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小学生了解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伟大的中华文明有着其他文本不可替代的作用.诗乐本一体.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融入音乐元素——课前用音乐诱导学生,课中用音乐激发学生,课后用音乐收束,有助于激发学生古诗词学习兴趣,有助于其领悟古诗词之情感意蕴,感受古诗词之音律美与艺术美,能有效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但小学古诗词课融入音乐元素,要适时、适度,配乐也要恰当.  相似文献   

2.
钢琴教学 ,在注重技巧训练的同时 ,应该把音乐情感的表现及其培养 ,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其中包括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音乐理解力的培养、音乐想象力的培养、音乐创造力的培养、音乐表现力的培养等。情感表现是音乐学习的动力 ,只有情感因素表现得淋漓尽致 ,音乐才会永恒。  相似文献   

3.
听觉是人们感受音乐的开始,只有通过听觉的辨认才能引起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和认识,因此,对于初学音乐的幼儿来说,听觉的培养与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幼儿音乐能力训练的关键就在于"听音乐"及"音乐想象力的培养"."听音乐"是开启幼儿音乐之门的钥匙,也是激发幼儿脑突触成长的重要环节;"想象力的培养"是幼儿音乐创造力的重要培养手段.让幼儿用耳朵去听自己的音乐是否动听,才是他们接触音乐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音乐形象培养与德育有机结合在一起,可净化心灵、升华品德。音乐能丰富想象力,开拓思维,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可培养学生的记忆力、创造力。音乐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素质,美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提高其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从引导学生品味、鉴赏古诗词所表现出的情感美、形象美、人格美、意境美、音乐美、哲理美入手,使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受到滋养,提高审美情趣,形成和谐完善的个性。  相似文献   

6.
古琴艺术和古诗词艺术歌曲同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体系的结晶,都具有文脉悠久而意境独特的文化特征。古琴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审美和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古诗词歌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学与音乐的结合,两者的艺术特征均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抒情咏志”。在时代语境中,当代音乐文化艺术的发展,需要古为今用,吸收古代扎根传统文化底蕴的精髓,去其糟粕,对古诗词艺术歌曲与古琴音乐的融合加以研究,能够当今音乐创作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音乐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形式。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达到净化心灵、完善自我、健全人格,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文章通过高校音乐活中增设音乐方面的公共选修课,营造良好的校园音乐活动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中华民族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古诗词与音乐的结合,更是宝贵的文学艺术财富。本文就探索古诗词的音乐性并以《大江东去》和《月满西楼》为例,浅谈古诗词艺术歌曲与古诗词的音乐性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为了改变古诗词教学中重讲解分析、轻吟诵朗读造成的低效局面,必须重视吟诵朗读在古诗词教学中的作用.古诗词教学应从吟诵入手,指导学生通过反复吟诵,充分体会古诗词的音乐美、情感美、意境美、遣词美,以达到陶冶情操、积淀语感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音乐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全面发展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最根本途径。音乐是一种思想情感的形象表现,它作为艺术与美的结合,给人类创造了一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启开着人们智慧的心窗,作为在知识海洋中邀游的大学生需要这种精神食粮的哺育,许多著名科学家与音乐结缘。音乐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能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学习音乐有助于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要让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培养自身音乐素质。改进音乐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音乐兴趣和音乐情感,以美育作为基本属性,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先要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积累,创设思维空间,引发学生 的创造性,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活动,鼓励多角度思考,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美育可以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透彻的理解力。高校可以从音乐、文学精品、自然和人文景观中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 ,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审美感受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震撼着人们的心灵,是中华民族的根,是中华民族音乐的基础.中国古诗词歌曲是诗词曲的完美融合,又使诗词达到了完美境界.古诗词歌曲走进素质教育课堂,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提升学生们的文学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14.
一定的感知力、记忆力和想象力是学生学习音乐必不可少的条件,然而仅凭这些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助于优化教学结构,提高音乐教学质量。本文试就此谈谈本人的看法。 (1)培养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兴趣是人们  相似文献   

15.
音乐是由声音运动作用于人的听觉引起联想所获得的可以感知的形象。音乐的情感体验体现在对音乐表达形式的理解和认知中,这种对音乐表达形式的理解与认知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的音乐感受由音乐快感阶段提高到音乐审美阶段,进而在有声语言创作上,由最初的感性阶段进入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高级阶段。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不能与音乐绝缘,音乐情感体验对播音员、主持人创作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播音与主持是充满魅力的情感沟通艺术,其教学需要借助音乐通过音乐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感受力、想象力、表现力。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形式,发挥着及其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结合在普通高校从事音乐教育的实践,阐明了音乐不但能使大学生紧张的生活得到调节,还可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启迪灵感、丰富想象力,还能陶冶情操、涵养德性、培养优秀品质和高尚的情操。所以,普通高校,尤其是理工科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还要具有一定的音乐修养。  相似文献   

18.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音乐审美教育和创新精神两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结合音乐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音乐教育中要对学生引发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展开创造思维、形成个性心理,使其具备创新的精神,增生创造的才能.  相似文献   

19.
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从音乐审美教育和创新精神两方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行了探讨,结合音乐教学实践,阐述了在音乐教育中要对学生引发好奇心、发挥想象力、展开创造思维、形成个性心理,使其具备创新的精神,增生创造的才能。  相似文献   

20.
我们要通过民族音乐教育,培养学生民族审美观和民族精神,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吸收本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气质和神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声中感受到祖国的辽阔和温馨。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发现体验民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师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积极思考、师生互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掌握中华民族音乐的精华,更加热爱祖国,喜欢民族民间音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