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干扰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障碍之一,就是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简称“三角债”。一个企业的货款既被人欠,而这个企业又欠人货款,1989年的“三角债”有人估计为1100亿,也有人估计为2000亿,总之,这是一个惊人而又必须解决的问题。如何从理论上认识“三角债”的形成,从而在实践中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是我们经济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所谓“三角债”即指企业间相互拖欠债务,导致以货币支付的债务链条的断裂。它已成为近年来影响我国经济良性循环的一大问题。为什么银行等有关部门曾组织对“三角债”进行大面积清理,却是前清后欠,债务链越缠越紧呢?其一,产业结构失衡。产业结构的失衡,使资源不能顺畅地流向有效益的经济部门,得不到优化的配置;更使价值补偿和物质替代不能顺利进行,社会再生产难以为继,企业的资金流通随之受阻。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实质是一种货币信用经济,企业之间的信用关系表现为联系国民经济各部门、各企业的纵横交错的债务链,如果企业资金…  相似文献   

3.
经济不发达地区,大力发展地区经济,普遍存在着资金问题,笔者时常听到一些言论:“政府想发展经济,造福一方,想上项目,拓宽就业门路,苦于资金不足,银行支持不力。”“银行本身是部难念的经,总的资金只有那些,投入企业资金已不少,可效益不佳,政府、企业不能理解,有苦难述”。尤其是在目前控制规模,企业“三角债”拖欠严重的情况下,这种怨言增多,鉴于此现象,笔者走访了一些地方进行了解,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就教大家。 国家实行有计划商品经济,政府、银行、企业的根本目标应当说是一致的,政府只有在  相似文献   

4.
三角债作为我国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已经引起我国理论界和经济界的重视,一些论著对三角债的成因、机理作了有益的分析。本文试图在此基础上深入一步,不仅触及三角债的微观原因,而且用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立的宏观成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对策。一、企业三角债的成因我国目前存在的三角债大致有三种形式:即以财政为主体的三角债j以银行为主体的三角债以及以企业为主体的三角债,尤其是大中型企业三角债是矛盾的症结和焦点。因此,本文将主要讨论企业三角债问题。企业三角债是指: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发生的货款拖欠形式,…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经济往来关系越来越频繁。由于一些企业在经济往来活动中不能低守诚信原则,导致了企业应收及预付款项在流动资金中所占比重过大,并且有相当部分不能及时收回,从而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正常周转与良性循环,引发了企业之间的相互拖欠行为.也造成了严重的三角债问题。为了使债权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实现风险防范,加强监控,使企业资金在运转中的被占用得到足够补偿,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必须加强R打上收及预付款项的管理。1.加强对企业应收帐款拖欠的防范应收帐款是企业由于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向…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企业与银行间的结算,存在着严重的秩序不正常现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大致有:一是企业支付能力减弱。近年来商品生产的发展供需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产品积压,扩大了三项资金占用。二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专用基金严重超支,占用流动资金,甚至挤占银行贷款,削弱银行贷款效益。三是无视结算纪律,淡化信用观念。有的企业减少自身资金成本,增加利润,而不顾结算纪律约束,以种种“理由”或借口拖欠他人货款,从而造成不  相似文献   

7.
我们注意到,由银行发放信贷资金清理企业间的拖欠债务,仍是当前解决企业“三角债”,搞活大中型企业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一措施在债务经济学上称之企业债务的货币政策,是国家针对企业债务的运行实行的扩张和控制货币的政策。本文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易的扩大,银行转帐结算工作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本文根据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要求,针对当前结算纪律松驰、拖欠贷款日趋严重的状况,谈谈加强结算监督、改进核算工作的问题.一、企业间相互拖欠贷款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当前,工商企业普遍存在着结算资金占用量过大,企业间经济往来拖欠货款过多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1991年为全国质量、品种、效益年,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全部经济工作要切实转到提高效益的轨道上来。我们认为,这是对我国多年来经济与金融工作经验与教训的总结。事实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不正常状况,表现在资金上的恶性循环已经引起上上下下的极大关注。 一、现状 (一)、“三项资金”过大,企业“雪上加霜”。以铅山县调查资料为例,1990年全县地方国营工业企业产成品,发出商品,应收货款“三  相似文献   

10.
一个时期以来,“三角债”的形成与蔓延,已经严重地困扰着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务院决定把解决“三角债”问题作为搞活大中型企业的一个突破口,这是完全正确的,也是刻不容缓的。本文着重从法律的角度,对“三角债”问题作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一、资金存量的现状与特征 资金存量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是经济界人士的共识。资金存量的现状如何? 从企业方面来看,资金存量反映出企业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其主要表现为“三多两少”,“三多”即:(1)“三项资金”占用多,在全部流动资金中所占的比例过高。据赣州、抚州,吉安地区工商银行统计,494户国营工业企业“三项资金”占用达95872万元,占全部流动资产的三分之一,大大超出历史正常年份的比例,企业资金周转困难。(2)产成品资金占用多,占定额流动资产的比例过高。三地区产成品资金达66746万元,占定额流动资产的40.2%,超出历史正常年份一倍,产品大量积压。(3)发出商品和应收款占其它流动资产多。两项合计达29126万元,占其他流动资产的44%,“三角债”大量增加。“两少”即:(1)储备资金占定额流动资  相似文献   

12.
在“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中,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课题是如何盘活资金存量,搞好贷款增量,提高资金使用质量,提高企业和银行经济效益。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意见。 一、盘活资金存量,压缩非正常资金占用 今年开展的“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为盘活资金存量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地方政府对压缩“三项”资金非常重视,企业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狠抓清理“三角债”,促销产品;银行要狠抓贷款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力图对三角债生成的动因给予比较详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寻解决三角债,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的政策思路。一、三角债成因的经济分析债务问题通常是由支付能力不足即资金供给小于资金需求形成的缺口诱发而生的。三角债形成的首要而又直接的原因大致也是如此。企业的资金缺口表现在两个方面:(1)简单再生产的资金缺口;(2)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缺口。简单再生产的资金缺口导源于存量资产流失、积淀。扩张冲动、投资饥渴则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缺口提供了说明。宽泛地说,企业支配使用的资产都可视为存量资产。它包括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两个部  相似文献   

14.
企业资金管理:深化企业改革的重要因素林琳这些年来,企业管理,特别是企业资金管理,一直被人们忽略和漠视,企业在资金运用决策、资金运行机制和资金流向结构方面都存在着重大障碍。具体表现在企业资金相互拖欠,有限资金没有得到合理利用,导致资金利用率低下,一些企...  相似文献   

15.
1991年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了清理“三角债”的活动,共清理“三角债”1300亿元,超额完成了当年的清欠任务。虽然成绩是明显的,但从整体上来看,“三角债”仍然困扰着众多的企业,一些地方前清后欠的现象仍然很严重。从理论上来说,这种现象通过治理,是可以克服的,但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在短时期内得以纠正,还是不太现实。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比较复杂,只有认真分析“三角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并找到彻底解决这一矛盾的对策,才能彻底清除“三角债”。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债务危机剖析孙龙王乐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完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债务危机,也正在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企业拖欠货款、税款,拖欠银行贷款本息,拖欠职工工资。企业资产负债率不断上升,银行贷款收息率日趋下降。面...  相似文献   

17.
曾经闹得沸沸扬扬,使企业领导伤透脑筋,以至惊动了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企业“三角债”还未彻底清理完毕,如今,一种新的“三角债”——家庭三角债又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市场经济下的“家庭三角债”,集人情、道德、法律于一体,又与卑鄙、狡诈、罪恶相结合。斩不断、理还乱,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于是,围绕着它而展开的一个个故事,便显得格外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18.
资金紧张,产成品相互占用,是当前企业普遍面临的一大难题。一些企业甚至由于流动资金紧张,生产难以为继,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及城市经济体制发展的进程。这种束缚企业资金运作、相互占欠的经济现象,被称为“债务链”。本文拟就解开债务链的对策措施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9.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主要包括企业出售商品、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及代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等.当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企业间的相互拖欠严重影响了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转,干扰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企业拖欠贷款的原因十分复杂,综合起来研究,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流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偏离正常轨道。目前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用流动资金搞基建,从而引起流动资金“固化”,其结果自然是企业长期占用了只能短期占用的信贷资金。当然,这种情况不是今天才有,改革以前也存在。不过,在传统的投资体制和资金管理体制下,我们对流动资金与固定资产两种不同性质的资金实行严格区分,分口供应和分别管理,因此,那时流动资金“固化”只是一种局部现象。改革打破了传统的投资和资金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了投资活动社会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决策分散化的格局。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流动资金“固化”才成为影响资金运行全局的普遍性问题。二、企业经济效益下降引起资金滞死。改革以来,由于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出现了严重的产品积压和大面积的经营性亏损。1979年——1987年,全国独立核算的国营工业企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