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琤 《统计与决策》2017,(4):164-166
脆弱性是金融系统内在的固有属性,因其“隐蔽性”给测度造成困难.文章从银行、市场流动、股票市场以及保险等四个方面,收集整理出14个金融系统脆弱性测度指标,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出5个公共因子作为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数的代表变量,并确定权重,对2003第2季度到2015年第1季度之间的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进行了测度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金融安全预警指标的权重确定及其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助于"熵"的概念,对AHP法(层次分析法)确定的金融安全预警指标初始权重进行了调整,增强了权重确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实证研究表明,调整后的权重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为我国的金融安全预警指标体系的设定提供前提条件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银行体系脆弱性的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测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根据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从银行体系脆弱性角度出发,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赋值评分法,对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测度分析.实证表明,1986~2006年间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经历了下滑后又持续上升的过程,但整体均处于安全边际内.影响我国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主要包括质性经济环境、银行的发展质量以及量性经济环境,其中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银行自身的发展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构建的贝叶斯动态因子增广VAR(BDFA-VAR)模型,从20个金融指标中提取6个贝叶斯动态公因子,来构建中国贝叶斯动态因子金融状况指数(BDFFCI),并分析其与通胀的关联性,进而使用MSVAR模型分析其对通胀的非对称性效应。结果表明中国BDFFCI的突出特点是与通胀有很长期限的高相关性,领先通胀114个月,是通胀更长期限的先行指标,且其汇率、货币供应量等公因子权重较大,说明中国货币政策是价格和数量综合型的。建议政府机构定期构建中国BDFFCI。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构建了宏观金融运行状况监测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计算不同指标对金融运行稳定性的影响权重选取对金融运行具有显著监测效果的指标,再利用不同监测指标与金融稳定综合得分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判断监测指标的监测时差效应,最后对金融运行稳定性与各类监测指标建立计量经济回归模型时不同类型监测指标的强度效应进行研究.实证结果显示,金融运行稳定性的显著监测指标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政府负债和对外贸易三个方面,通过指标的监测时差效应分析,选出了对金融运行具有先行预测和实时监测效果的超前和当期类指标,指标监测强度分析则得出了超前和当期类指标对金融运行稳定性的监测强度.  相似文献   

6.
2020年后,我国贫困治理的重心从绝对贫困转向了相对贫困,而金融素养作为提升人力资本的重要因素,其是否能发挥改善自我发展能力的作用以促进长期减贫,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构建了两期决策模型,从理论上探讨了金融素养与相对贫困减缓之间的关系。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7年的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构建金融素养指标,并运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法(Ⅳ)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金融素养能够显著抑制家庭相对贫困状况的发生,促进家庭金融决策优化是金融素养发挥作用的重要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7.
国家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金融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国家金融安全进行评价.而对国家金融安全进行评价,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国家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灰色多层次评价方法建立了多指标性能参数的物流金融突发事件预警模型;引入可拓相似系数计算权重因子,进一步确定了待评事件的预警等级;最后,以融通仓为例,建立了突发事件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预警等级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全球日益剧烈的经济波动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仍令我们心有余悸.加入WTO后,面对金融开放,我国的金融形势更加复杂,金融风险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而金融风险具有向金融危机转化的破坏性,因而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统计分析,对金融风险有一个准确地把握对我们整个金融系统乃至经济系统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拟运用多变量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测算中国影子银行规模,并应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选取包括宏观经济指标、金融市场指标和金融机构运行指标在内的10个指标对中国金融稳定性进行计量.探讨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制,发现金融稳定性与影子银行的适度规模有正相关关系.影子银行规模无序扩张会降低金融稳定性.认为在一定范围内适度扩大影子银行规模有利于金融体系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寿险业务的不断扩大,寿险公司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很有必要对其偿付能力进行有效监管。文章在《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指标管理规定》中设置的寿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系统的基础上,依据监管指标的设置原则对它们进行修正和完善,提出15个寿险公司监管指标。并利用因子分析对它们进行降维处理,得到5个公因子,分别是经营管理因子、业务损益因子、风险衡量因子、风险应对因子和资金运用因子。  相似文献   

12.
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VAR模型的动态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对我国1982~2010年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指标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标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相关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具有促进作用;而较低的存贷率则抑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13.
孙霞 《浙江统计》2013,(11):24-26
本文采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一系列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对1990-2011年的经济增长指标、金融发展指标、金融深化指标、劳动投入指标及对外开放指标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等结论.  相似文献   

14.
刘超  姜超 《统计与决策》2020,(6):144-147
为了进一步量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效果,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目标区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文章从金融稳定、金融发展和金融公平三个角度引入我国金融结构指标和互联网金融消费指标在内的15个具体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指标体系,并对我国2007-2016年金融消费者效益保护水平高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综合指数能够较好贴近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客观事实,各主成分表现也与我国金融市场实际较为相符。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格兰杰检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FIR和金融发展效率指标RFMR与经济增长之间在东北三省均存在着显著的长期相关性,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推动的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区域金融集聚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区域金融集聚的系统特征,提出了描述区城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有序性特征的"金融熵"指标,并运用这一指标建立起"区域金融集聚系统运行方向判别模型"进行区城金融集聚系统演化趋势利断;在此基础上选取武汉市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相关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基于"金融熵流"调节的区域金融集聚系统维护、导向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的统计学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楠 《统计研究》2007,24(7):34-40
本文对"地区金融相关比率"(RIR)指标的设置进行了原因分析,并使用该指标测算了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级行政区的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对我国各地区金融业的总量发展规模,扩张程度,内在差异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各地区金融体系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政策性信贷支持对西部地区金融发展贡献最为显著,中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本文从地区金融发展角度支持了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而国家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差异是造成三大地区内部诸省份间金融发展程度出现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开放经济下影响产业安全的四大因素,即产业国际竞争力、产业出口对外依存度、产业资本对外依存度和产业外资股权控制率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这4项指标1995~2007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三大产业和各主要产业安全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选取1952~2008年的金融代表性指标广义货币供给M2、银行信贷额、股票市值、保险金额,建构并分析中国金融周期指数,然后根据指数序列建立了ARIMA(1,1,1)模型,最后利用模型对中国金融周期的走势进行预测,对预测结果的分析认为,我国最近一轮金融周期有向下运行的趋势,应该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金融稳定性评估体系的发展与方法论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梳理了关于金融稳定性的定义、效应、形成原因及其评估体系的研究文献,然后从IMF、主要发达国家、风险预警的数理模型、中国的金融稳定性评估研究四个方面说明了金融稳定性评估的发展情况,并通过文献析出金融稳定性评估方法论的演进过程,最后从金融稳定性内涵、动力机制、评估指标、金融稳定性的控制等方面对金融稳定性评估研究进行评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