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游戏是幼年生命本质的体现 ,游戏是幼稚心理的表现 ,游戏与儿童身心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已成为共识。儿童确实在游戏中懂得了各种事情 ,获得了知识 ;提高了动作技能 ,锻炼了身体 ;学会了分辨事物的差异 ;开发了智力 ;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学会了交往和协调。所以 ,游戏的过程是孩子发展的过程 ,其中隐藏着重要的教育动因 ,内含着教育方法的契机。因而 ,游戏被引进教育机构 ,幼儿游戏得到相应的重视。 1989年 ,在我国颁布试行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将游戏确定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然而 ,在各幼儿园开展的各类幼儿游戏中 ,却存在不少问题 ,…  相似文献   

2.
幼儿时期是掌握语言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对幼儿身心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兴趣的培养、情景游戏的设计、语言教育环境的营造,使幼儿语言能力得以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幼儿园游戏课程中,我们采取“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养模式,既体现了儿童游戏的自由意识,又体现了儿童活动的规则意识。 表演游戏是幼儿体验和表现社会化的游戏,也是游戏课程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是以角色扮演为形式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创造性游戏,独立性、自主性、社会性、象征性是角色游戏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在表演游戏中,以它独特的具有游戏性和创造性的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欢。从表演游戏的内容来看,它来自语言丰富、优美的文艺作品,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但它又不同于故事表演,是幼儿的主动活动,幼儿可以围绕主题增减故事的对话,发挥创造性,以表演角色的活动为满足,幼儿玩表演游戏只是追求表演的快乐,而不是以表演给别人看为目的,符合其心理、生理的需要,表演游戏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性、积极的情感和对促进幼儿言语、良好的个性的发展以及美好心灵的塑造将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倪萌 《家庭科技》2022,(5):31-32
对于学龄前儿童,亲子游戏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一环,既有助于幼儿内心世界的完整构建,又能促进幼儿发展源动力的形成。在开展家庭亲子游戏的过程中,家长需遵循增强意识、务实真诚的欣赏原则,优化亲子游戏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学前幼儿教育改革已经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文章从幼儿语言素质培育的正规化谈起,认为学前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第一个环节,是开发儿童身心潜能,以完善和提高儿童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相似文献   

6.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人自幼就应养成良好的习惯。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幼儿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提出了具体目标与教育建议,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5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对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等,均提出了合理期望。幼儿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年纪尚小,自制力较差,喜欢模仿,身心发展还不完善,这一阶段既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又是沾染不良习惯的危险期。因此,在学前期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形象十分重要。绘本中多样的形象和丰富的情节深受幼儿喜爱,有效利用绘本中的榜样形象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游戏对幼儿的重要性仅次于母爱,它能满足幼儿身体发育的需要,可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幼儿的游戏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8.
郭客 《家庭科技》2013,(8):25-25
很多研究指出,游戏能够促进幼儿健康发展,促进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帮助儿童建立更好的注意广度,利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和语言发展,还能够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最近,一份"幼儿园孩子简历"让很多网友大呼"自己的简历弱爆了"。简历上显示,这个小朋友不但学过钢琴、英语、轮滑、冰球、武术、舞蹈,还认识300多个汉字,参加过体育比赛……有人惊叹,有人焦虑,有人质疑:学龄前儿童是否需要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精通更多才艺就等于孩子全面发展吗?哈佛大学教授博通·怀特在哈佛幼儿园主持的一项长达13年的研究项目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个答案。为了研究早期培训能否让儿童变得更聪明,拥  相似文献   

9.
尊重游戏活动规律是幼儿全面素质提高的前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人类文明产生以来,游戏始终就是孩子特别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也是社会对幼儿实施教育及幼儿个体自我表现的重要途径。在孩子们的游戏世界中不仅表现了他们强烈追求、模仿成人世界的愿望,而且必然地表露了人类所特有的想象和创造本能。因此,幼儿游戏不仅是模仿、学习行为,重要的它还是培植幼儿想像力、创造力的“原始”温床。毫无疑问,游戏活动是幼儿获得全面素质的必要条件。一、重视游戏的自然属性是幼儿通过游戏使各项素质得以提高的基础理论界早就发出这样的呼吁:游戏是幼儿整个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幼儿活动的规律就是游戏的规律。许…  相似文献   

10.
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进行音乐审美教学的先决条件。在音乐教学中,注重体现审美意识,有以下几方面的途径。一、把美育贯彻并实施于教学领域中古希腊美育家柏拉图认为,要培养理想的人才,就要从幼儿的早期教育入手,因为幼儿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阶段,最容易接受外界的影响和教育,又由于他们爱好玩耍和游戏,也容易接受艺术和美育。  相似文献   

11.
戴晓利  李欣 《兰州学刊》2003,(6):193-194
本文探讨了幼儿园游戏教学对幼儿成长尤其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首先分析了目前中国幼儿心理健康的现状 ;其次 ,结合作者的实际教学实践 ,分析了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了皮亚杰儿童游戏理论的应用价值 ,指出了儿童体育教学应遵循儿童游戏的心理发展阶段 ,组织相应的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  相似文献   

13.
实习场游戏是指通过真实的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多为幼儿提供学习方式,引导幼儿通过游戏建立自己的小小社会责任感,加强幼儿对社会责任的认知.为了使幼儿能够更好地领悟游戏意义,需完善实习场游戏质量.文章以大班幼儿"小小邮局"实习场游戏质量提升为例,对幼儿展开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李学斌 《阴山学刊》2012,(2):55-59,118
游戏是人类文化的母体,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隐喻和象征。它以自身的存在为目的,因而具有超功利的特性。对于孩子来说,游戏不仅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满足并释放孩子的情感;而且还促进了儿童认知的发展和思维的建构,极大程度提升了儿童自我探索、自我把握、自我超越的能力。除此之外,儿童游戏与文学审美无论从表现形态、内在结构,还是呈现方式、现实功能上,都具有内在的契合。从这个层面上说,文学审美之于成人作家和儿童读者,就是一种游戏,一种想象的、审美的游戏。  相似文献   

15.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中最受关注的一种长辈与幼辈之间的互动关系,对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谐的亲子互动关系具有尊重信任——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共享共创——共同发展三大典型特征,而影响和谐亲子互动关系建立的因素主要包括父母意识、儿童气质特点及家庭结构等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的亲子互动关系可从父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言传”与“身教”并重、创设亲子游戏、正确认识代际差异、构建和谐家庭结构五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6.
陈少峰 《学术论坛》2012,35(10):215-218
民间儿童游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娱乐价值、教育价值和文化认同价值,但是其在现代的生存状况令人堪忧。动漫是现代儿童最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也是影响民间儿童游戏在现代传承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动漫在客观上使民间儿童游戏的时间减少、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游戏道具的商业化程度加深,另一方面又为民间儿童游戏增加了展示、教习与传承的渠道,是民间儿童游戏创新与发展的机遇。我们要重视动漫对民间儿童游戏传承的积极作用,恰当应用动漫方式促进民间儿童游戏在现代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7.
孙榕 《家庭科技》2021,(9):28-29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贪玩是其最大的特性,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抓住幼儿贪玩的心理,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游戏活动,此种模式不仅可以拉近家长和幼儿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便于对其渗透有关教育的内容,从而使其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 兴趣是幼儿参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家长可以在家庭中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有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角色游戏(即创造性游戏)开始受到幼儿教育界的重视。为了提高对这这项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与特有作用的认识,以便更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郑州幼师教育组与省实验幼儿园联合成立了角色游戏研究小组。在省实验幼儿园某班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角色游戏跟踪实验”。通过实验,一方面体察到幼儿对角色游戏普遍有浓厚兴趣的原因不仅在于游戏活动固有的趣味性,丰富的玩具材料对他们的吸引力;更重要的还在于以游戏为模拟手段帮助幼儿实现了事实上尚不能实现的愿望,从而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实验同时也证实了角色游戏确是对幼儿进行德、智、体、美全面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这里就角色游戏在幼儿品德教育和创造教育中的作用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9.
儿童社会学从社会的角度探讨和研究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对儿童产生的生理、心理影响,主张对儿童施以良好的教育,从而促使儿童健康地成长。在本期专题中,我们侧重于儿童福利与儿童保护方面的研究。朱季康与孔祥德(Hsiang Kung)对民国时期学者之于欧美及日本等国儿童保育理念的引介情况进行了研究,涉及幼儿基本养护、幼儿身体素质分析、幼儿生长阶段及生理心理反应、幼儿与周围环境关系及政府相关政策措施等方面。我们认为,这些引介内容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范逢春则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切入留守儿童这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伴生社会问题,从留守儿童整体性治理的目标出发,重申国家与政府的责任,经由责任分层、主体整合、制度化和操作化的路径,构建留守儿童问题的整体性治理框架,为治理的主导者提供系统有效的对策建议。行红芳认为,调整现行的儿童福利政策与服务,实现福利供给与需要的平衡是一种必然趋势。从社会福利政策的角度对儿童福利政策及服务进行探讨与分析,对于完善我国现有的儿童福利制度,预防"脆弱儿童"事件的再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幼儿心理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满足幼儿心理安全需要,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近几年来,幼儿园在显性课程设置上逐步加强了对幼儿心理安全的教育,但却忽视了幼儿园隐形课程对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作用。通过介绍目前幼儿园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及其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幼儿心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探讨发挥幼儿园隐形课程教育作用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