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韩江流域上游存在着密集分布于贸易通道上、祭祀两个及以上不同姓氏祖先的合姓祠堂现象,揭示了明清时期当地人如何通过再造祖先来建立地缘和血缘共同体的文化实践逻辑。从居屋中的家神祖先到祠堂中的宗族祖先,“祖先”文化意义的流动体现了流域贸易、山地开发、国家进入三者紧密联系的历史过程。通过联结贸易网络的“流动的祖先”,可以理解明清时期这一地域经济、政治与文化秩序的整体性社会转型,以及当地人在流域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消除族群文化区隔、以聚合上下游资源为动力的地方秩序建构。以祖先源流为文化资源的流域贸易与国家正统的联结,形塑了当地人源自中原汉人移民的“客家”自我文化认同,奠定了后来这一区域具有强烈国家文化认同的客家族群之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民间信仰中,将祖先奉为神明或将神明认为祖先的宗教现象比较常见,本文称之为祖神、祖庙。另外,还有颇具特色的一类祖庙:会馆模式的祠堂。在明清传统中,同乡商旅建立会馆,主殿一般都供奉具有代表性的家乡神明,而四周则摆放同乡的牌位。祖庙的思维方式类似于会馆,主殿供奉祖神,而四周摆放牌位。这类宗教现象,反映出地方信仰组织构成在地缘与血缘之间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3.
休闲是人的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构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良好的休闲状态需要良好的“礼仪”、“礼节”、“礼教”、“礼法”的滋养与孕育;良好的“礼”需要休闲生活的培养。缺少“礼”的人在行为中会失态、失礼、失风度、失气节;而缺少“礼”的社会,则很难有秩序、有效率,人际关系也很难和谐。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中,神话与历史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学术概念。简言之,神话是有关神的故事,是虚构的;而历史则是人的故事,是真实发生过的。然而在早期历史或者是口传文化中,历史往往与神话交织在一起,这种历史也因此被称为神话历史。秦晋两地流传着一些关于秦太子扶苏的故事,这些故事在顾及基本史实的情况下又大多带有将扶苏神化的色彩;而与故事想对应的供奉扶苏的建筑,也有两种不同的称呼:扶苏祠与扶苏庙。这种将历史人物神化或者说是造神的现象,往往又带有一定的目的——宣扬忠、孝等思想,进而为王权的统治服务。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蕉岭县以村民理事会运作为核心的村治实践,是当代宗族与政权在客家基层乡村治理中互动的典范,通过政权治理力量对宗族治理力量的引导与培育、宗族治理的自我转型与发展,以及在双方各自治理优势基础上的分工与协作,实现了乡村共治格局下的“政—族”合作。通过党政力量的适当引导,这种“政—族”合作主要是以双方在治理场域中的异质性与同质性共存为基础,通过彼此间异质性的调适与同质性的整合来实现。  相似文献   

6.
墓祠及墓祠祭祖是认识宗族制度的一个关键,学界一般认为其在明嘉靖年间随宗祠的普遍化而整体走向衰落,而婺源汪氏湖山墓祠的案例表明,大体于清中后期徽州出现了墓祠复兴的现象。汪氏湖山墓祠的形成既是婺源汪氏元明以来频繁联宗活动的承续,也是清中后期新兴婺源商人宗派主动因应国家“联宗祠禁”、与族内其他商人宗派及仕宦宗派进行合作的结果。湖山墓祠实质上是一座新兴婺商主导的联宗祠,从祭祀仪式、参与方式、管理模式、运营原则等方面都体现出减少联宗成本、扩大联宗范围的意图。从湖山墓祠的案例可见,明清以来宗族制度的构造是持续的、因时因地制宜的,宗族在适应国家政治变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传统的发明”实现了地方认同与国家象征的再结合。  相似文献   

7.
为了破解近代以降中华民族面对的文化困局,国人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而内圣开新是主流思路,并成为现代古典学的主流范式。最近,学者邓曦泽对内圣开新思路进行了严格、尖锐的批评,并提出了超越性方案——公共儒学。公共儒学运用“问题+方法+效用”的基本方法论,从公共交往角度论证了历史文化的价值,即以儒学为主的历史文化之重要价值乃是作为古今一贯的思想共源与公共交往平台,促进公共交往,以之为基础,可以得出文化复兴的操作性方案,因此,它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礼学史上,东汉末年郑玄礼学的兴起,根本性地改造了两汉礼学观念,并对其后的经学史、文明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汉经学中,礼是五经中之一种,而不是五经共同的基础,礼是冠、婚、丧、祭等具体礼仪之学,而不是一套无所不包的政教大典,礼唯有士礼,且是完书,而无天子、诸侯、卿大夫之礼。郑玄改造礼经,将礼经从《仪礼》变为《周礼》,改变了对"礼"的认识,"礼"不再只是礼乐,而且更是制度,礼乐与制度,遂合二而为一。郑玄以《周官》为体、为本,《仪礼》为履、为末,其实质是以《周官》之制度,吸纳《仪礼》之礼乐,以《礼记》为这套礼乐制度的解释,从而重新塑造一个可以构成一代大典的"礼乐"体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周公之法"。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礼学史上,东汉末年郑玄礼学的兴起,根本性地改造了两汉礼学观念,并对其后的经学史、文明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两汉经学中,礼是五经中之一种,而不是五经共同的基础,礼是冠、婚、丧、祭等具体礼仪之学,而不是一套无所不包的政教大典,礼唯有士礼,且是完书,而无天子、诸侯、卿大夫之礼。郑玄改造礼经,将礼经从《仪礼》变为《周礼》,改变了对"礼"的认识,"礼"不再只是礼乐,而且更是制度,礼乐与制度,遂合二而为一。郑玄以《周官》为体、为本,《仪礼》为履、为末,其实质是以《周官》之制度,吸纳《仪礼》之礼乐,以《礼记》为这套礼乐制度的解释,从而重新塑造一个可以构成一代大典的"礼乐"体系,构建相对完整的"周公之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参与观察与个案访谈,采用民族志方法叙述了一个瑶族村落以“盘王大庙”之名来重建“仁王庙”的过程。这个过程包含了村民的支持、乡村精英的努力和政府的通融,是小传统与大传统发生碰撞时的文化表现,是为了缓解紧张关系的一种生存艺术,取名日“共名制”。“共名制”与学界以往研究中的“双名制”、“借名制”均有所不同。它是以合法化仁王信仰为初衷而创造出的以一种合法信仰之名(盘王信仰)来容纳非法信仰(仁王信仰)的运作策略,导致最终结果是:在一个信仰之下实际共存着两套信仰体系,这实际上是一种民间所谓的“一个牌子,两套人马”模式策略。  相似文献   

11.
北朝的郊祀、宗庙制度在北魏孝文帝之后在两个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逐渐儒学化,即以儒家和制思想为规范;二是在儒家和制思想的具体应用上,逐渐统一采用汉代郑玄学说。这一变化,同整个北朝儒学的发展相一致,反映了北朝政权,特别是北魏政权汉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2.
校办企业是转型过程中的特定产物,存在着整体结构性问题。在对校办企业某高校宾馆改制成果总结和肯定的基础上,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并提出了进行校办企业治理结构改革和优化应予考虑的几点要求。  相似文献   

13.
《周礼》中庙享"前期十日……卜日"的仪制,与西周金文及《仪礼》等文献中的记载吻合,关于主持卜日的职官,则《大宰职》和《大宗伯职》二经所述重复龃龉.从《周礼》中可以钩稽出取龟、选龟、衅龟、攻龟、开龟五项整治卜龟的工序以及陈龟、贞龟、定龟、视高、命龟、作龟、占龟、系币八项天子庙享卜日的礼事,其中取龟、选龟、衅龟、攻龟、开龟、命龟、作龟、占龟、系币九项均能从地下出土实物和出土文献中找到可靠的依据;陈龟、贞龟、定龟、视高四项可以在《仪礼》、《礼记》等载籍中得到佐证;衅龟、开龟、占龟诸项与殷礼有着明显的不同,与周礼则彼此契合.这不仅证实了《周礼》中有关龟卜事宜的具体材料基本上是可信的,而且还说明了龟卜礼仪当属周礼内容.  相似文献   

14.
成人礼,这一在中日两国同源分流的传统民俗仪礼,既是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锻铸,也是对其社会公共事物处理权限的赋予.成人礼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态,较之原始社会的成年礼仪.现在的成人礼仪无疑是象征性的,但其文化内涵仍然保留了下来.成人礼对青少年的责任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而这一过程也是传统仪礼资源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梳理我国户籍制度形成、改革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城市负担能力、普惠型社会福利、进城农民土地处置等困境,并以当前成都市所推行的户籍制度改革为蓝本分析了其解决这些困境的努力,提出了成都户籍制度改革对全国户籍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父权制社会下,华中地区的婚姻仪式繁琐,婚姻花费巨大。农民婚姻场合的支出是新家庭成立的物质基础,是为了维持稳定的夫妻关系和抚养子女的需要,也是为了加强亲戚间的联系和经济互助。华中革命根据地简化婚姻程序,提倡节俭文明的婚礼,使乡村社会的婚姻仪式发生了一定地变化。但是,根据地改革婚姻仪式的做法也受到了传统习俗地制约。  相似文献   

17.
宗祠是传统社会留下来的特殊人文景观,是当前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资源。成都东山客家地区清代宗族发达,遗留了大批品位高、价值大的宗祠资源,具备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仅以留存该区域的同族宗祠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宗祠资源、保护现状的梳理进而提出开发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案例研究是土地政策基本理论的重要支持系统。为发挥这一系统的支持作用并拓展土地政策科学的发展空间,对案例研究的概念、特征、作用、基本要求与写作格式以及案例研究的方法、类型与步骤等进行研究,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宗祠是传统社会留下来的特殊人文景观,是当前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支撑资源。成都东山客家地区清代宗族发达,遗留了大批品位高、价值大的宗祠资源,具备良好的开发前景,本文仅以留存该区域的同族宗祠为分析对象,通过对宗祠资源、保护现状的梳理进而提出开发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承接科玄论战的余绪,科学问题又一度泛起,张君劢等人拾起科玄论战中被搁置的话题,更加审慎地思考中国现代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以胡适为假想的争论对手,围绕知识的建设与破坏,对科学派展开系统批判,并思考什么样的知识体系更宜于民族建国的进程。这场论争没有正面的冲突,但其背后所体现的思想史意义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这关乎科学和道德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也关乎学术和人类在民族建国过程中自身的现代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