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瑞芳 《领导科学》2012,(25):12-13
199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标志着核心竞争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该理论较目前其他理论更好地诠释了成功企业和成功人士竞争优势长期存在的原因,因此成为近年企业和人才成长理论研究的热点。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核心竞争力是伴随知识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崭新概念,是传统意义上竞争概念的深层次发展。普拉哈拉德与哈默尔在《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一文中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任教於哈佛商学院的迈可·波特,今年才四十五岁; 十二年前,他出版《竞争策略》一书,奠定了大师的地位。二年前,他跳出企业管理的领域,研究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出版《国家竞争优势》一书,厚八一二页,真是吓人!  相似文献   

3.
当代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加里·哈默尔说: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中始终有 两个目标并存:管理如何更加科学和管理如何更富人性化。"  相似文献   

4.
一、利用波特五力模型图分析当前厦门房地产企业的竞争态势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1980)称影响行业内竞争的经济力量为“行业(经济)结构”。行业结构决定了竞争强度,是行业的获利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行业竞争分析,即行业结构分析,是制定企业战略,研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了五种竞争势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产品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供方的议价能力和现有竞争者的抗衡。本文将通过结合波特五力模型图(见图1)来对厦门房地产企业的竞争环境进行分析。图1波特五力模型图(一)来自行业…  相似文献   

5.
大师小传     
正1954年,加里·哈默尔(Gary Hame)出生。后在美国安娜堡的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修国际商业。1990年,与著名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合著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发表,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1993年,创办Strategos公司。多年来,作为管理顾问和管理教育家,曾就职于通用电气、时代华纳、雀巢、壳牌、宝洁、3M、IBM和微软等公司。  相似文献   

6.
《管理与财富》2001,(5):71-72
“在当今商场上,一个公司会因发展速度减缓而失败;在未来的商场上,一个公司会因为没有带来变化的发展而失败”。 ——加里·哈默尔  相似文献   

7.
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是现代营销的集大成者,被誉为“现代营销学之父”。他几乎成了营销学的同义词一一其经典著作《营销管理》一书已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各国商学院首选的营销教材,其本人也被公认为“20世纪50位最佳管理大师之一”。科特勒致力于营销战略与规划、营销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及社会营销的研究,其最新研究领域包括高科技市场营销,城市、地区及国家竞争优势研究等。科特勒大约在10年前推出的《营销大未来》(原名《社会营销》)一书将营销理念从生产观念、产品观念、营销观念最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企业要想求得生存与发展,必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而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来源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创新所谓企业核心技术,是指企业所有相关技术群中能够保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最关键技术。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表面上看是产品的竞争,实际上是技术的竞争。因此,要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以核心技术创新为重点。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核心技术的创新是至关重要的,没有核心技术上突破性的创新,所提升的企业核…  相似文献   

9.
1978年,加里·哈默尔(生于1954年)在密执安大学国际商业系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结识了令他终生受益的导师C·K·普拉哈拉德.哈默尔回忆到:"我们俩都对实现战略的那种机械方式表示不满."20年之后,哈默尔已经成为当代战略理论的先驱.哈默尔富于攻击性、固执己见、严密而有理性,他把90年代的挑战用典型而通俗的语言形容为"将糟粕从精华中区别开来、将欺骗从现实中区别开来、将永恒从瞬时中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10.
本期《哈佛管理实践》中,创新大师司各特·安东尼(ScottD.Anthony)问道:在炙手可热的新点子很容易被他人所攫取的情况下,是否有办法预测,何时企业可能变得脆弱?他发现,用简单、便利、以客户及低价为中心带来新收益,从而创造增长的创新者及其企业,有时往往能领先一步开辟新道路,从而把试图竞争的企业远远甩在后面。但要小心,有时候,看似遵循颠覆式战略的企业会发现自己被更大的竞争对手所超越,那些对手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品牌和营销优势击垮创新者。  相似文献   

11.
精彩传递     
《经理人》2005,(10):16-16
“经理人CEO论坛之《蓝海战略》”震撼开幕 2005年19月6日,“经理人CEO论坛之《蓝海战略》”点亮深圳!被誉为“全球畅销书”的《蓝海战 略》的作者,国际管理大师、欧洲工商管理学院著名教授W.钱·金(韩)和勒妮·莫博涅(美)在来华 的第一站——深圳市民中心,与出席的600余名高层管理者共同探讨“企业如何启动和保持获利性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战略。实际上,企业界,己呈现出一种明显的回归专业化经营的潮流。人们开始认识到,企业的竞争更多的是核心能力,即核心技术、核心产品的竞争;规避风险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就是使自己与众不同,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或者比别人更好的产品或服务。而实施专业化经营战略则可更好的提高核心竞争力,有效地规避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3.
徐宝和 《经营管理者》2013,(15):166-166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文化,在这种竞争中,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和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产品竞争,而且也是文化竞争。因此,企业竞争实际上也是隐含在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广告宣传及社会公关活动背后的文化竞争,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良好的企业效益。企业必须重视文化战略,以文化决胜于市场,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企业战略联盟的竞争力研究:核心竞争能力的观点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思想,分析作为企业发展战略手段之一的企业战略联盟为何成为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重要内容的原因.研究指出,战略联盟的合作竞争属性一方面与时代的经济发展有关系,另一方面,也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必要结果,竞争力不同于 一般意义上的竞争优势.但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这种战略手段内在地有着其竞争力内涵.本文提出,这种内涵的重要成分是战略联盟在制度方面和组织方面的竞争力,并对这两种竞争力进行了解分析,得出战略联盟的竞争力实际上是这两种竞争力的整合.同时,本文还给出了战略联盟竞争力发挥的瓶颈.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今新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特别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最终来源于企业的员工,特别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提出,当前企业(包括其他现代社会机构)工作的重心已转向知识型员工,他们在工作中需要  相似文献   

16.
理论贡献     
正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在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核心产品是企业最基本的核心零部件,而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中的知识和技能。战略意图如果把企业的战略体系架构(含功能配置、竞争力获取、资源重组在内的高端蓝图)比喻为企业的大脑,那么战略意图则是企业的心脏。战略意图应该表现出一种迎接未来挑战的张力,作为企业的动力之源,它能够为  相似文献   

17.
“市场变得像时装、流行色一样不可捉摸,产品更新必须跟上这个‘毫微秒’时代。”被《财富》和《经济学家》誉为“管理学大师的大师”的斯坦福大学企业管理学博士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如是说。彼得斯认为:成功的企业各具特色,但其成功经验却都浅显平常,人人皆知,没有什么“新式武器”。他主张面向市场、面向顾客。企业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着市场和顾客转,而且要把顾客当成有血有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竞争中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人力资本正是企业塑造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将从企业的运营能力和战略定位两方面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成进行阐述,并指出运营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战略定位是企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关键优势。只有将两者进行合理的配称,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战略竞争力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动态环境下企业的长远战略规划和企业竞争的强弱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战略竞争力。而动态环境下企业战略竞争力的构建方式主要通过建立战略执行力、核心竞争力与资源整合战略、有效的企业文化、持久的品牌战略、持续竞争优势战略等方式,并能够做到各环节环环相扣、配合默契,才能获得整体企业战略竞争力,发挥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20.
浅析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外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核心能力理论,企业应该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竞争力上,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交由外部组织承担。人力资源外包是企业强化核心能力进而增强竞争优势的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