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印度通史》培伦、董本建等编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共946页。这本书是受国家教育委员会的委托编著的一部教材,可供高等院校教学之用,又是国内编写的第一部印度通史,可供学习和研究者使用。本书依照印度历史的发展特点分为四编:1.古代印度(公元前2500——公元3世纪);2.中  相似文献   

2.
刘宁 《唐都学刊》2007,23(4):10-11
汉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发展阶段,其中蕴涵了中国多种文学体式的萌芽,所谓“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宏丽的两汉辞赋、朴实的汉代诗歌及史传文学的空前发展,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根柢。汉代文学的繁荣由文体形式到文学作品的内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社会有丰富的尊老、养老思想和比较完备的养老制度。宋朝张九成曾说:"孟子开口必说‘仁政’.而所以为‘仁政’者,必先养老。"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春二月,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年八十复二算,九十复甲卒。"证明汉代的尊老落实在了政府赋役减免的实际行动中。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六月"丁卯,幸赤城,亲见长老,问民疾苦,复租一年。"可见免除老年人子孙的徭役负担是国家资助百姓养老的最普遍措施。宋朝真宗天禧元年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2~3世纪至公元3世纪末、4世纪初,这500~600年,在日本考古学上称为弥生文化时代。弥生文化时代是日本脱离野蛮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转折时期。弥生时代的基本特征是:(1) 铁器代替石器,由石器时代越过青铜器时代,直接进入铁器时代;(2) 普及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由采集经济越过畜牧阶  相似文献   

5.
印度的法典出现在公元前200年~公元200年,在这之前曾有一个经书时代,即公元前500年~前250年。要探讨印度古代法思想,却要追溯到更古老的吠陀时代。如此,才能对印度古代法思想有一个比较全面、更加符合印度历史实际的了解。印度古代法思想,人们通常认为种姓制婆罗门教的宗教思想、宗教生活是其基本特征。但这只是印度奴隶制国家出现以后的事,其最早期的法思想则带有鲜明的自然色彩和人民性,充分地表现了印度古代人民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现在就已掌握的一些材料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高句丽邹牟王(或称朱蒙)于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在玄菟郡内建国。这种看法已被多数学者认可。1980年以来,又有学者提出太祖大王(公元1世纪中叶以后)建国,或在朱蒙之前一二百年已有高句丽国存在。这些看法缺乏历史文献证明,也无考古学方面的证据。通过从中外史书记载和好太王碑文比证分析,可以确定高句丽建国于公元前37年。  相似文献   

7.
一、古典数论形成时期的杜会历史背景与派别斗争情况印度婆罗门系统各种哲学形成独立学派的时代大概在孔雀王朝衰落以至发多王朝兴起的时代(公元前三至二世纪——公元四世纪),亦即奴隶占有制开始衰落和封建关系开始形成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内,印度社会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随着经济的繁荣,文化生活也空前高涨起来。印度的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天文学和医学在古代是比较发达的。在梵书时代我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目录学自汉代形成以来,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隋唐时代出现了一个繁荣阶段,它的发展和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图书的大量增多,使书目更加丰富,从数量和种类上均比以前有所增加;其次,由于魏晋南北朝书籍分类的活跃,使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在这一时期正式确立;第三,由于继承和发展从汉代到南北朝时期的目录学传统,使书目的创作体例也进一步完善。就此可以说明,隋唐目录学既是对汉魏晋南北朝目录学的总结和发展,也为宋代目录学的进一步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隋唐目录学在中国古代目录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白鹤镇铁谢村,一座古朴肃穆的帝王陵静卧在松柏之间,枕着黄河涛声,已近2000年。这座帝陵,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陵墓。刘秀(公元前5年—公元57年),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省枣阳市)人,汉景帝后裔。公元25年建立东汉王朝,为汉朝中兴之主。  相似文献   

10.
郑和(公元1371年~约公元1434年)是我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他在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七下西洋,访问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下西洋”几百年来一直作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各国交通史上的一段佳话广为流传。关于郑和及郑和七下西洋的事迹,中外学者有过许多论著,这里就不  相似文献   

11.
尼泊尔是亚洲文明古国之一。加德满都即是尼泊尔民族文化的宝库和艺术发祥地。据尼泊尔学者对加德满都现存文物和特赖平原区出土文物的考证,初步断定尼泊尔古代雕刻艺术产生于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其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尼泊尔著名学者雷·旺戴拉博士认为,公元一至四世纪是尼泊尔民族艺术发展的初期,四至八世纪是广泛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2.
金璐璐 《社科纵横》2008,23(3):146-148
汉代的女性教育以德育为主,辅之以技能和经学、史学教育.以家庭教育和宫廷教育为主要模式.汉代女性教育受礼法影响,又对汉代的礼法形成冲击.她们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的传承者和创造者.  相似文献   

13.
大连市金州区位于辽东半岛南部,濒临黄渤两海.金州地区历史悠久,建置始于汉代,汉元封四年(公元前107)设沓氏县,属辽东郡.唐代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辽代置苏州,属东京道辽阳府.金代末年,升为金州,为金州名之始.元代置金复州万户府.明代置金州卫.清雍正十二年(1734)设宁海县,隶奉天府,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为金州厅.1913年2月,中华民国政府改设金县,隶属奉天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仍称金县.1987年4月2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区.  相似文献   

14.
脚气病、性病、天花:汉代疑问疾病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卫 《浙江学刊》2015,(2):54-70
对汉代的某些疾病的认定学界有不同意见,本文对脚气病、性病和天花在汉代是否存在进行了讨论。通过对传世文献和出土资料的分析,本文认为长江流域(也包括珠江流域)脚气病的发生和流行大致与稻米成为主要食物以及稻米加工精致化同时或稍后,这个过程的发生大约在战国时期到两汉。现存的秦汉文献和文物资料中既没有性病的确凿资料,也没有显示与性病有关的社会因素,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在汉代尚不存在。天花在中国的第一次大流行大约在公元476年—497年之间,它的传入应当更早一些,但汉代尚无此病。  相似文献   

15.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即佛陀逝世后100年,开始分裂成上座部和大众部,后来这两部又分裂成十八部派,从而原始佛教进入部派时期。至公元前1世纪,在大众部的中心——南印度的安陀罗国,兴起了一个新的派别——大乘佛教,后来传至北印度,得以发展,公元3-6世纪达到鼎盛。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它们被大乘通称为小乘)的经文流传下来的完整成系统的只有上座部的巴利语三藏。大乘佛教以梵语或混合梵语作为经典语言。但大乘佛教的梵文原典已大量失传。因此,巴利语三藏与汉语三藏、藏语三藏同时构成现存于世的比较完整的三个不同语系的佛教经典。  相似文献   

16.
赵峥  姜欣 《创新》2012,6(1):64-66,12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进程可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产业结构演变的加速发展阶段(1978~1991年)、产业结构演变的深化发展阶段(1992~2001年)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提升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不高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不够仍然是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进程中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需要全面提升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7.
一龙树是印度大乘佛教中观理论的奠基人,约活动于公元二、三世纪。印度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五世纪。到公元前二、一世纪,大乘佛教开始萌芽。大乘佛教的产生与初期佛教的产生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初期佛教是由释迦牟尼创造的,理论比较体系化;而大乘的出现则是一种群众运动,其理论虽说从总体来看有其统一的特征,但内部毕竟比较杂乱,甚而相互矛盾。从公元前二、一世纪到公元二、三世纪的几百年间,大乘的学说不断发展,新的典籍不断出现,这时,内部的矛盾现象就更惹人注目,其典型代表就是宣扬“恶趣空”的方广派的出现。这种情况不利于大乘与当时势力依然雄厚的小乘各派的斗争,不利于大乘自身的发展。形势需要大乘对自己的学说进行全面的综理,使之进一步理论化、体系化。  相似文献   

18.
钱镠与杭州     
杭州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自然条件优越。秦代始置钱唐县,隋置杭州,五代吴越和南宋先后在此建都,元明以后一直是浙江省省会。以历史悠久,文物众多,风景优美,街市繁荣著称于世。是我国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和六大古都之一,是名闻中外的旅游城市。但是杭州城市的发展,在五代以前,其兴起和繁荣北不如苏州,南不及绍兴。这是由于杭州特定的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政治地理所决定的。众所周知,在远古时代,杭州西湖是一个海湾,今杭州市区是一片汪洋的浅海,据传公元前三世纪末,秦始皇东巡会稽,“至钱唐,临浙江”就曾在今宝石山麓西湖之滨缆舟。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初的春秋时代,吴越争霸,苏州和绍兴(当时称吴和大越)已是吴国和越国的首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而显露头角,杭州尚是默默无闻的两国边陲。秦统一中国后,始于今杭州地置钱唐县。钱唐县当然不可能设在这海湾口的浅海滩上,而设在“逼近江流”的“灵隐山下”。灵隐山是古代武林山的别称,泛指西湖群山。钱唐县局限在面江靠山的山麓地带,限制了它的发展,自然无法与地处太湖平原、宁绍平原的吴、山阴(即今绍兴,秦置山阴县)相抗衡。到了汉代,西湖与江海已经隔绝,今  相似文献   

19.
王剑 《学习与探索》2005,(6):201-205
封事,即秘密章奏,是汉代朝臣上呈给皇帝的一种特殊的上行官文书,在汉代的文献中,它有多种称法,如密奏、密疏等。汉代朝臣上封事有如下特点:汉代臣民上封事是十分普遍的;西汉时并没有对臣民上封事的资格给予限定,而到了东汉时开始对臣民的上封事资格进行了规定;汉代臣民上封事的时机还与天象等偶然性因素相联系;汉代臣民上封事的保密性不强。这些特点是与汉代政治的发展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世界政治》杂志1980年4月号刊载的这篇书评共评介了四本书:《革命和社会的变化:对文明的比较研究》(S.N.艾森施塔特著,美国自由出版社,1978年);《土地革命:不发达国家的社会运动和输出的农业》(J.M.佩奇著,美国自由出版社,1975年);《国家和社会革命:对法国、俄国和中国的比较分析》(T.斯科克波尔著,剑桥大学出版社,1979年);《自上而下的革命:日本、土耳其、埃及和秘鲁的军事官僚和发展》(K.E.特林伯格著,交易书店,1978年).书评把本世纪美国社会科学界对革命的性质和起源的解释分成三个阶段,或曰"三代";对第一、二代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对以达四本书为代表的第三代提出的新理论、新观点作了比较系统的说明和评论.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