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文精神是哲学乃至人类文明中的一个重要向度,这种人文向度肇始于古希腊早期哲学。古希腊早期哲学家们把自己对于宇宙人世的关怀称为“哲学”,用毕生的生命智慧孜孜以求的探寻着世界之真、德性之善、生命之美。他们的哲学探讨直接关涉的是人自身,是人对外部自然统治力量的反抗和对人自身生存状况的觉醒,在永恒的追求外物本质的过程中更深刻地体现了对命运的追寻、对智慧境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的多向度的追求,具有深厚的人文意蕴,对以后几千年西方哲学的发展,特别是今天的哲学危机的解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古希腊早期哲学创造的成就的确使他们获得了人类文明史上永恒的崇高。 相似文献
2.
陈方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3):203-206
医术是“仁术”,医学是高尚的人道主义事业,也是最具人文气质的学科。现代医学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全球性、整体性、人文性,凸显了医学人文精神塑造的必要性。当下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根源之一在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医学从业人员的人文综合素养不够全面。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哲学认识论根源,为此,要强调医学人文知识的传授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塑造,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对于完善现代医学的功能,培养符合现代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3.
卞敏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
本文旨在探讨邓小平理论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透视其作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所蕴涵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从信念的坚定性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策略的灵活性与“天下为公”的精神、发展的连续性与“天人合一”的精神、目标的整体性与“厚德款物”的精神等四个方面揭示邓小平的哲学智慧与人文精神,从而在文化发展这一新的视角论述邓小平理论的文化底蕴与人文魁力。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是中国学术界近几年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人文精神的界定和理解纷繁复杂,但笔者认为它们都存在着某种偏颇,惟有马克思哲学中包涵的人文精神思想具有现实性、全面性和超越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闻凤兰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3):63-65
波普尔科学哲学中内涵的人文精神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认为波普尔科学哲学内涵的科学精神背后的人文精神是更为深层的精神,是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灵魂"。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波普尔科学哲学中内在的精神整体,成为波普尔科学哲学产生、发展的内在的强大精神动力。波普尔科学哲学内涵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在其产生过程与核心内容两个方面。挖掘波普尔科学哲学内涵的人文精神,对于进一步理解波普尔科学哲学的精神实质,拓展波普尔科学哲学研究的新视野,推动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魏红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91-9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对技术过分热切的追求过程中,无形中淡化了人类最珍贵的人文精神.这是一种盲目的潮流,已受到学者们的反对.为了更好地弘扬人文精神,我们应该采取措施,积极弘扬现代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7.
儒学人文精神与现代社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立文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3(2):1-6
儒学的忧患精神、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和笃行精神 ,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体现 ,其宗旨是对于生命的关怀。面对 2 1世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心灵以及文明之间的冲突 ,并由此五大冲突而造成的生态、社会、道德、精神和价值五大危机 ,我们可以从儒学人文精神中获得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等五大原理或五个中心价值观 ,以此作为化解人类五大冲突和危机之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现代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波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3):48-50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位的文化类型 ,强调人的伦理意义 ,但同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传统又有着显著的差别。建立在古代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特点主要是人性善的理论悬设、伦理政治的主导性、经验化的理性、观念的凝滞性。中国现代人文精神的重构必须遵循科学理性化、主体创造性、终极超越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探究了人文教育对大学文化品位建设的影响,分析了现代大学文化中由于人文精神和理性精神的缺失带来的问题以及人文教育在大学文化品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人文教育、弘扬人文精神、建立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教育融合机制、推动大学文化品位建设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彭伟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3):49-51
洛克威尔的艺术成就对美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来甚至带动了整个插图事业的大发展.洛克威尔插图艺术作品里对于人文精神的体现,正是其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所在.文章从对洛克威尔插图艺术的思考入手,研究插图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人文精神的表现特点. 相似文献
11.
李凤兰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2):85-87
卡夫卡是奥地利现代著名小说家,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他的作品荒诞、离奇,以一种与荒诞的内容相适应的荒诞的形式,成功地向读者展现了一个现代人的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异化世界,闪耀的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光辉,这种对人的深切关注的人文精神将激励和启发人们追求自由,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阐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内容 ,然后论述了儒家人文精神的这些主要内容在道德、行为、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现代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胡德海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0,(3)
研究人文精神从历史上看要涉及中外两种不同的思想资源,回顾和梳理古今中外不同的人文思想资源以明确在21世纪的现代应当尊奉的人文精神更应该以人为本,其根本之点在于对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需要和人是目的,人是中心理念的张扬与肯定。 相似文献
14.
张玉梅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5):87-91
发达工业文明社会,人类已陷入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关系的异化之中。这既是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困境,又是西方主导的技术主义、竞争性物质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理念危机的标志。儒家人文精神中“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仁者爱人”的处世理念以及“义利统一”的物质追求,因其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和谐,从而为弥补西方文化不足,消解人类异化困境提供了一种东方式的文化生活典范。 相似文献
15.
论医学的人文精神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张大庆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4):20-24
历史上医学是最具人文精神传统的一门科学,然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在享受医学技术提供服务的同时,却对医学的非人性化趋势提出越来越多的批评。文章认为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背景下兴起的技术至善主义是导致医学人文传统断裂的主要原因,然而,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换,医学需要人文关怀的呼声已开始被医学界重视。但是,人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医学技术与人文关怀两者既不可或缺也不能相互替代,而需要保持一种平衡和必要的张力。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价值是中立的。它到底给人类造福还是致祸,"行善"或者"威慑"完全取决于人,尤其取决于主导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科学家是否具有人文精神不仅仅关乎于他个人事业的是非成败,还关乎着整个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祸福。因此,用人文引导科学发展,用人文精神武装科学家的头脑极为重要。从科学发展观考察我们所处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可以发现,对当代科学家而言,必须具备的人文精神应包容以下三种:哲学的人文精神、道德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的人文精神。哲学的人文精神为科学家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思维方式;道德的人文精神规范了科学家的行为,使科学为人类造福;艺术的人文精神滋养科学家的灵魂,使其在臻美追求中洞见真理,彻悟道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科技工作者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良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65-68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科研工作和科技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科技工作者的角度,对此进行了阐述.其突出点是科技工作者应同时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主要应从努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追求科技工作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18.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走向21世纪的图书馆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肖希明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1):84-88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结晶,对图书馆产生了深刻影响.图书馆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人文精神,现代科学技术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又极大激发了图书馆的科学精神.然而两种精神的失衡与分离,背离了图书馆的真正目的,而走向新世纪的图书馆必将是两种精神的融合. 相似文献
19.
贾淑荣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2):88-90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独特的气质,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对大学行为进行约束和体现的价值及其规范体系。大学精神所包括的诸如自由精神、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批判精神、独立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诸多相互联系的方面。而人文精神是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之所在。是构成大学精神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精神推动了大学的人文教育,大学的人文教育弘扬了大学精神,而人文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的培养正是高校历史教学的主旨。 相似文献
20.
朱成全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4):24-29
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对立的实质是 :科学主义以自然科学为惟一的文化模式并以之改造其他文化 ;人文主义强调人的价值和以人文主义“规范”科学主义。二者各有其合理之处 ,亦存在偏颇。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融合是必然的趋势 ,即 :科学精神是人文主义 (精神 )的基础 ,人文精神规范科学精神。在深刻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基础上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首先是科学 ,而更重要的是 ,马克思主义在人文层次 ,是关于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