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带一路”倡议中,教育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2010-2015年,南亚国家来华留学教育在规模、层次结构、获得奖学金人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与此同时,也面临规模上“两强多弱”的不均衡发展状况,高层次来华留学生总量偏低,奖学金对来华留学生的支持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推动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教育充分发展,应从促进南亚国家来华留学生规模和结构均衡发展;增加奖学金数量、健全奖学金体系;促进学科发展,打造来华留学品牌;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与南亚国家的人文交流及社会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目标。  相似文献   

2.
寄生虫病流行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括非洲大陆在内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来华留学生教育是“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教育开放的重要途径,提升来华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的教学质量尤为重要。通过分析福建医科大学来华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线上线下多元化形成性评价的实施策略,并对其教学中的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为医科院校该课程的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多沿线国家学生选择来华留学。“十三五”时期,上海教育将对外开放的奋斗目标设定为“到2020年建成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城市和最受欢迎留学目的地城市之一”。为适应来华留学生生源结构的变化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需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以金融市场课程为例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来华学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得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金融市场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及实践。  相似文献   

4.
崔正青  冯乃辰 《国际公关》2023,(16):131-133
因地域差异而导致的“一带一路”视域下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是我国留学生教育面临的一个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文化千姿百态,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化”的留学生教育可以缩小地区间的教育差距。本文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从政府、高等院校、企业等几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晋留学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统筹国际形势,助力中国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互利共赢的重大决策,对高等教育国际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借助无数思想开放、具有创新力的人才支撑,因此抓住机遇,注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既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职能的体现,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历史担当。解读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探析“一带一路”倡议对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从明晰办学理念、强化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激发学生潜能,优化师资队伍、增强实战经验,完善产学研合作、搭建学习平台,鼓励跨界融合、共建育人生态等方面提出应对高校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倡议等外交战略不断地深入推进,对既了解中国又了解世界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本研究基于对中国高校留学生抽样调查数据,运用Multinomial Logit Model回归模型分析了在华留学生就业意愿与高校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探寻留学生在华就业的影响因素,并得到留学生在华就业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就读学校排名、主修专业、实习经历、攻读的最高学历学位以及专业与就业相关性会对留学生在华就业意愿造成较大影响。高校可进一步加强留学生专业选择引导,引导留学生在华获得更高的学历,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并进行就业引导,不仅可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而且可以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需要。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中亚五国因其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在“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建设中有着重要地位。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高等教育合作,既顺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也适应推动双方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且拥有彼此间睦邻友好等坚实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双边签订的协议框架下,采取了鼓励学生国际流动、加强人才培养、成立大学联盟、共建“上合大学”等举措,提升了中国与该地区的高等教育合作水平。展望未来,中国应坚持“适应性”“引进来”“走出去”“信息化”等战略,做好双边合作政策规划,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鼓励对外合作办学,依托互联网优势创新合作形式。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倡议的日益深入给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地方高校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以地方综合性大学聊城大学为例,结合当前地方高校外语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问题,进行基于“OBE”理念的“五体共育、多维联动”复合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围绕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研究中心建设等方面进行建设,使外语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高度一致,旨在深化地方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改革,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更加优质的语言服务。  相似文献   

9.
文化差异对于来华留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探讨跨文化交流影响留学生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以南京审计大学招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审计专业硕士留学生为考察样本,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结合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进行调查实验。研究表明,留学生心理弹性得分与中国及其来源国文化相似性呈正相关关系;性别差异影响了留学生的心理弹性分布,男留学生的承压能力相对薄弱,需要更多的心理干预予以化解;语言沟通依然是留学生跨文化交流亟待弥补的明显短板。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迈过十年征程。十年间,“一带一路”合作务实推进,实现全面发展,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互联互通网络构建、深化经贸合作以及加强资金融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一带一路”倡议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波动较大,地区安全问题严峻,规则协调整合水平仍需提高,以及“一带一路”国际传播话语权构建不足等问题,形成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挑战。未来,我国应进一步提升融资风险规避掌控能力,建立完善投资监管、财政、债务可持续性框架以及法律风险评估机制,推进绿色规则标准体系对接,在“一带一路”环境治理框架中发挥主导作用,把握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机遇,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升国际领导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与实践过程中,出版业走出去成为我国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有力抓手。本文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整体,划分六大区域,以重点国家的出版贸易为着力点,分析了近五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版物贸易的现状与问题,并剖析了出版“走出去”借助国际文化交流和出版合作与国际展会平台扩大版权贸易和释放出版贸易潜力。最后,从顶层设计、数字出版和人才培养角度提出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12.
王奕萍  曲杨 《国际公关》2023,(18):158-160
来华留学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华留学教育是传播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的主要途径之一。加强对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和国际传播能力培养、提高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性和中国文化认同感有利于促进多元文明交流互鉴,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本文探寻了目前来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程度和中国文化认同现状,并分析了制约来华留学生文化适应程度和中国文化认同感提升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3.
随着 “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进和湖南“文化强省”战略建设步伐的加快,湖南省来华留学生教育也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如何发挥湖湘文化在来湘留学生汉语教育中的作用,打造“留学湖南”这一金字招牌,是新时代湖南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文章首先阐释湖湘文化元素融入来湘留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然后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等形式分析来湘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湖湘文化元素融入来湘留学生汉语教育的策略和路径,以更好地促进来湘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推进湖湘文化“走出去”,提升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海南自由贸易港战略的出台,海南省愈发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来华留学生规模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由于海南自身经济基础和高等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关于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甚少。为了较为深入地了解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情况,本文选取海南省三所高校共331名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因素分析,获取了学校日常管理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学校服务满意度、新生接待满意度、社会交往、后勤服务、课外活动和奖学金8个维度的影响因子。通过对满意度问题的调查分析,建议政府和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教育管理理念,从创新留学生管理工作方法和机制、加强留管干部和师资队伍建设、加大留学生教育投入、出台吸引来华留学生激励政策和搭建中外留学生文化交流平台6个方面进一步提升海南高校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段绍琪 《国际公关》2024,(4):173-175
中国是亚洲最大、世界第三大的留学目的地国,推动来华留学生和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已成为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的必然选择。但高校在推进趋同化管理的过程中面临管理层积极性不足、师资队伍匮乏、留学生生源质量差等诸多困难,本文结合工作实践,提出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认同、改革创新高校留学生管理机制、做强“留学中国”品牌、提高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等对策,从而逐步实现中外学生在教学、管理和服务上的融合。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及“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中国的经济、文化等产生了浓厚兴趣,选择到中国留学.为吸引更多优秀国际留学生来华,结合国内外已有文献,采用访谈法和结构化问卷法进行调查,并以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构建文化适应模型,通过差异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留学生在文化适应维度上的特性,了解在华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情况以及他们在文化适应维度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针对在华留学生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提出若干建议和政策意见,从而帮助留学生更好地适应中国的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7.
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重要途径。结果表明,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产业转移呈现规模大、差异大和种类多等特点;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数量、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政局稳定性等对中国的产业转移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而地理距离和资源禀赋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显著为负。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间产业转移,一方面要提升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以及加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科学识别与防范产业转移过程中的政治风险和“资源诅咒”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一带一路”战略自提出以来便受到了全世界普遍关注,同时也对国内的跨文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结合“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在解读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策略和途径,以期对我国的外语人才培养有所启示,进而服务于“一带一路”的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9.
开展高校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工作,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培养留学生“知华、友华、爱华”,培育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者、国际交流的推动者,培养国际化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从更深层次挖掘来华留学生国情教育的价值内涵,提高理论研究与实践路径的融合程度,通过论证国情教育的文化教育、专业教育、“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课程内容设计,结合来华留学教育新时代语境的分析,探研留学生国情教育的实践路径。来华留学生具备传播中国价值理念的天然优势,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研究认为,国情教育是留学生快速融入中国的有效途径,通过国情教育可以实现对中国国情知识的普及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研究表明,应该探索国情教育顶层设计和长效机制,转变“被动灌输”的教学理念为“潜移默化”,将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与国情教育融会贯通,设计“立足中国-融通世界”话语体系的留学生国情教育教学模式,优化国情教育教学内容等,助力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提高国际教育新格局下中国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要求,就是在法治理念的指导下,加强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法律交流,加深对共建国家立法情况的了解,这需要以扫除共建国家立法文本的语言障碍为前提,并通过翻译“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文本来实现。然而目前,我国对于“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文本的翻译工作尚滞后于“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步伐。在法治“一带一路”建设中,立法文本的翻译有着突出的必要性。我国应更好地规划和开展针对“一带一路”国家立法文本的翻译工作,在翻译的技术层面设置明确的指导原则,妥善规划对于立法文本的选择,并且关注“一带一路”立法文本翻译的人才培养和机构建设,为“一带一路”建设的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