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观音信仰是一种崇拜观世音菩萨以满足某种心理需求的文化形态,舟山观音信仰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不仅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而且已经深入人心,影响着广大民众的精神生活。通过考察舟山观音信仰的由来和现状,可以看出舟山观音信仰满足了海岛居民的一些心理需求,给他们带来了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舟山基层党组织载体创新是在舟山近几年不断创新的海岛特色党建模式上运行而生的,尤其是"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实践作为基层党组织化解社会矛盾的时空载体、组织载体和制度载体,契合了渔农村社会结构变迁和利益整合的需求,建立健全起一种促使渔农村和谐运行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普陀山传统建筑及其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陀山传统建筑为数众多,门类别样,看似各自孤立,实际却有着"个体规制明确,整体等级森严,相互依托共存"的文化体系。在这一文化体系中,寺庙、庵堂、茅蓬三种传统建筑形式与普陀山观音信仰文化中代表统治阶级权力和意志的官文化、佛教文化及舟山海岛原文化三种主要文化元素相互对应,是普陀山观音信仰文化内在要素的外在反映。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的"命运"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大陆文化遗产类似,海岛文化遗产也面临着破坏和消失的窘境,进而对文化记忆、文化传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舟山黄龙岛为个案,试图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角度呈现舟山海岛文化遗产保护状况,通过剖析黄龙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发展中的困境来反思海洋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并试图构建文化遗产保护生态平衡系统,以加强对海岛文化遗产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海岛渔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更显出其独特的地理状况和社会特点。本文以舟山海岛为例,就海岛渔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现状作一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性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关注和解决浙江海岛渔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查、文献分析和专家咨询等途径,在分析和总结国内外已有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浙江省舟山海岛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得出了评价因子权重,建立了综合评价的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模型,以舟山18个海岛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基于评价结果,确定了案例海岛旅游开发的最佳模式,归纳了各种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内涵,提出了案例海岛的旅游开发方向。研究结论可为舟山群岛海岛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舟山是我国惟一一个由群岛组成的海岛地级市,发展舟山群岛的海洋文化旅游,对丰富舟山群岛的旅游内容,提升旅游文化品位,突出海岛民俗文化特色与发展海洋旅游业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针对目前舟山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状况,通过运用SWOT模式的分析,阐述了舟山海洋文化旅游的开发价值,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舟山观音信仰的海洋文化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舟山群岛的观音信仰历史悠久,并具有浓厚的海洋文化特色。在观音信仰的物态文化层面上,观音信仰环境、观音塑像及佛教性自然名胜上都与海洋有关;在观音信仰的制度行为文化层面上,特有的盛大香会期及一些信众行为,表现出海岛文化特点;在观音信仰的精神心理文化层面上,有关观音的审美性文化、信仰心理情结等,都体现了深厚的海洋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9.
舟山海岛人群的个性倾向性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查舟山海岛人群的个性倾向性,以及这些倾向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联系。方法:对220个长期生活居住在舟山海岛的居民进行了个性倾向性调查及相关因素测量。结果:多数舟山人满足于生活现状,35岁以下的青年人对公费学习深造兴趣浓厚,45岁上下的中年人对投资创业的热情不高,在就业方面有明显的求稳心理,对本地投资环境不看好,对发展舟山的认知倾向于依靠地方政府,引进优秀人才,对舟山优先发展的行业,大多数认为以旅游与渔业为主。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社会道德与信仰的不可分离性——社会道德是一种信仰化存在。同时分析了,从宏观历史的角度看,社会道德整体上又是不断变化的。并认为,社会道德的信仰性与变迁性对现实社会中的道德主体的精神世界产生了两种矛盾对立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我们化解道德信仰与道德变迁对道德主体的矛盾要求,从而既坚守道德信仰又恰当地推动社会道德变迁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以舟山群岛为代表的浙江海洋世界里,存在着异常丰富的海洋宗教信仰民俗,如潮神崇拜、船神崇拜、网神崇拜、渔事禁忌等,这些宗教信仰民俗大多是零散的,没有制度化的。但是“烧十庙·走十桥”这种信仰民俗活动,却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内容和规范化的程式。所以虽然它只是舟山群岛上一种传统的信仰民俗,却早已经内化为一种普遍性的海洋民众意识,具有相当的海洋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舟山群岛具有丰富的史迹文物、海岛民居等物质性遗存,也有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非物质性遗存,还在长期的海防建设中形成了独特的军旅文化、双拥文化。这些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应从旅游开发、艺术开发、音像制作与出版三个方面人手,此举不仅能提升海洋文化名城整体形象和综合实力,也能促进优质历史文化资源转变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优化经济结构服务。  相似文献   

13.
同治年间,陕甘地区爆发了历时近十年的回民起义,关中地区信仰景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战中和战后,以庙宇为主体的信仰景观经历了新建、重建和废弃,这体现了地方社会对国家意志的认同,见证了区域民众对信仰客体的重新选择。庙宇是信仰存在的表征,它的暂时缺失未必造成信仰的中断或消失,庙字的建造情况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信仰的变迁。  相似文献   

14.
昌国卫的创置是明朝初年洪武帝经营浙东海疆的重要措施,对明王朝加强浙东地区的统治有着重要的作用.倭患的兴起和舟山不利的交通状况引起了明王朝海防布局的调整,最终导致了昌国卫的内迁.昌国卫的创置和内移反映出明王朝在浙东海疆的海防政策变化,并对舟山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陕北的庙宇、神堂和窟龛大体上可以分为因神话或传说中的英雄人物及杰出的历史人物修建的庙宇、因俗神崇拜建造的庙宇、神堂和神龛和因宗教信仰修建的庙宇与石窟三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陕北庙宇的修复和新建以及一家一户的神堂神龛的不断建造,几乎村村有庙,家家有神。陕北民间信仰的神灵并无严密的体系,也无一个至尊之神,而是一神多能、一庙多神。民间信仰的神灵大体可以分为神仙、妖怪和人鬼三类。毛鬼神信仰、民间祈禳十分盛行。陕北信仰民俗迷信俗信并存但以俗信为主流,突出实用性功利性功能,呈现出原始信仰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地名不仅是地理实体的称号,往往还代表了一方水土的文采风流.通过对舟山岛称名的历史源流考查,证实舟山岛名曾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历史演绎,生动而典型地展现了这一岛名由自然向人化的发展进程,体现了舟山群岛的历史沿革与人文积淀.  相似文献   

17.
随着舟山群岛新区的设立,舟山旅游业迎来了大开发、大发展的良好机遇,但同时也是对舟山旅游如何转型升级的一个新挑战.对舟山群岛女性旅游品牌进行了界定,在分析舟山旅游品牌建设现状的情况下,结合舟山海岛女性旅游资源的基础条件,首次提出舟山群岛女性旅游品牌的塑造,同时也对塑造舟山群岛女性旅游品牌提出了建议,希望能促进先行先试的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