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早期英国家庭关系研究的新取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下半叶以来 ,西方家庭史研究的重心经历了从家庭结构到家庭关系的转变 ,并一度形成了近代早期家庭亲属关系的“松散”说和“淡漠”说。晚近有关英国近代早期家庭关系研究的新成果对此做出了重要修正 ,重新肯定家庭亲情关爱和亲属支持网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文章从互惠理论与亲子关系、社会资本与亲属关系两方面进行了述评 ,强调这种新取向对于深化英国早期现代化特征认识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血缘为标准的亲属关系网络是新疆回族之间的资源支援网络和情感满足系统,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革、国家正式组织出现,使得新疆回族亲属关系的外观形态和内在机制处于消解之中。但在新疆回族农村,亲属关系网络没有冲破地缘和血缘的结合,它的结构和外观相当明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很健全使其获取资源难度相对增加,新疆农村回族日益强化以家庭为核心的亲属关系;农村回族人生礼仪和日常生活中的亲属文化和亲属往来也密切着回族的亲属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关系网络研究关注的主要是社会关系对社会流动的促进作用,很少有学者关注社会流动会对社会关系网络产生何种影响。基于从外地到北京经商的30个成功家庭的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研究表明,社会流动没有对亲属关系的亲密程度产生任何影响,流动者仍然与亲属保持着密切联系。但是亲密程度没有变化并不意味着关系结构没有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日益不平等,亲属关系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核心与边缘的分化。虽然父母的家庭地位因为传统观念和习俗的影响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流动者与兄弟姐妹和其他亲属的关系变得明显不平等,出现了显著的权力分层。掌握更多资源的流动者在家族中逐渐占据了核心地位,而其他亲属则明显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4.
高排苗族的拟制亲属关系调查显示,基于拟制亲属的群体整合可发生在个体之间,也可发生在家庭、家族之间。其类型包括“亲子型”与“平辈型”两种。拟制亲属不仅是个人扩大社会网络的实用策略,也是维持苗族村落内部秩序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背景下,农村家庭从传统简单再生产进入现代复杂再生产,农民家庭代际差异显现。西方家庭现代化理论认为工业化以来的经济生产变革促成家庭的个体本位。然而,中国农民家庭代际差异表现出的父子代际生活模式不同,实质上区别于西方家庭的独立化趋向,具有“分”与“合”的双重面向,表现为代际间分“工”合作、“分”中有“合”、形“分”实“合”的家庭现代化转型实践,促成家庭资源优化、权力结构重塑和价值观念再造。中国家庭代际差异凝合家庭现代化转型策略的同时也蕴藏着潜在风险。基于此,在家庭现代转型和家庭扩大化再生产的张力下,中国家庭代际差异重新组织了家庭生活实践制度,弹性的家庭代际差异制度使农民在城乡社会流动中具有充足韧性和保障。  相似文献   

6.
家庭与亲属的文化模式家庭中以生殖和出生为基础的生物学关系所产生的并延续很长时期的规定,使社会得以从一个世代走向下一世代,连续不断。亲属关系与生物学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有时,亲属组织明显地受着生物学关系的事实的制约,由出生和结婚而结合的集团的构成,会受到生存率的影响。这  相似文献   

7.
亲属关系作为中国社会极为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并承载着诸多社会功能。传统的亲属关系有自己的形态和范围,而在时代的变换之下,工业化和城市化以及相伴随而来的社会诸方面的变迁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亲属关系的功能作用和存在形态及在人们生活中的定位也相应地发生改变。关心这其中的"变"与"不变"能使我们对今天中国,尤其是对处在变革中的广大农村的亲属关系有一定的把握,对分析今日中国农村的很多问题有一定的帮助。本文以中国农村"走亲戚"状况的调查为切入点,主要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对一个村庄中几户人家的走亲戚状况予以调查,了解人们对亲属关系的态度变化,亲戚之间关系的强弱,亲属关系作为社会资源的功效等等。以吉登斯的社会学理论作为解释框架和研究视角,分析亲属关系变化的社会基础以及人们对维系亲属关系的自主选择,并对未来中国农村亲属关系的走向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社会开始由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农村社会国家权力弱化、个体家庭经济建立、宗法观念根深蒂固等社会因素促使几近消失的宗族势力重新复活。但随着改革深入发展,国家法理权威下沉逐渐弱化宗族宗法权威的影响,个人主义思潮冲淡了宗族血缘纽带,理性合作日益成为宗族联系的核心,宗族发生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但宗族这一传统力量由于其顽强的韧性和历史穿透性并不会轻易消失,而是改变其形式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呈现出一种传统文化特性与现代理性特质的双元兼容状态。  相似文献   

9.
论亲属关系的社会性别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父系制家庭中,隶属于另一集团的姻亲对于家庭而言处于次要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姻亲在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亲属关系与性别关系之间具有复杂关联,男女两性的社会性别定位制约着亲属关系的呈现,使亲属关系具有社会性别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个体崛起与社会风险并存的外部环境中,家庭生活的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化的特征,这一多元化的价值观念深嵌在家庭文化内涵中。 在中老年家庭的日常生活中,伦理性价值是维系家庭稳定的基本要素,情感性价值是家庭成员的生活体验,工具性价值是协调个人、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器,这一以家庭的伦理性价值为核心并协调个人与家庭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权变关系的家庭生活方式可以称为“关系型家庭”。 与西方家庭的个体化相比,中国家庭生活变迁既呈现人口学意义上明显的个体化趋势,又突出伦理价值、情感性价值以及工具性价值在家庭中的重要功能,这是中国家庭生活变迁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