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入行的有效渠道。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教育引导大学生牢牢把握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民族复兴的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既是党和国家永续发展的政治要求,亦是时代新人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更是课程思政教学提质增效的实践要求。要把新时代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党和国家的最新要求等主要内容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有效性、学理性和实践性。一是把握系统性、有机性、实践性原则,切实提升融入的系统性。把握系统性原则,整体统筹、分类实施、协同推进、开放发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整体融入课程思政课程体系;把握有机性原则,“基因式”植入教材、“生态式”融入教案、“化学式”融入教法,把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融入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把握实践性原则,整合实践资源、丰富实践内容、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完善支持机制,把党...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教育对实现立德树人总目标、保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课程思政教育要把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部署等融入其中。党的二十大精神有机融入课程思政教育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育人理念、打造过硬政治素质、把握科学育人艺术,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抓好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筑牢课程建设“主战场”;进行课程思政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模式创新,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医学院校的大思政课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是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需要,也是探索大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需要。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协同师资力量、解读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通过打造“大师资”、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融入“大文化”等方式,实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医学院校大思政课的教学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高校思政课在意识形态属性和铸魂育人功能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需把握好“融入什么”“为何融入”和“如何融入”的三重维度。从历史厚度、理论深度、情怀温度、政治高度、实践力度五个方面阐述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主要内容。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宏观上促进党和国家文化事业的永续发展,中观上推动高校思政课的提质增效,微观上有利于时代新人的大力培育,需把握好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结合教材,充盈教学内容,注重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二是结合专业,提升教学效果,注重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统一;三是结合实践,强化教学重点,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5.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工作路径和制度安排,是构建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机制的必然选择。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高校应从目标、制度与要素出发,对政治性指标进行层次分析来设计课程思政切入点,从课程、教材、党支部三个关键因子出发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河北农业大学按照“学校整体设计—学院主体责任—党支部(教研室)主导—教师具体落实—教学督导和专家协同参与”的工作思路,做到把政策要求与学校实际、模范带动与全员跟进、经验传承与方式创新、精准设计与发散用力相结合,建立贯通于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的工作体系。同时,注重对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价值引领力量、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参与热情、示范带动效果的全方位评价,从而使课程思政建设达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二十大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理论观点,这些重要精神需要全面、系统、深入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中。在研究生思政课中,要体现出与本科生思政课不同的融入方式,特别是要体现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想高度与理论深度。在理工类高校中进行研究生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7.
“大思政课”对新时代思政课在立德树人系统中的新方位新样态提出了建设要求,进行了排兵布阵,为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整体效能提升提供了实践导向。善用“大思政课”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明确“大思政课”所承担的讲清使命担当、讲好人民伟力、讲透学科理论等方面的多维内涵。当前,“大思政课”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面临着课程要素协同发力不足、思政课体系协同优化力度不够、课程协同育人合力不强等问题。新时期,基于“大思政课”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要全面提升“大思政课”师资队伍综合素养,整体构建教学内容,健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协同打造“大思政课”多元育人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建设“大思政课”是时代的需要,它既是对既往经验的传承,又为新时代思政课的改革与创新指明方向。西南交通大学全力打造的“中国精神”课程是在“大思政课”育人格局下的一次守正创新,课程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大力引入和整合西南交通大学校内外丰富的红色资源,不断增强课程针对性、提高课程有效性,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尝试以实践教学推进“大课堂”的建设、以资源整合促进“大平台”的搭建、以协同育人推动“大师资”的组建。“中国精神”课程在践行“大思政课”育人格局过程中,生成了一批“科研+教学+实践”的研究团队与教育基地,推出了一系列优质“精神”教学资源,打造出了“‘中国精神’微视频大赛”“‘精神引领,强国有我’科学家精神主题展”等多个品牌示范活动,引发了良好的思政教育效应,对“大思政课”格局下的课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发展,是向全体党员发出的伟大号召。“三个务必”包含党的奋斗目标、政治本色、取胜之道等丰富内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有助于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厚植人民情怀,“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有助于大学生保持优良作风和矢志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有助于大学生发扬斗争精神和增强斗争本领。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三个务必”教育,要协同思政课和课程思政,讲深讲透讲活“三个务必”的道理;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将“三个务必”融入进校园文化环境;要增强网络阵地育人功能,打造“三个务必”宣传阵地和品牌;要积极构建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大学生领悟和践行“三个务必”。  相似文献   

10.
伟大历史主动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会推动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它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是以党的伟大精神谱系武装时代新人的必然选择,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课堂的必然选择。要将彰显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光辉成就、体现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党的文献、反映伟大历史主动精神的生动故事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思政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将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教材体系形成融合,与大单元教学专题内容形成融合,与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形成融合,以引领时代新人从伟大历史主动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在“大思政课”格局下,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举措和重要抓手。实践协同是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育人新主题,通过“德技并修”消除“知行脱节”问题、“育训结合”化解校企合作的“壁炉效应”问题,“大思政课”下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蝴蝶结模型(三课堂体系+三精神体系+专业思政体系+大思政课体系),促使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有效匹配,建立“四联四通”的支撑路径。  相似文献   

12.
围绕“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从“教师—学生”“线上—线下”“理论—实践”3个层面呈现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原则,从思政内容挖掘及课程设计着手,实现思政目标与语言目标的有机融合;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打造和谐向上的课程思政育人共同体;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完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课程教学实践证明:坚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学互长,师生均取得一定程度进步,教学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决定》指出:“要把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首要责任。  相似文献   

14.
推进广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广州红色文化的形成逻辑、精神内核、当代价值和实践要求融入为内容要点;结合高校思政课相关课程,依据其性质和教学内容有所侧重的探索专题化和嵌入式两种主要融入路径;坚持讲透“思政道理”与用好“红色故事”相结合、站稳“思政小课堂”与善用“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提升教师红色素养与满足学生需求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推动广州红色文化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关键课程,“大思政课”理念的提出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的内在要求。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需要厘清其内在逻辑,掌握“思政小课堂”与“大思政课”的辩证关系。而“大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教学内容拓展性有待增强、教学效果有待提升、课程群建设有待加强等现实问题需要通过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建强思政课课程群、加强基地平台建设把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真正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精神已成为现阶段的行动纲领与精神指引。当代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深度挖掘二十大精神中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内涵,将二十大精神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四个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融入其中,拓宽理想信念教育的渠道,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从师资建设、高校思政课、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多方面入手,创新二十大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在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全局中的地位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讲话中提到,“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为推进思政课创新改革提供了重要遵循。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应该立足于思政课之“大”,从“大”的站位上阐释“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分析“大思政课”的目标和条件以及社会现实问题,从而找准“大思政课”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现代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增加制度保障等途径推动“大思政课善用之”目标实现,对深化思政课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文科”和“课程思政”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界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两个热点主题。新文科之“新”在文科教育的变革上主要体现为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新的课程建设思维、新的教育技术手段、新的组织管理结构。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新文科人才培养体系革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应主动适应新文科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变化,聚焦新文科人才培养目标,担当课程思政育人使命;适应新文科融合创新趋势,推动“思政”与“课程”大融合;运用新文科教育技术新手段,激发课程思政教学活力;立足新文科管理体制新变革,构建全链条式育人格局。  相似文献   

19.
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而言,数字化转型既是机会又潜藏危机。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必然趋势,并引发其在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技术媒介等方面的逻辑转向,表现为从集群化“思政课+专业课”到数字化“大思政课”,从思政知识“口耳相授”到数智思政“具身沉浸”,从思政课堂“云上平台”到课程思政“数字生态”。其间,亟待澄清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理性、内容理性与过程理性,秉持课程思政教育思维与数字思维,兼顾思政理论知识与虚拟仿真体验,协同“三全育人”与思政数字治理。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数字化转型实现共生发展,需要警惕数字技术异化,重塑高校课程思政的制度体系;分类组建数字联盟,打造高校课程思政的数智生态;探索多元表达方式,构建课程思政的数字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2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重要意义,也为“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提供了理论支撑。“四史”教育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有助于丰富该课程的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历史观、克服历史虚无主义,有助于增进政治认同、承担责任使命。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加强教学研究、探索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课堂、拓展“大思政课”的实践课堂、连接线上线下的网络课堂等,是“四史”教育有效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