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二十年是中国媒体发展最为迅猛的时期,也恰好是最早的一批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开启城市历程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的传播环境,尤其是城市传播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社会已经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全面媒介化的社会。媒介化社会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不可忽略的时代背景。媒介的全方位延伸深刻地嵌入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日常生活,改变着他们城市适应的过程。媒介的影响力则渗透、延伸至整个过程中,从心理认知、思想观念、生活能力、现代性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全方位的影响,进而改变了其城市适应的方式、状态与进程。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竞争环境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意识和需求愈加强烈。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进行着学习充电与自我完善。本文采用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的方法,试图探讨在城市生存挑战下,新生代农民工为什么产生充电的想法以及如何进行充电。研究发现,在城市传播系统影响下,新生代农民工激发了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学习意识。而随着媒介在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的普及,各种媒介成为他们获取资源的重要方式。新生代农民工利用媒介实现自我充电,提高就业水平、获得社会资本的日常实践,对其城市融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大众媒介供给缺失现状,从成本收益、社会阶层、公共产品、城乡二元结构等角度深入剖析其深层次原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1)挖掘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需求价值,把握媒介经营成本与收益的张力;(2)履行大众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意识;(3)加大社会投入,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接触提供便利条件;(4)以政府为主体,建立涉农传媒产品的供给投入模式。  相似文献   

4.
徘徊于城乡文明之间的新生代农民工,以生存移民的方式负载了个体价值实现和身份转化的梦想,在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均处于弱关系的城市生存竞争中,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囿于政策赋予的权益表达缺失,期望获取日常化和生活化的表达渠道。从被动的由媒介传播的话语代言,到洞悉媒介话语的舆论引导效力,新生代农民工在媒介传播情境中发生角色转变,逐步体认和识别媒介表达的符号释义,并依据农民工分层体系,建立差异化的媒介使用和依存关系。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教育水平提高和媒介素养的成长性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与大众传播媒介发生了互动关联,在话语表达主体意识和能力上有所提高,为弥合新生代农民工遭遇的城乡文化断裂起到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为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社会的进步,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素质有所提高,文章通过对新浪门户网站2010年以来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报道内容进行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形象虽然有所改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文章探讨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建议媒体如实建构新生代农民工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问题是全国性关注的热点问题。而我们现在提的农民工大多指90年代出来务工的农民,不同于早期进城打工的农民。这些新生代的农民工不仅具有他们自己的特征,而且他们的社会资本也在发生着变化。本文的主旨在于揭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社会资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身份再造:传播学视野下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的公民意识由萌芽到形成是一个阶段性动态发展过程。文章基于传播学的视角,通过访谈及参与式观察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萌芽和生成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传播环境的变化对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城市中的人际交往使得他们有了主体意识的觉醒,组织传播又促进了他们规则观念等现代性的获得,大众传媒则引导了他们公民参与意识的萌发。近年来,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媒体也逐渐成为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政治诉求、维护个人权益和参与公共决策的重要工具,促进了新生代农民工公民意识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一个特殊而又极为重要的庞大群体,他们的文化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近50%的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渴求彻底地融入城市生活,然而城市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在这一矛盾的前提下,社会的稳定受到了挑战。新生代农民工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面对外在客观环境、自身价值定位及切身利益实现的诸多现实问题时,他们对社会稳定具有双重影响的作用。因此,探索新生代农民工与社会稳定的关系,有益于我们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农民工日益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他们更愿意留在城市里安家立业。然而,由于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排斥,在他们融入城市生活过程中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社会资本的缺失,称为内因;二是社会体制的阻碍,称为外因。因而,需要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的投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的社会资本、破除制约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制度性壁垒、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个层面去消减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他们的媒介形象与老一辈农民工相比出现了新特征。新闻框架与群体的媒介形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从新闻框架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媒介形象的成因。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农民工群体内部出现了代际更替,新生代农民工日渐发展壮大,成为城市建设的主力军。由于身份不被城市接纳和对乡村的不认同感,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选择自主创业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态。运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方法,探索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的结构维度,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具有强烈的创业动机,经济性动机、社会性动机和成就性动机往往交织在一起,并随打工经历、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呈现出明显的动态性和方向性。据此提出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动机、创造有利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权是兼具私权和社会权属性的居住权益,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权是其城市融入的必要组成部分,各国立法已有居住权保障实践。因此,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权具有正当性、必要性和长远性。然而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权在自我保障、单位保障和公共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保障机制的建构势在必行。应依据权利保障的过程要素,立法确立新生代农民工居住权;发展和规范住房租赁市场、激励和监督用人单位承担住房保障责任、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住房保障、明确和强化政府住房保障责任;建立居住权的民事诉讼、行政复议和公益诉讼的法律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13.
如今,以QQ、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普及,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社交生活方式,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同样如此。在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聚焦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交媒体使用,则会发现社交媒体所发挥的独特功能:复愈新生代农民工童年时期与血缘群体断裂的情感支持;密切和地缘群体因时空而疏离的多重支持;维系和业缘群体因流动而不确定的信息支持;建构和趣缘群体在虚拟空间产生的认同支持。在此过程中,社交媒体和这些关系群体糅合为一体,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掌上新家、电子同伴、信息线人和秘密“后台”。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如何引导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向市民转变成为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从社会流动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几个方面探索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的各种途径,对于消除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障碍,尽早实现农民工城市化,推进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是人的城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其重要推动力。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受多重因素影响:地域异位、组织不到位、主体意识缺位、非制度化,以上因素致使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边缘化。因此,应从深化制度改革,提高组织化程度,优化生存和人文环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4个方面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程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从网络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产生影响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应对措施:政府应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督与建设,网络媒体应努力维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切实利益,新生代农民工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素养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意愿抽样调查问卷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意愿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约半数新生代农民工具有被动型返乡意愿。社会融入视角下,制度因素是显著促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返乡意愿的先决条件,而个体因素对于产生返乡意愿的影响则更为强烈与直观,宏观制度因素与微观个体因素是互相作用,不可分割的。在乡村振兴的政策背景下,应变"推"为"拉",使返乡与否成为新生代农民工的主动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引导是推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具体实践,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文章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中价值观的阶段性状况,剖析了其矛盾冲突特征,提出了通过利益调节、价值观引领机制建设等实现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现代转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元分析方法对2007—2015年间使用SCL-90量表研究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的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共20篇研究报告纳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合并效应量波动范围在0.144~0.328,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但是没有预期严重?焦虑和恐怖两个因子最为突出,在研究跨度时间内心理健康水平稳定?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婚姻因素对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影响?不同地域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内陆地区农民工心理健康状况比沿海地区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