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煊  魏建 《东岳论丛》2012,(3):111-115
次贷危机的爆发证明金融消费者保护已经成为金融体系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对于金融消费者保护的理论根据,现有研究分别从金融服务的供给、需求和监管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但整体来看还应当:①加强主流经济学理论与工具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领域的应用;②寻求最优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水平;③相关制度设计应具体化、精细化;④结合我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
印度金融体制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和中国均是亚洲区位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国 ,尽管社会制度不同 ,但金融体制改革的历史条件、基本目标和主要步骤都很相似 ,具有可比性。通过对印度金融体制改革的比较分析 ,可以看出有许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 ,特别是在坚持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重视引进外资的质量、建立“一元化”银行监管体制、坚持“先立法、后规范”等方面的改革经验值得借鉴 ;同时也有教训需要吸取 ,如政府职能软弱、社会分配不公、金融自由化负面影响等方面。研究这个问题 ,对于积极评价中印两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绩效 ,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从而推进亚洲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0年7月22日,美国史上最严厉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生效,此次改革的重点就是将投资者(即金融消费者,包括证券市场的投资者)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为此美国建立了相关机构并出台相关规则予以落实.中国在证券投资者保护方面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本文在借鉴美国最新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为我国的证券投资者保护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杨斌 《天府新论》2016,(6):97-105
在2016年的美国大选中,罗斯福改革思想在新自由主义盛行的美国强势回归,完全出乎了西方经济界、金融界和理论界的预料。中国应高度关注这一动向,因为美国今后推出的金融改革,很可能同美国多年施压中国推行的金融自由化方向截然相反。虽然当前美欧金融资本主义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许多中国人对美欧模式的认识却仍停留在改革开放初期,停留在当年美欧繁荣景象引发的羡慕、崇拜之情,完全忽略了当年美欧繁荣景象应归功于二战后的社会改良,归功于社会改良时期推行的金融监管化改革,而不是否定社会改良的新自由主义金融自由化改革。  相似文献   

5.
美国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基本职权和特别职权设置对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职能的完善具 有借鉴意义.在基本职权方面,建议补充和明确:从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的角度,协助中国银监会制定金融监管方案;对涉及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信息加以收集、调查研究、监测并予以公布,帮助金融消费者识别市场潜存风险;通过中国银监会公布其制定的规则及指导,发布其作出的命令;就当事人之间的仲裁协议问题进行研究并上报有关权力部门.在特别职权方面,建议补充和明确:禁止不公平的、欺诈性的或权利滥用的行为或业务;建立和完善对金融消费者进行全面、准确而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建立和完善对消费者投诉和质询的回应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147-153
美国《工商初创企业促进法》出台前,美国中小企业发行融资制度存在监管合规成本高、承销差价、IPO抑价现象、发行后成本、豁免制度相对交易成本高、经纪商不愿提供服务、禁止一般性劝诱等问题。其主要改革措施是弱化信息披露标准、简化发行程序、允许一般性劝诱,并完善小额发行豁免制度。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要求适度放宽中小企业发行融资条件,应借鉴美国经验,从理念、实质条件、信息披露、询价制度、制度创新和监管体制等方面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制度。  相似文献   

7.
1993年,金泳三当选韩国总统以后,颁布实施了金融实名制。金融实名制自实施以来,韩国的金融环境大为改善,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它所带来的社会意义也非同寻常,社会腐败得到惩治,社会风气得到净化。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但也产生了与韩国相类似的腐败现象,并有蔓延之势。我们应借鉴韩国的经验,做好准备工作,选择有利时机,在中国实施金融实名制。  相似文献   

8.
知情权是金融消费者进行金融消费的前提,也是金融消费者其他权益实现的基础.然而,金融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金融消费者在金融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其知情权时常受到侵害,因此,必须加强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当前,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通过确立金融消费者的法律地位,赋予金融消费者知情权;强化金融服务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加强政府和消费者组织的信息披露责任;建立便捷的投诉与受理机制等措施来完善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之后必定会有一些配套法律法规来规制危机中的不规范行为。美国百余年来的金融发展及监管经验成就了其发达的金融市场,同时也使得其金融法律越来越完备,然后危机该发生时仍旧会发生,个中缘由值得探讨。为了防止新的危机发生,金融监管制度必须紧跟金融业发展,与时俱进,不断革新,防微杜渐。金融业及金融监管法制相对落后的我国需要从这些美国金融业及金融立法发展史中吸取合理成分,革故鼎新,开拓思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业和金融监管法制。  相似文献   

10.
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是构建金融消费者特别保护法律机制的逻辑起点.而要科学界定金融消费者,必须首先明确金融消费交易相对于普通消费交易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决定的金融消费者相对于普通消费者在交易地位方面的特殊性,同时还有必要对消费者法律界定的通说和实践进行检讨.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应该以解决金融消费者在金融消费交易中"信息严重不对称与对信息的严重依赖并存"这一核心问题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为此,应该确认法人和其他组织(金融企业法人与专业性的投资机构除外)的金融消费者地位,同时也不应再区分所谓的"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的地位日趋强势,金融消费者利益受损的情况层出不穷,如何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成为了金融危机后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对金融消费者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评析了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投资者的关系,并从立法完善、金融机构的自律监管和金融消费者的外部救济三个方面对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自从次贷危机从2007年初开始肆虐美国的信贷市场以来,美国的金融业就处于暴风地带,使美国的经济从最初预期的温和减速到了衰退的边缘.同时,全球的经济发展也受其影响,许多国际机构开始下调今年的全球预计经济增长速度,并警示许多国家关注美国的次贷危机,做好充分的准备来应付最坏的结果.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此次危机形成来龙去脉,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和原因,并运用法律的视角来审视其所存在的问题,并最终结合我国的现状,为我国将来金融市场的发展所需要注意的监管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既为我国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又向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 ,金融业将成为各国资本激烈竞争的行业。金融秩序又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在我国 ,金融问题也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在这种形势下 ,我国必须建立起既与国际相接轨 ,又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金融监管体系 ,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入世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日本式金融大改革目前正在如期进行 ,它加快制定金融法律、加强金融监管、银行自身加强风险管理等等做法对我们加强和改善金融管理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次金融改革的成功 ,必然带动和促进对财政、行政、经济结构、社会保障、教育等五大部门的改革 ,宏观经济可望从十余年的衰退泥潭中走出来。因此 ,我们应密切关注日本经济的发展态势 ,深入研究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对宏观经济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朱晓磊  姚佳 《理论界》2009,(5):63-64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世界各国以警示.如何从微观着手预防危机爆发,如何以法律规制消费信贷,如何充分地保护个体利益等都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金融信用消费者在消费信贷领域作为新的消费者群体日益规模化,其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消费者,相应权益保护亦存在特殊之处.金融信用消费者保护理念本质上是由公平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等不同层次构成.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金融体系需要改革已被广为认同,并且在改革大方向上已经形成一定的共识。但是,改革意味着利益的调整,因此也必然面临着重重阻力。为此,文章着重对美国金融改革的最新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存在的争议进行探讨,对其前景进行展望,认为美国金融改革将在保持竞争力和金融稳定安全之间取得平衡,并不会产生颠覆性的改革结果,据此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美国金融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金融系统性风险严重影响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而金融系统本身的顺周期性则扩大了这种风险的可能.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以微观审慎监管为主的金融监管方法对系统性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无能为力,在金融微观审慎监管已无法从全局上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的局面下,迫切需要金融宏观层面的监管以弥补微观监管的漏洞.金融宏观审慎监管除了要体现逆周期性外,其管理方法、操作工具乃至政策配合都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了美国、英国、德国等多个国家以及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等国际组织对金融监管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其中,美国进行的金融监管改革最为全面深入,对全球金融监管体系产生着重大影响.系统研究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最新进展,揭示其成效与经验,对我国金融改革有着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当今各国证券法制正面临艰难的路径选择,有的国家正从证券法向金融服务法转型,有的国家选择了证券法与金融服务法并存的模式.在证券向金融商品转型、投资者向金融消费者转型以及证券法向金融服务法转型的趋势中,各类金融服务者和金融消费者存在着相同或相似的委托--受托关系,中国应当在兼顾国情和既有金融监管体制的基础上,采用证券法与金融服务法并存的证券法制结构.  相似文献   

20.
金融交易大凡遵循买者自负原则,而且存在投机性因素,在这样的金融交易环境中,普通金融消费者因缺乏投资经验与专业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向金融机构进行咨询,并根据他们的建议进行投资。而金融机构的收入大部分都来源于投资委托协议的佣金,因此,金融机构员工通过争取更多的客户来提升自身业绩,这种竞争环境滋长了金融投资商品销售过程中的各种不当销售行为,从而破坏了金融交易的公平性。为了杜绝金融机构的这种不当销售行为,金融发达国家大都采用公法与私法上的制裁相结合的方法,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韩国为例,为了更好地保护金融消费者,通过2009年《资本市场法》的实施和2010年《保险业法》的修订,成功地避免了大量因其受到不当销售行为而遭受损失的现象。而中国迄今为止却仍然通过金融监管当局的行政规制来监管金融机构的不当销售行为,在相关金融法律中关于金融机构不当销售行为的规定并不完善,因此,金融消费者受到损失的现象与日俱增。本文将针对该现象探讨中国金融机构不当销售行为的法律规制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为中国的金融消费者法律保护建设提供相关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