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关于加强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时期,大学生自杀事件在大学校园内频繁发生,并有增加的趋势,大学生自杀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个问题一方面说明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巨大,挫折承受能力薄弱,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大学生对生命意识的淡薄。故此,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的教育、心理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看学校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引出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生命价值引导等问题 ,提出学校教育应挑起生死教育观的重担 ,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 ,从而塑造健康而完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大学生轻生、自杀问题非常严重,给父母、学校和社会带来沉重的打击和伤害,尼尔.诺丁斯关心教育理论是培养有关心能力的人、构建关怀课堂的理念、树立一种无私的关爱行为,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的新探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通过对大学生自杀案例分析 ,阐述了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并着重探讨了实施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青少年自杀现象引出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生命价值引导等问题,提出学校教育应挑起生死教育观的重担,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死亡观,从而塑造健康而完美的人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对大学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教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目前已对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涵、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方法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这些研究成果基本正确,但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比较单一,今后的研究应多样化,以实现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一词原本是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作为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生命的威胁。随着生命教育在全球被逐渐推广和认同,不同国家和地区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生命教育,例如死亡教育、寒冷教育、孤独教育等。1979年澳洲成立“生命教育中心”(life educational center:LEC),主要致力于药物滥用、暴力和艾滋病防治等。美国还利用网络开展生命教育,开设有生命教育和资源网(Life Educationand Resource Network)等。20世纪末期,我国台湾地区将“死亡教育”引入,称为生命教育,并在学校教育中逐步推广实施,现已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并将2001 年称为“生命教育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各高校的相关数据不断攀升。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死亡。大学生自杀的缘由主要有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信仰的偏失以及心理素质脆弱。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并适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现象已成为社会的一大热点,各高校的相关数据不断攀升。自杀源于痛苦,痛苦是生命某一方面受到破坏的标志,当生命破坏的量积累到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死亡。大学生自杀的缘由主要有就业压力、学业压力、个人信仰的偏失以及心理素质脆弱。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凸显生命教育的重要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加强心理咨询与引导,并适时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和谐是人们所有活动的根本和最后归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中漠视生命、伤害生命、自杀、杀人的事件频频上演,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日益严重。基于和谐的视角下,分析了大学生生命教育面临的困境和实施的紧迫性,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从而达到教育的三个"和谐"的目的,即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和谐、与自然万物和谐。  相似文献   

11.
生命教育是当前教育理论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澄清当前生命教育研究所处的发展阶段,预测它的未来走向,是进一步深化生命教育理论研究与促进实践变革的前提。从人类生命发展的轨迹可以预测:走向“类生命”是当前生命教育的理想选择,正确理解“类生命”和“‘类生命’教育”的内涵对促进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和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2.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是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基本工程。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现状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不尽适应。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必须与成人高等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努力构成我国完整的终身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建设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人。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民族的兴衰,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关键在教育。而近年来大学生暴力伤害、自杀、他杀等各种漠视生命的现象屡有发生,生命教育正在成为现代高等教育乃至未来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话题。在和谐社会视域下,教育要从关注生命出发,教育大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  相似文献   

14.
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鉴于社会转型期对高校德育产生的双重效应与"三观"教育的重要性,在"三观"教育引导中,要正确把握现实性和超越性、主体性和规范性、实践性和科学性、整体性和开放性相统一的原则,并从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加强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杜威的教育思想体系中,关于教育与生活的思想,可以说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部分。在对教育的整体性理解上对这一主题思想进行解读:教育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活;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联,由此体现出教育关怀人的生活的根本价值。当前教育改革回归生活应以此为最基本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试论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珍惜宝贵的生命。但近年来大学生无视生命、伤害生命的事件逐渐增多,这不能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以南宁市三所高校大学生关于生命教育的调查问卷为基础,认为中国高校实施大学生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和紧迫的,以便使其认识生命、珍惜生命,进而创造和提升生命价值。大学生生命教育就是生命意识教育、责任与奉献意识教育、死亡和逆境意识教育、和谐意识教育等,为此,高校应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渗透生命教育,开展各项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和辅导员的作用,家庭、高校与社会形成合力,积极进行生命教育研究,不再让大学生自杀、伤人的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17.
顺应现代高教规律大力推进教育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大量的创新人才.知识经济社会、学习型社会要求把培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当前国际上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制度,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们要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跻身于世界一流的行列,没有教育创新,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我们要从民族复兴、综合国力竞争、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高等教育创新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深化改革,扫除体制性障碍,解放高校"生产力",以"三个面向"培养人才,开放办学,改革教育培养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生命的不可逆性,自杀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的后果和创伤是十分惨痛的,而且有时事态的发展会严重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社会的稳定。通过运用文献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大学生自杀事件发生的规律,并对影响其自杀行为的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女性的自杀愈来愈已成为现实生活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现象。很多动机可导致女性的自杀。自杀归根结底是一种绝望的表示 ,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但与一般自杀的原因及女权批评的论调不同 ,文章试图证明 ,《晚安 ,妈妈》给我们作出了对死亡定义的新的阐释。该剧通过剖析主人公心灵 ,解读她为寻找现代社会所给予的或所剥夺的人的、尤其是女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做的努力。主人公最终用自杀获得了对自我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伴随当地女性对女书学习兴趣的变化,女书经历了从兴到衰的过程.透过"女书"的失落,看现代女性教育,认为女性教育须融入主流社会;应成为完善人的素质,释放生命潜能的活动;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获得全社会支持的体系等,现代女性教育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