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罗斯金被认为是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艺术思想的典型代表。罗斯金最主要的著作是《现代画家》和《建筑的七盏明灯》,它们表述的基本思想是:艺术之伟大既取决于产生它的社会土壤,又是这种社会生活中高尚品质的表现形式。其另外一部重要著作是《威尼斯的宝石》,此书中关于哥特式建筑的本质一章被作者认为是“最重要的部分”。罗斯金在他的后期作品中更把艺术看成是规范社会道德和促进社会改革的工具,更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罗斯金的教育背景,是罗斯金艺术思想具有深厚的宗教背景的主要原因。而罗斯金所处的时代背景,为罗斯金艺术思想的展开提供了契机。罗斯金艺术思想具有典型美与活力美的双重性,而他的建筑艺术思想同样具有哥特风格和自然主义的双重性。《建筑的七盏明灯》表达了他的部分建筑艺术思想,他的建筑艺术思想与现代主义运动存在着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莫里斯希望建立艺术的社会主义有其反对现代机械文明和商业主义的社会思想基础,其主张废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艺术的社会主义的态度和目标是坚定的、明确的。从1850年代末至1890年代末,他利用诗歌、手工艺术设计、小说和演讲以及参与社会主义组织活动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主义宣传、鼓动和实践,倡导复兴中世纪哥特式艺术和手工艺术,这与他主张彻底实现社会革命、废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和通过艺术和艺术化的劳动,建立人人快乐工作和生活、人人平等的艺术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社会的思想互为表里。莫里斯献身于艺术的社会主义理想的斗争精神是积极的和进步的,对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认为罗斯金"从艺术批评转向社会批评"的说法失之于简单化,不利于从整体上把握他的文化观.无论是罗斯金发表的艺术批评还是社会批评,其实都受到他总体文化观的统辖.罗斯金的文化观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因此生发的焦虑有关.19世纪的英国,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迅速转型,以形形色色的"分离"为特征的异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愈演愈烈,这是让罗斯金深感焦虑的根本原因.焦虑的背后是他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性与和谐性的向往,而这种焦虑和向往既体现于他的艺术批评,也体现于他的社会批评,并且促成了两者的高度融合.他跟卡莱尔、阿诺德一样,把批评的矛头对准了由工业革命牵引的、以机械式进步为内涵的文化现象--更确切地说,是"反文化"现象.对于现代文明的焦虑使"文化"这一概念的内涵得以扩充与发展,这里面有着罗斯金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个艺术批评家,罗斯金认为伟大的艺术首先应是道德的,艺术的最终目的是使人领悟如何去过一种健康的生活,从而赋予审美一种实用的(理智的,尤其是道德的)功利性.对于审美中道德功利性的关注,使罗斯金转向关注人群社会,进而展开对社会丑陋的抨击.本文所讨论的正是他从审美到社会批评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在武汉近一年的时间里,陈独秀在政治上比较活跃。主要表现在应邀于武汉各处演讲发表抗日主张,积极撰文宣传抗日;与《新华日报》的论争;发起“独树一帜”的政治活动等。因此,就其政治倾向和发表的言论来看,他是主张抗日、反对妥协投降的,是站在民族、人民立场上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7.
在武汉近一年的时间里,陈独秀在政治上比较活跃。主要表现在应邀于武汉各处演讲发表抗日主张,积极撰文宣传抗日;与《新华日报》的论争;发起“独树一帜”的政治活动等。因此,就其政治倾向和发表的言论来看,他是主张抗日、反对妥协投降的,是站在民族、人民立场上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能稔熟地运用各种现代小说艺术手段的中国现代作家。在他的小说中成功的运用悲剧艺术、喜剧艺术、意识流、象征等艺术手段,表现现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特征,表达他启蒙的文学主张。他运用命运悲剧、性格悲剧、社会悲剧艺术手段,展示了传统文化支配下中国人无法逃遁的悲剧命运,对改造"国民性"寄予了深切的希望。  相似文献   

9.
钱穆的美学思想与中国儒家美学思想有着历史的承继关系.他提出艺术就是道义,艺术就是人生的美学主张,这是他对前人"文道"说在现代人生中进行的新思考和新阐释.这一观点是他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也是他任何艺术探讨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楸帆是一个极具创作天赋和艺术潜力的年轻科幻作家。在科幻领域,他提出了“科幻现实主义”的主张,并在创作中践行自己的主张,积极关注现实生活,真实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状态。而且,他还善于通过动物意象,呈现人类社会的种种病态,为科幻小说开辟了通向现实主义的崭新领域。  相似文献   

11.
在关于"美"与"丑"的文艺理论中,"以丑为美"是一个重要的美学命题。在中国古代美学史上,苏轼第一次提出了完整的"审丑"理论。苏轼的"审丑"理论形成于求奇尚怪的宋代,建立在他个人人生际遇、哲学观、文艺观的基础之上。苏轼的"审丑"理论从艺术本体的角度对"丑"所蕴含的美学价值进行了全面的揭示,并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艺术生产”这一理论范畴是马克思对人类艺术活动的一种命名。从《184 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剩余价值理论》等一系列著作 ,马克思日趋完备地探讨了艺术生产的一般规律及历史变迁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艺术生产的生产方式以及艺术生产力等问题 ,建构了较为系统的艺术生产理论。相对于从哲学的高度比照、规定艺术现象 ,艺术生产理论体现了从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视角切入到艺术活动的另一理路。艺术生产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一个重要的理论创举 ,大大拓展了文艺学、美学的研究领域 ,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积极的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13.
席勒的艺术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的本质是席勒始终关心的问题。席勒认为,艺术是人类的本质标志,是真和善统一于美的形象创造。席勒对于“美的艺术的本质就是外观”所作的论述,充分显示了他的审美人类学观点。席勒对传统美学的摹仿说与表现说的全面继承以及对于艺术本质的审美人类的规定和阐释,在西方美学史上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大历史贡献。这种贡献不仅表现在对于西方现代主义美学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也表现在对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继往开来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依据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的有关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当时文艺发展的实际情况,阐述了文艺工作中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的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宗岱的诗学思想是以中西古今的诗学理论为渊源,对其艺术养分汲收融汇并以自己的艺术审美期待对其改造,误读和重新阐释的结果.以作者--作品--读者为重心,从创作美学的角度,站在中西文化观念的高度,以西方理论阐释中国传统诗学内涵,并在中西对比中反观、建构传统诗论的"现代化"和西方诗学理论的"中国化",显示出向诗歌艺术本质探讨的现实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丰子恺自称是儿童的崇拜者,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创造丰富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积累,丰子恺又是虔诚的佛教徒,他的童年崇拜意识是在其佛家思想浸润中形成的儿童观的主要内容。在佛性和童心的牵引中,丰子恺的艺术创作在题材选择、审美观、文风以及具体的创作手法上显现了独特的价值取向和艺术追求。本文试图以佛性童心为切入点来把握和分析丰子恺的艺术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7.
祝尧<古赋辩体>将风、赋、比、兴、雅、颂等六艺手法引入辞赋批评中,认为古赋艺术手法的特点是比赋合用,情、理、辞三者兼顾.祝尧的古赋艺术论与其古赋本体论、古赋流变论一起构成了他的古赋理论体系.祝尧以情为本、情在理先、理由辞出的文论思想,是对六朝情采论、宋朝情理论、辞理论的总结,开明代以来文论之风气,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巨匠 ,《安娜·卡列尼娜》是他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长篇小说 ,本文以该小说为切入点 ,从史诗描写、心理分析、艺术对比、拱形结构等多个角度 ,展现了托尔斯泰创作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9.
从安文江散文作品的具体分析入手,论述其散文的写作艺术特色:(1)他的散文总是以感觉的新鲜形成技巧的异彩,这种感觉看似初念,但实质上是某种感情意念深化后的晶体;(2)他散文往往以真切的感情漾出清新的画面,而画面交融着诗意,并以这种富有诗意的画面吐露隽永的情思;(3)他的散文语言囿着一种合力、张力和爆力,而又流畅美丽,给人以淙淙流水的声响,从表达方式看,溶叙述、描写、抒情于一炉,像糖溶于水,看不出哪是糖,哪是水,只可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