至高的境界。一代伟人毛泽东在得知…  相似文献   

20.
<正> 这里讲的“炖冬菇”。当然与烹饪无关,相当于挨整,被处分,类似于解雇或“炒鱿鱼”一词。在多如牛毛的香港企业中,“炖冬菇”使用的频率要高于“炒鱿鱼”。但它却是最叫人害怕的一种。不仅普通职员谈“菇”变色,就是高级职员碰上了,也会千年道行毁于一旦,从此“靠边站”再难抬头。“炖冬菇”一词的得来据说和警察体制有关。在香港警队中,由于便衣警察比军装警员级别高,而军装警员戴的帽子又酷似冬菇,所以若便衣警察被降职为军装警员时,同事就会谑称其被“炖冬菇”。后来此说法流传至社会,成为企业界职员升降的专用术语。 一般而言,香港企业老板炖冬菇的方法主要是七种: 一日贬官削爵。将“冬菇”从多年来辛苦攀上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