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国辉 《女性天地》2006,(12):10-10
为帮助贫困女童重新回到学校,使更多贫困女童能够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最近,田林县国家税务局在全系统开展“护春蕾献爱心”活动,共有66名在职干部参与爱心奉献,踊跃捐款,共募集资助款783元,资助田林县福达中心小学贫困女生黄美仙、田林县乐里镇平么民族小学贫困女生李彩眉等2名女童重返校园。一直以来,该局“巾帼文明示范岗”的28名女税官都以帮助贫困女生重返校园为己任。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漯河郾城区伊坪小学有一个“幸福女童班”,全班64名学生全部是贫困计生家庭或单亲家庭、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女童,学生学费全部免费,学习用品全部由学校承担,每年学校发两套校服。五年级(6)学生余冰慧出生后没见过自已的亲生父亲,其父因为妻子怀孕后B超发现是女孩儿而离婚,其母靠打工维持生活。她对记者说:我曾经很羡慕别人有个爸爸,现在,有了班集体,有了大家,我也是个幸福的女孩。“幸福女童班”使一批面临辍学的计生贫困家庭的女童重返了校园。这里有个幸福女童班@蒙萱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读者朋友:“爱心助学”栏目自2001年开办以来,连续刊登了近千名贫困女童的信息,其中有大部分已经得到资助,我们在此深感欣慰并表示感谢。从去年开始,我省许多地区已逐步实施了“两免一补”政策,今后,“爱心助学”栏目将把目光更多地投到高中生和贫困大学生的身上,希望一如既往地得到您的支持!《现代妇女》杂志社1爸爸原是一名小学教师,去世于1998年,丢下多病的妈妈、哥哥和我。家中经济来源只靠几亩粮田。由于水稻地的碱性太强,家里吃的大米也要购买。尽管农闲时妈妈外出干活挣钱,总挣不够我和哥哥的学费,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我才上了…  相似文献   

4.
"春蕾计划"是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社会公益事业。自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下,募集资金5亿多元,已经在全国30个省区市开办"春蕾女童班",捐建"春蕾小学",为了使孩子们学习掌握一两门实用技能,又实施了春蕾计划实用技术培训项目。截止到目前,全国共救助失学女童135万人次,以小学生为基础,形成了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梯队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推出的“春蕾计划“已实施15年,共帮助130万失学辍学女童重返校园。为了中国3亿7千万儿童安全健康成长,2002年6月22日,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又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这更是一次凝聚全球爱心力量,支持中国儿童事业的公益活动。2003年12月17日在第三届“中国儿童慈善活动日”正式启动仪式上,原春蕾女童班学生王秋菊讲述了她在爱的阳光下成长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牛芳 《现代妇女》2010,(6):132-135
女童教育是女性发展的基础,是关系到民族素质能否提高的大事。对贫困地区失辍学大龄女童的培训是一种补救性的非正规教育措施。本文以甘肃省实施“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的实践和行动研究为基础,探讨分析了妇联组织在培训西部贫困地区失辍学大龄女童工作中的经验,以期引起妇联组织和更多的有识之士对贫困地区失辍学大龄女童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并借鉴甘肃省实施“中英大龄女童合作伙伴项目”的经验去教育和培训更多的大龄女童。  相似文献   

7.
儿童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而女童更是弱势中的弱势。5-12岁,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第二个关键期,孩子们正经历着“社会化”的过程。但从社会整体来说,我们对孩子尤其是对女童的心理问题的关注和扶助还太少。2010年3月正式揭幕成立的灰姑娘俱乐部(又名上海市静安区关爱女童工作协会),是一家来自民间的NGO组织,主要针对该地区疾病、贫困、单亲以及父母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女童,帮助其化解心理问题、提供需要的经济帮助,并帮助家长发掘孩子的潜力、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女童,是未来的母亲。母亲的素质,影响未来全民族的素质。要提高妇女素质,必须从女童教育抓起。1989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设立了"女童升学助学金",开展了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重返校园的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后正式定名为"春蕾计划",在全国各地开办了"春蕾女童班"。18年来,春蕾计划共募集资金6亿多元,资助贫困女童170万人次,减少了西部贫困地区女童失、辍学现象,为促进女童教育事业的发展、辅助国家义务教育的发展、实现我国"两基"教育的目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首届首都春蕾班建于1997年。至2007年7月,该班成立10周年之际,全部30名女童顺利大学毕业。她们中现已有16人参加了工作,2人考上了研究生,继续学习。"春蕾计划",改变了这30个女童的命运,而她们的改变还会更多。  相似文献   

9.
无论在城市的繁华中生活多久,我们也不会觉得那些在贫困中苦苦挣扎、濒临失学的孩子离我们很远;人们时时会感到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为了给愿捐资助学的各界人士提供一个机会,我刊曾于1998年第10期开始,与吉林省妇联儿童工作部共同举办了“春蕾计划爱心桥”专栏,连续三期用整页篇幅,介绍一些濒临失学的女童的情况。令我们深感欣慰的是,到截稿时为止,已有110名贫困女童得到了来自全国各地读者的热诚资助,并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而这,远非事情本身那样简单和平常。这些天,我们总在深深地感动着,有许许多多超出这一活…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评估我国农村女童保护政策的有效性,在实践上对其权利保障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尤为必要。基于6032份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观察到目前我国农村女童在物质条件的获取上已经较为充裕,但在生活照顾、行为控制、心理干预和被侵害保护等服务层面仍然面临着巨大困境;同时,农村女童的权利保障状况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改善,且以单亲女童、贫困女童和双亲外出留守女童为主体的弱势女童普遍面临着更为严峻的现实压力。因此,未来应当以家庭支持型社会政策为基本依托,注重不同年龄阶段女童的服务性诉求,对特殊困难女童施以优先照顾。  相似文献   

11.
海原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南部山区,那里有许多孩子因为贫穷而辍学,而他们中的一些回族女童却很幸运,她们在各方的资助下得以完成学业。马志英,当地一位普通的回族妇女,以自己的全部力量.资助贫困女童上学。8年来她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先后共帮助73名贫困女童完成学业,用知识改变了她们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热点酷评     
安宁 《女性天地》2005,(10):8-9
覃金灵:总书记资助的贫困女生喜上大学“胡爷爷,我读大学了,要不是您的帮助,我早已成了五峰大山里的一名失学儿童了。”这是收获的季节,贫困学生覃金灵在河北邢台学院校园里快乐地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家住湖北五峰栗子坪的19岁贫困女生覃金灵是胡锦涛总书记帮扶的贫困学生之一。1996年“五四”青年节,覃金灵的老师宋芳蓉荣获中国首届五四青年奖章,受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宋芳蓉流着眼泪向胡锦涛汇报了山区孩子艰难的求学经历。就在她离开北京时,胡锦涛委托秘书送来2000元钱,首倡成立“三坪希望基金”。在胡锦涛同志的倡议下,”三坪希望基金”总共筹集经费15万余元。从1996年至今,先后有400余人次得到该基金的帮助。覃金灵是“三坪希望基金”的首位受益者,也是其中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  相似文献   

13.
"8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炫耀性消费是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过程中,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消耗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当代“80后”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的形成主要是受到消费主义、大众传媒的影响以及大学生自我身份认同感的驱使而产生的。炫耀性消费文化使人性异化、自我迷失,它会造成学生贫困、形成校园排斥,最终使人丧失马克思主义立场。我们必须在校园中通过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格思想品位、构建可持续的消费文化来遏制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丁可 《现代妇女》2005,(7):44-45
2004年12月1日,《现代妇女》插图作者刷刷在“高稿酬投稿论坛插画论坛”发布了关于资助失学女童的倡议。由此,一个由编者、作者和读者共同资助的春蕾女童班的构想达成了。经过杂志社、甘肃省妇联儿童部和岷县妇联的协作,《现代妇女》春蕾女童班选址山高路远的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板达口小学。2005年2月,女童班的捐助活动圆满结束,二十名贫困女童得以继续学业。5月31日,杂志社一行四人奔赴甘肃岷县清水乡板达口小学,参加《现代妇女》春蕾女童班的挂牌仪式。短暂的时间里所经历的种种让人唏嘘,令人难忘。J没有白衬衣的孩子六一早上,阴霾多日的铁…  相似文献   

15.
当10名大学生走进中国西部的贫穷地区,实施中青网的一项名为“让大众媒介中有农村儿童的声音”的项目时,我们有机会听到了主流媒体很少传达的贫困儿童、尤其是女童的声音。他们的快乐和痛苦都让我们这些生活在现代文明中的人们感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6.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省直属某机关的一个处长。后来我们混熟了,他便向我讲起了他的烦恼——穷则思迁,我把读书当跳板1955年,我出生在神农架林区一个山旮旯里,为了逃离贫困,我从小就发奋读书,梦想着有一天能走出山区。可我命运不济,因为爷爷解放前夕是地主,在讲成份的年代,什么好事都轮不到我。没想到,柳暗花明迎来了“恢复高考”的春天,我用几个月的时间拼命地恶补功课,终于考进了华中师范大学。那个年代,师范院校的学费是全免的,正合适我这样的贫困生。上了大学,我突然觉得天变高了,变蓝了,变得可爱了。站在如画的校园里,感受着习习的…  相似文献   

17.
热点酷评     
人物被挤死在学校门柱上的9岁女童近日,哈尔滨市道里区工农小学校发生一幕惨剧,9岁女童从校园门口出来时,被从学校内停车场中开出的一辆大货车挤在学校的门柱上,造成颅骨骨折,当场死亡。几年前,该校将校园内的操场作为停车场对外开放,小型车辆在校园内停车每晚4元,包月100元。在女童死亡后,该校仍对外开放停车场,并且又有一女孩被停车场开出的车辆挤伤。评点:这个学校为了贪图小利置学生的生死于不顾,辜负了“学校”这两个字的含义,更令人可气的是出了人命还不肯悔改,这样的学校,如何让家长放心?  相似文献   

18.
“中英大龄女童技能培训和能力建设合作伙伴项目”是英国国际发展部第一次与全国妇联实施的合作伙伴项目,由英国国际发展部提供2500多万 元人民币,项目执行周期至2006年。该项目通过对贫困地区大龄女童提供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及开展社会宣传和研究工作,将为改善我 国云南、四川、甘肃三省贫困地区大龄女童状况,提高大龄女童素质,促进大龄女童更多地参与到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2003年~2006年中,欧莱雅“真情互动”校园义卖助学活动走进了十八个大学校园,将欧莱雅旗下的优质产品带到校园里,以优惠的价格进行销售,并将义卖所得捐赠给来自西部、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张连德 《城市观察》2012,(1):182-187
青年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缺少各种社会支持网络,导致其陷入经济贫困、政治贫困、能力贫困和心理贫困状态,从根本上限制了青年农民工的城市融合。必须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人际和谐关系三个方面,构建农民工社会支持网,进而实现社会融合和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