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福州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有培育生态文化产业的先天优势。但在培育生态文化产业过程中面临着生态文化资源整合不到位、生态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缺乏有效规划、文化与科技融合不足、文化创意水平低等方面的问题。基于此,应从深入挖掘利用生态文化资源,打造生态文化品牌;整合生态文化资源和生态产业资源,提高生态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科学规划生态文化资源产业化开发,避免生态创意产品同质化竞争;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提高生态创意产品质量;营造宽松的生态环境氛围,为创意人才助跑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态意识的觉醒是人类受自然界影响作出内生性的理念意识塑造,生态意识的培育则是生态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自觉、主动地利用法律、政策、媒介、市场等对人的行为实施强制约束、意识改造、激励引导.生态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代,表现为对自然的懵懂认知和敬畏;工业文明时代,表现为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反思和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审视;生态文明时代,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代表的现代生态意识,开始科学认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辩证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张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行协同保护和全球治理.在生态环境的培育上,媒介要发挥信息传递和知识普及功能,增强生态科学意识;用好宣传教育和思维约束功能,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借助示范说服和案例引导作用,激发生态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自然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现代文明的深层弊端,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又在于生态精神的培育。因此,培育生态精神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现代文明。培育人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培育“生(生物)权自(自然)授”的生物权利意识,培育具有生命整体精神的大地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化的培育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和公民.国家是生态文化培育的主导性主体,主要为生态文化培育提供方向性框架、规范和制度保障以及经费支撑.社会作为集聚性整体,是生态文化培育主体中的主体,企事业单位、社区、民间环保组织等社会单位在培育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彼此互为补充,协同培育,最终实现生态社会与生态文化的统一.公民是生态文化培育最基本的主体,公民实践是生态文化的源头活水,一方面公民实践是生态文化培育的"最后一公里",国家主导和社会培育最终要落实到公民实践;另一方面公民实践不断提炼和丰富生态文化的内容.公民培育生态文化的主要途径是对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的选择,公共讨论和环境维权等,其最终结果是从个人的生态到一切人的生态.  相似文献   

7.
构建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全球生态危机与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形势,高校应当依据科学发展观确立科学的生态伦理理念;应将环保知识和生态伦理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应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激发主体多样性发展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生态主体意识,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大学生生态伦理意识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8.
民族文化生态旨在探明民族文化系统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特别要揭示民族文化赖以生成和发展的自然环境。本文阐述了长江流域民族文化形成的自然生态环境,揭示了长江民族文化生态的地域性、开放性、和谐性、节律性和变异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是中国积极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状态,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于积极向上的公民意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实情况,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1、苗种。用台湾3号豌豆、麻豌豆、灰豌豆之茎叶粗大、鲜嫩者,较为理想。2、生产周期。温室内一年四季均可生产。一般7—8天为一周期。3、泡沫箱规格。各种泡沫箱均可使用。一般箱长60cm、宽40cm、高25cm、厚约2.5cm。使用前箱底要剌50个以上的孔,且应分布均匀,内铺2cm 厚的细沙,浇透水。4、浸种及播种。将精选的豌豆种子,用净水浸泡24小时,中途换水一  相似文献   

11.
网络文化生态是在网络平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文化共融共生、和谐发展的体现,它使网络文化呈现出一种健康、和谐的发展状态。通过对现代传媒及虚拟社会的审视,发现网络文化生态呈现出人本性、多样性、平衡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让网络文化生态发展面临多种内生发展障碍。此外,网络文化生态发展还面临一些外在障碍,包括社会主体的非理性、制度建设的缺失等等。目前网络文化生态呈现非健康的状态,内在规律和特征是其本身的特性,很难通过外力解决。对管理者而言,只有不断提高社会主体的意识,建立相关制度,才能营造一个相对健康的网络环境,促进网络文化生态的有效形成。  相似文献   

12.
13.
试析生态人格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人格是道德人格的一种新型要求,是环境道德素养内化为人的道德良知后形成的一种道德人格样态,是一个人对待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生活方式所持的具有个性特征的确定的态度和立场.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培育生态人格.与其他道德人格相比较,生态人格具有自身突出的特征: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道德他律和道德自律的统一,生态智慧与生态体验的统一,生态尺度与心态尺度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生态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热起来并持续到现在,蒙古族生态文学的发展迅速、作品也较多,本论文通过审视蒙古族生态文学,对其特征加以分析,从而得出,蒙古族生态文学除世界生态文学的基本特点外自身也具备了别的生态文学所能不及的独特特征,使蒙古族生态文学不断发展的原因在于此。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应保障公民的生态权益。公民生态权益包涵了自然生存权益,体现了社会平等权益,展现了全面发展权益。公民生态权益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独立性与交互性、受益性与义务性、确定性与发展性、主体性与实践性、工具性与价值性等辩证特征。就中国而言,新时代促进公民生态权益的实现,需要构建理念认同机制、政策导引机制、制度规范机制与公民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有机统一整体,这就形成了英语课堂生态,它是一种人为构建的生态.实现理想的英语课堂生态模式,就要研究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六大特征:系统整体性、稳定平衡性、动态开放性、协同变化性、系统共生性及可持续发展性,从而为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供可靠的依据,实现课堂生态系统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环境,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支撑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调查分析发现,女性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忧患意识略高于男性,男性对海洋生态文明的积极认知态度、知识掌握程度、伦理认知理性度、责任意识、消费意识和价值认同感等高于女性,且更愿意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取知识来源,并付诸保护海洋生态文明公益活动。因此,研究性别对海洋文明建设的主要影响,尤其是加强女性在海洋意识方面培育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女性在生态保护中具有较为母性的认同感,但其海洋生态文明意识较之男性仍显不足,沿海地区人们海洋意识的培育对象目标应当集中在女性,需要通过树立理性的价值认同观,提高海洋生态文明意识,为沿海地区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目前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存在着目标体系尚未建立、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尚未形成、生态文明素养培育队伍尚未组成等问题.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构建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目标体系引领的、"主渠道+主阵地+全过程"一体化育人的、以生态文明素养培育队伍建设为保障的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模式,是对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培育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文化生态具有社会整体性、动态发展性、多元复杂性以及相对脆弱性,它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衡阳文化生态包含多种文化要素,具有强烈区域性以及特有的结构和机理,凝聚了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厚重的精神积淀,体现了自己的现实风貌。衡阳高校是衡阳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着多重功能。培育衡阳市文化生态主要途径有:发挥高校文化生态示范与辐射功能、加强衡阳市文化生态各要素建设、促进衡阳高校与地方高层次互动等。  相似文献   

20.
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语言学分支,其核心思想是指在语言系统和语篇层面上剖析语言的非生态特征,以揭示现实语言中不利于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思想,强调语言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