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民币可自由兑换与外汇管理法规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12月7日中国政府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加入WTO后,随着国际贸易的频繁往来、国际资金流动的迅速增加,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成为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放松管制并不意味着没有管理,而且更应该完善外汇管理法规以保障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逐步实现.本文从外汇管理的进程及相关立法出发,结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于货币可兑换应满足的条件,指出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要求,并对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逐步实现提出相应的立法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汇率作为一种基础性的经济资源和金融资产价格,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和金融的重要因子,因而在境外金融市场上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可谓是风生水起,但是国内的外汇期货市场建设却严重滞后。以境外金融市场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在这些市场上交易的人民币外汇期货的演进历程与合约特征;阐述我国推出人民币外汇期货合约的重大现实意义与战略价值,提出了在上海自贸区开展外汇期货试点、人民币外汇期货的合约要素设计、健全市场参与者的风险管控体系、加强政府对期货市场的监管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外汇做市商制度及其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汇做市商制度具有活跃外汇交易,提高外汇市场流动性等特殊功能,因此外汇做市商必须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管理库存外汇风险的能力以及准确的报价能力。此外,外汇做市商制度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银行间外汇市场报价制度、发挥利率对汇率的作用、促进外汇市场发展等三个方面)具有重要影响,中国在引入外汇做市商的过程中必须进行相应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4.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是一国或地区所实施的外汇管制政策在法律上的体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维护国际收支的平衡和汇率的稳定,相继制定了一系列外汇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初步形成了外汇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我国当前的外汇管理法律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的缺失与不足,因此,如何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我国的外汇管理法律制度,已成为摆在我国立法机关和外汇主管部门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5.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人民币汇率将长期保持稳定。其根据是:良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直接原因;低水平的通货膨胀是人民币汇率长期稳定的根本原因;强劲持续的经济增长是人民币汇率稳定的物质基础;合理、有效、完善的外汇管理体制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考虑市场因素的Adler-Dumas模型和VaR理论,提出一种更为直观的度量上市公司整体外汇风险的指标-VaR,并对2005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江苏省上市公司的剩余外汇风险暴露及整体外汇风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剩余外汇风险暴露研究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升值将对江苏省上市公司产生负面影响,使其股价收益降低,而对日元则相反,这与江苏省和这三个国家或地区的贸易顺逆差地位相符,但不同汇率的暴露情况相差很大;整体外汇风险度量的结果表明,江苏省上市公司人民币/美元、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的整体外汇风险基本处于同一水平,在考虑汇率变动特性后缩小了各汇率风险暴露系数的差异,能有效地指导公司决策者制定更为合理的外汇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民币国际影响的不断扩大,在朝鲜外汇资源稀缺、银行对外汇路不通等情况下,结算便利化原则使得人民币成为丹东地区对朝边境贸易结算的首选货币。由于缺乏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增加了人民币反假、反洗钱以及外贸结算、出口退税等方面的难度,在客观上还推动了人民币和外汇现钞黑市交易规模的扩大。同时,由于没有规范有效的监测手段,在边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额的不断增大的情况下,对边境地区经济的潜在冲击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银行、海关、税务等相关机构应采取措施,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8.
外汇管理制度是一国国内金融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当的外汇政策可以维护国际收支稳定,保护本国金融市场免受国际投机的冲击,但过于严格的外汇管制则被认为是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将会受到WTO法律体系的制约。然而在WTO内,有关的外汇管理规范大多散见于各项协议之中,缺乏统一的体系结构,在实践中往往难以把握。本文即是旨在对WTO框架下的外汇管理规则进行理论上的阐述,以期概括WTO规范对其成员国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9.
我国外汇管理立法是对外汇市场转入正轨的正确引导,把市场机制引入外汇领域,强化了间接管理措施,弱化了行政管理手段,建立健全了外汇市场的主客体的平衡机制和法律监管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外汇理财的吸引力,对外汇理财投资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上将促进我国外汇理财市场的理性发展。较之以往,目前个人外汇理财主要面临三种风险: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及投责风险。在人民币汇率改革的背景下,个人外汇理财应采取更为稳健、更为全面的投资策略,以确保投资成功。  相似文献   

11.
贸易摩擦、新冠疫情使我国经济贸易面临严峻挑战,人民币汇率波动及贸易壁垒将常态化地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文章基于HS分类原则,选取WTO等机构的贸易数据,通过构建BEER模型测算了人民币汇率失衡程度;通过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失衡及贸易壁垒双因素对我国出口行业影响的异质性.研究表明:人民币汇率失衡对我国出口贸易整体上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非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整体上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税和非关税构成的贸易壁垒与人民币汇率失衡双因素对我国出口贸易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并对不同出口行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人民币汇率失衡与非关税壁垒双因素对大多行业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人民币汇率失衡与关税壁垒双因素对不同行业影响的正负效应及程度大小有异质性.因此,建议通过运行逆周期因子等完善人民币汇率自我修正机制;通过引导出口企业了解使用外汇衍生品等促进外汇衍生品市场运行机制的健全;通过加强"海外仓"建设及深耕RCEP框架下的东盟十国市场等实施出口行业差异化贸易策略;通过提升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等加快出口行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双循环,实现我国出口贸易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1994年以来我国人民币持续升值与商品贸易顺差持续发展并存的现象,以工业制品的贸易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协整方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该现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我国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密集型工业制品出口比重具有更大的推动效应,这是造成我国人民币升值与商品贸易顺差快速发展并存的主要原因。该并存现象的形成机制是我国经济发展与人民币汇率和产业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升值预期和压力形成原因及性质的逐一分析,指出:人民币升值与我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消费水平、产业结构、就业状况和社保条件等并不协调,即人民币升值缺少经济基本面的支持。但从贸易与外资惊人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急剧增加等方面来看,人民币又确实面临升值压力。这一悖异结果的形成原因是政策、体制性因素,而并非一般市场经济规律使然。说明人民币升值具有很高的“虚拟性”,即“升值泡沫”,而且粗放型贸易增长和诸多传统贸易发展观念愈发凸现了这种“虚拟性”。所以需要标本兼治:近期应着力调整贸易发展战略和增长方式,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长期应以转变观念为切入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深化改革、规范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形成原因和性质逐一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有其内在的必然性。进一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得出结论: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我国外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着巨额贸易顺差,欧美各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大,人民币汇率不断上扬。运用《易经》的谦卦,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人民币升值问题进行分析可知,中国经济目前处于第二爻的阶段,即发展的初级阶段,人民币升值没有被低估。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中国政府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改善对外贸易结构,改善外汇市场机制,完善汇率制度,提高高能耗低附加值产业及环境污染产业的贷款利率,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80年代以来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其直接原因在于人民币汇率的高估、国内持续的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问题,它反映出人民币汇率制度、外贸企业制度和宏观调控制度存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指出,虽然从短期看人民币汇率趋于稳定,但从中长期看,人民币汇率仍然有较大的贬值压力。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6年8月至2011年9月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厦门市贸易收支的月度数据,通过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对各经济变量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由此发现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厦门市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并不显著,即人民币实际汇率并非是影响厦门市贸易收支的主要因素,汇率政策的变动对改善厦门市贸易收支的影响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和日元实际汇率均升值,而中美贸易呈现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中日贸易则出现逆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另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升值,兑欧元实际汇率贬值,但中美与中欧双边贸易均呈现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这与传统的"J"曲线效应理论相矛盾,形成了所谓的"中国贸易收支之谜".本文采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协整分析方法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认为"中国贸易收支之谜"的原因在于:中国商品的国外实际汇率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国内实际汇率弹性具有显著差异,同时中国商品的外国实际收入弹性与外国商品的实际收入弹性也具有显著差异.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深层原因是中国与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距;此外,欧美等国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政策也是其对华贸易逆差增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中美近段时间以来的贸易失衡争端引发了人民币汇率的"大讨论"。美国一度强调人民币汇率贬值、中国不合理的贴补政策和资本的外流等因素导致了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的持续高涨;中国两度"汇改",使人民币汇率一直处于攀升的态势,而且不断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然而仍使美国所不满。通过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并以中美贸易的对比,发掘引致中美贸易摩擦的实质因素,最后提出降低或消除这种非均衡的根本策略。  相似文献   

20.
贸易条件与人民币汇率关系的再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 1978-2006年数据,运用协整检验、因果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了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与贸易条件之间的长期、短期关系:从长期看,贸易条件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原因,贸易条件的恶化(改善)会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实际汇率贬值和(升值),贸易条件与名义汇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从短期看,贸易条件与实际有效汇率的关系更密切.没有证据标明人民币升值会改善贸易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