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关于未来道德建设的思考奚建华无论是“滑坡”论还是“爬坡”论,都揭示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中的共同问题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选择,道德发展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十字路口。它今后的趋势如何,人们都有一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由于客观上社会的变化正处干进行之中,主观上人们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和机遇,充分发挥道德对经济生活的调控和激励作用,新时期的道德理论必须从道德的评价标准、道德的理论体系以及道德意识三方面进行创新,从而使人们在道德建设过程中能正确地把握形势,看准方向,以唤起大家在道德建设上的危机感、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对道德建设美好前景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之必要,在今天已是不言而喻的了。但如何去做,怎样才能更出实效,却是个见仁见智的话题。笔者认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明建设,道德教育为本。道德教育,主要内容应为做人的基础道德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并且这种教育要分大、中、小学及幼儿园四个级差,选教材,进课堂。这样,从基础做起,“从娃娃抓起”,形成系列,形成规模,形成道德文化教育的一体化,以期在逐步增强道德文化涵养的同时,使人们文明程度普遍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在我国不断普及,网络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文章探讨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给高等学校的道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笔者认为 ,目前首先要认清社会道德失范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努力吸取传统道德之精华 ,强化师德、学风建设 ,在治学、育人、用人和理财上全面推进高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7.
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总是在特定的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人们在对社会生活的意义认识体验的基础上的价值定位。道德具有实然的特性,也有形而上的品格,道德应然也即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只能从作为主体的人的根本需要中去寻找,道德价值目标一经确立,就会成为道德追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和行为总是在特定的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是人们在对社会生活的意义认识体验的基础上的价值定位。道德具有实然的特性,也有形而上的品格,道德应然也即道德价值目标和基本原则只能从作为主体的人的根本需要中去寻找,道德价值目标一经确立,就会成为道德追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对个人道德与群体道德、个人道德评价,群体道德与政治、道德与经济以及道德与礼仪等涉及道德理论问题的一系列思考,旨在激起道德理论研究者、教育者、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与探讨,以便对我国目前关于道德方面的理论进行创新和突破,使之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一个令人深思的严肃话题入手,指出大学校园里的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及加强高校道德建设的几点思考,提出必须对大学生加强如下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公民意识教育;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和民族文化教育;心理素质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营造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环境,大力提倡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11.
关于道德失范与道德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变革必然引起人们对传统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重新审视与抉择;要重视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过程对道德建设的影响;新生一代道德下降的直接原因在于教育的失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础课是社会公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研究和弘扬道德的制度化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权力行使主体的道德行为对全社会具有强烈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故当前首先应强化领导干部的道德制度建设 ,使干部道德法制化 ,道德监督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在道德与幸福这两大伦理学问题上,一些伦理学家强调道德,把道德作为个人和社会的终极追求目标。本文认为,道德不是幸福,不能把道德作为个人和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个人和社会的终极目标只能是幸福。以幸福为终极目标,更符合人的本性,更符合人的整体需要,更符合社会的使命。道德是人们追求幸福的社会条件,对于幸福来说只具有工具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道德困境论”和“道德滑坡论”进行辨析,系统地阐述了在新时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战略意义,并从框架上勾勒出新型道德价值观,深入探讨了道德建设过程中应当突出的重要原则与环节,并高屋建瓴地为加强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对提升新的道德规范,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1 现在有人把环境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引入认识论,把环境定义为:“是主体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各种条件的总和。”这样,环境被解释为作为主体的人以外的客观现实,即作为客体同主体活动相对应。按照这种说法,主体性只属于人,而环境只是被认识或被改造的客体,相对于主体来说,环境和客体毫无二致。马克思的确提出了人同环境的对立。一般地说,人同环境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人只有在认识了客观环境之后,才能对客观环境起反作用,也就是说通过实践来改造环境。但是,笔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当前道德建设的前提是批判地反思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性,而当前道德建设的归宿是走向对道德情感的强调。只有解构理性道德,弘扬道德情感,才能建立起充满人性的“主动道德”,才能把当前的道德文化建设引向更深层次的关于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17.
当今世界各国两极分化越来越明显,富国与穷国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美国、欧洲、日本等西方富国即西方发达国家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之间,同样表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之间.这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道德挑战,是导致世界摩擦、冲突、动乱和不安定的根本原因.造成世界性贫富差距,有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有资金流向不合理和重富轻贫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原因.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加快经济增长速度、传播新技术和提高富国和穷国生活水平会起某种推动和促进作用,但也成为某些富国侵犯别国国家主权、侵蚀当地文化和传统、威胁经济和社会稳定的一个借口.如果不从道德高度解决公平竞争问题,就无法使贫穷落后的国家和地区真正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  相似文献   

18.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建设问题的思考刘宪春,海巴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关系和社会生活关系都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种变化极大地冲击着人们以往的思想模式、价值标准和道德观念。因此,适应这一形势,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研究并消除他...  相似文献   

19.
"人肉搜索"涉及到道德问题,利用"人肉搜索"扬善惩恶体现了积极的道德追求。但"人肉搜索"也产生了一定的道德困境,原因在于部分网民缺乏道德责任感、转型期道德缺位、网民的权利、义务分离。为了从道德上规制"人肉搜索",网民们应加强自律,网站和传统媒体也应恪守其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0.
对个人利益追求的道德评价,是道德规范体系构建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既要选择有说服力的评价标准,又要对评价对象——个人利益及其与社会其他利益关系有清晰的认识。而在个人利益追求过程中根据是否达到"帕累托"最佳,可以分为"简单模式"和"复杂模式"两种状况,进而对其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