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辞(骚体和赋体)是中国文学源头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屈原是楚骚的创始人,宋玉是楚赋的开拓者,因而“屈宋并称”。宋玉作品对后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九辩》的影响下,后人创作了众多的“悲秋”作品,“悲秋”成为历代作家的创作主题之一,形成了“以悲为美”的民族审美心理传统,因而称宋玉为“悲秋之祖”;二是宋玉的赋体创作特点和艺术成就,对汉代以后的赋体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受到了历代作家和学者的好评,被誉为“赋家之圣”。  相似文献   

2.
宋玉《九辩》历来被推为悲秋之祖,诗人宋玉也成为落魄软弱、自怨自艾、不遇于时的文人典范。实际上,这只是一种表象。宋玉悲秋实质上是悲己,《九辩》整部作品都洋溢着一股浓郁的生命忧患意识,诗人既叹老惧死,又执着追求生命价值的实现。引发宋玉的生命忧患意识既有着深广的历史文化渊源,又有着特定的现实契机。《九辩》中这种文学现象对后世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柳永由于在气质、际遇上与宋玉的遇合,在创作中大量地接受宋玉《九辩》及其它作品,将"悲秋"意象用于词体,把词自《花间》以来的"春女善怀"主题带向了"秋士易感"的题材,扩展了词境;也因为他自身在艺术气质上与宋玉的契合,在艺术手法上也从宋玉赋中汲取了种种变化,并大量用于慢词长调的创作之中,扩大了词体。  相似文献   

4.
宋玉的辞赋作品是楚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先秦时期中国文学创作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他的《九辩》,开创了古代诗歌中“悲秋”之作的先河,在文艺思想、创作精神、表现手法、体裁形式、修辞技巧等各方面对后世文学创作有  相似文献   

5.
吴风 《社区》2008,(27):34-34
秋季是万物成熟、喜庆丰收的季节,也是秋风萧瑟、千树落叶、万花凋谢的季节。中国文人大多悲秋,唐代“大诗豪”刘锡禹的一首名诗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人庭树,孤客最先闻。”《红楼梦》中也有“已觉秋窗愁不尽,那堪秋雨助凄凉”的动人诗句。殊不知,文人的悲秋凄凉并不是无病呻吟。科学证实,悲秋确有原因,且是多方面因素在人们情绪上的反应。  相似文献   

6.
悲秋自宋玉开始,成了中国文人创作的情感母题。本文结合中国古代咏秋诗文探讨中国士人悲秋的深层原因,并以之窥测宋玉悲秋对后代文人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楚辞·九辩》一篇,自东汉王逸以为宋玉所作,《昭明文选》、《文心雕龙》亦承认。虽明人焦竑、清末吴挚甫提出屈原自作说,然或失之粗疏,或失之武断,并无坚强证据以推翻王氏旧说。王逸又以为本篇主题乃是宋玉“闵惜其师忠而放逐”。虽迎合者不乏其人,然其属揣测之辞。本篇实为宋玉借古乐为题,以抒写自己的感慨愁思,是受屈原影响而写的与《离骚》相类似的自叙传性的长篇抒情诗。对《九辩》在艺术上的独创性,现代的文学史著作和论著,则或语焉而不详;或认为其  相似文献   

8.
《楚辞·九辩》乃宋玉所作,已为多数学者所共认。但对《九辩》主题思想的理解,至今尚有不少分歧。如果把“知人论世”这句话用到文学批评上,则应该是知其人而论其作。惜乎我们至今对宋玉此人所知甚少,信史如《史记》,只在《屈原列传》里有一句对宋玉的评论,却没涉及他的生平历史。其他如《韩诗外传》七、《新序·杂事》只是一点零星的记载,至于晋人习凿齿之《襄阳耆旧传》,亦多综合前人之成说,虽记叙较详,然亦不足凭信。这就使得我们只能就《九辩》而论《九辩》,自然难免有主观臆测之处,故名之曰“臆解”。  相似文献   

9.
“憯悽”补例许学东宋玉《风赋:“故其风中人,状直,清凉增欷。”张铣《文选注》:”淋溧,寒貌,言风之吹人凉甚,有以至于欷。”“”、“”均“寒”义。历来注家多拘泥于字形,不从张注,以“悲痛貌”释“”。《楚辞·九辩》“霜露惨而交下兮”,朱熹《集注》:“惨,...  相似文献   

10.
楚辞名篇《九辩》把悲秋题旨发挥得淋漓尽致,成为后代人们学习的典范。作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情景交融的意境展示情怀。这就使抽象的主观感情,附丽于主宰着形象的客观景物,从而大大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高抒情效果,进而表现悲秋主题,并将悲秋主题贯穿全文。  相似文献   

11.
新修《辞源》第二册1067页“仿佛”条下说:“大概相似。同‘仿佛’,‘髣髴.《楚辞》宋玉《九辩》:‘颜淫溢而将罢兮,柯彷佛而萎黄。’唐李白《李太白诗》中《赠崔郎中之金陵》:‘登高望浮云,彷佛如旧丘。”又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仿”字下列了三个义项,其第二义云:“[仿佛]好像,似乎.杨雄《甘泉赋》:‘犹仿佛其若梦’.又写作‘彷佛’.”准此,“彷佛如旧丘”和“犹仿佛其若梦”两句如何解释?“仿佛”跟“如”和“若”岂不重复了?查《说  相似文献   

12.
悲秋,是我国的传统文学之一,它是借“秋”的景物气氛抒发作者“悲”的情绪,造成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是最富民族特色的一种文学方法。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无论是诗、词,还是歌、赋,在各种文体中,悲秋的作品都层出不穷,历经两千多年而长久不衰。“悲秋”缘何而起?它究竟具有何等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些确是文学史研究者不容忽视的课题。研究这些问题,当是我们整理民族文化遗产中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我们已经知道,悲秋题材的作品在《诗  相似文献   

13.
文学史上屈宋并称,二人的文学创作开辞赋之先河,受到历代文学家的景仰。但是人们对屈原及其作品特别是《离骚》赞誉有加,而与《离骚》有着相同精神实质的《九辩》却由于某些原因被打入冷宫,作者宋玉也因为某些学者的偏见而受到不公正评价。文章力求从精神思想方面探讨《离骚》与《九辩》的主题,说明二者都是文学史上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14.
宋玉著述真伪续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玉著述的真伪,是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一桩公案。20世纪初期,受疑古主义思潮的影响,宋玉的著述几乎全部被断定为伪作。20世纪末期,随着宋玉散体赋《御赋》的出土,怀疑宋玉散体赋为伪作的推断自然不攻自破,从而使人们对宋玉著述的真伪有了全新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后,我们现在可以断定,传世的19篇宋玉作品中,《报友人书》、《对友人问》、《对或人问》三篇为伪作,《高唐对》、《郢中对》两篇为《高唐赋》和《对楚王问》的异文,《舞赋》疑为东汉傅毅《舞赋》的摘录;而《楚辞章句》所收的《九辩》、《招魂》两篇,《文选》所收的《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对楚王问》五篇,《古文苑》所收的《笛赋》、《大言赋》、《小言赋》、《讽赋》、《钓赋》五篇,《文选补遗》所收的《微咏赋》,加上银雀山出土的《御赋》,共14篇作品,则都确是宋玉所作;而《隋书.经籍志.小说类》所载署名宋玉所撰的《宋玉子》一书当是后人从民间收录的有关宋玉的逸事和言行的著作,其作者不可能是宋玉。  相似文献   

15.
道、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大厦的梁架。道就是一,阴阳就是二,水火木金土就是五。周代(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奠定了中国哲学传统的“五、二、一”逻辑骨架。一、五行的逻辑《周书》中记载,殷代遗臣箕子将大禹酋长时代传下来的“洪范九畴”即九类治世大法授绐周武王。这九类大法中的第一类就是五行:水、火、木、金、土。它并不是指五种具体物质实体,而是指五种形象化的逻辑符号。作为治世大法的第一大法,它不是一种  相似文献   

16.
宋玉的赋具有三个特征 :阴柔、微辞和艳情。宋玉是中国感伤主义文学的开创者 ,感伤主义始于宋玉的《九辩》 ,并发展为一种感伤主义文学传统。宋玉的女性意识使其赋在描写女性题材方面成了文人艳情文学的百代祖。宋玉柔弱的个性使其赋具有表意言辞委婉的特点 ,其人其文在古代中下层文人中具有类型性  相似文献   

17.
陆机谓:“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案条于芳春.”((《文赋》)刘勰道:“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人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感焉,四时之动物深矣.若夫圭湾挺其惠心,英华秀其清气,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文心雕龙·物色》)很明显,自然物色与人之间的深沉契合,已是一种稳固的双向感应关系.从这两个古老的阐释中或可窥知人与秋的关系,并由此了悟秋为什么是诗人亘古的话题.不过陆机与刘勰的意思还只停留在秋何以与人处于双向感应关系的层面:“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此处万不可将“离人”只理解为“离别之人”,它还有更为深湛的涵义——却已是这种双问感应的实现了.  相似文献   

18.
宋玉在古代是与屈原并称为“屈宋”的文学家,但近代以来,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愈来越成问题。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传世的宋玉作品,大都认为不是宋玉的作品,而是后人伪托的。随之而来,对汉赋的起源问题,也发生了怀疑,似乎与宋玉没啥关系。为此,笔者不揣疏陋,拟就宋玉作品的真伪问题,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宋玉的作品,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共有赋十六篇。留传至今署名宋玉的尚有十二篇:王逸《楚辞章句》一篇,《九辩》、《文选》五篇,《风赋》、《高唐赋》、  相似文献   

19.
揭示了《望舒草》悲秋主题的现代意蕴,指出戴望舒在“望舒草时期”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一己的爱恋悲欢上,而是自觉地与中国传统“悲秋文化主题”进行结合,进入了一种更深沉的生命体验中。  相似文献   

20.
悲秋作品承载了古代诗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感伤世界。对生死的忧患和惶恐是“悲秋”最根本的抒情动机。传统农耕生活习俗和观念习养并赋予秋以强烈的时间意识和生死意味,形成了古代诗人以秋为悲,以悲为美的情感定势和诗学风格。本文从惊秋、悲秋、吟秋三个层面透视秋作为一种文化符号,诗学意象的内蕴,以此解读“悲秋”感动古今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