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论当代大学生就业观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建构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对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乃至成就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者要紧密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需求,着力引导大学生把就业主观意向与社会客观需求结合起来,从就业目标、就业价值及就业实践等层面来建构起科学理性的就业观:在就业目标层面上,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在就业价值层面上,坚持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在就业实践层面上,坚持理性择业与自主创业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目前部分高校贫困生就业观单一、消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高校贫困生就业观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促使贫困生形成多元就业观的对策:大学生要调整就业心态,提高就业能力;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加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农林院校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与日俱增,其就业观呈现出诸多问题,因此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势在必行。剖析了农林院校大学生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针对性的从5个方面提出解决措施,从而帮助农林院校的大学生纠正传统就业观的偏差,增强农林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近年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观教育在高职院校中逐步开展,在目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校应加强就业观教育,引导高职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更好地帮助其走出就业困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5.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指导学生树立多元就业观,多渠道实现就业,势在必行。鼓励高校学生备考国家公务员是多元就业观的具体体现,是实行就业分流的有效途径,也符合广大高校学生的切身利益。因而,高校应该加强对备考国家公务员的学生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论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大学生就业工作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职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五大部分:指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倡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准备观,教育学生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和活动,转变大学生错误的、不适应就业需要的就业观念,树立科学的正确的切合就业市场需要的就业观,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一直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关注,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可不忽视的事实。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种,既有学校因素,也有学生个人因素,还有一定的社会及用人单位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解决各种因素的限制,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观角度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观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端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主要途径,是端正大学生就要观念,改变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一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8.
未雨绸缪 铸造辉煌——大学生就业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 ,高新科技的不断应用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显著变化 ,基于此 ,主要就大学生特别是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 ,希望有助于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从多方面做好就业准备。  相似文献   

9.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和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不断增加而就业率偏低的现实问题,在分析近几年尤其是20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基础上,指出应从强化政府服务职能,畅通就业渠道,破除制约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障碍;高校要面向社会需求,根据学生成才需要,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大学生要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全新就业观,积极拓宽就业空间等三个方面探求破解对策。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择业就业观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实现了由“国家包分配”向“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转变,为了解这一转变后学生择业就业观的状况,笔者对高校上千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赞成并适应这一转变,具有正确的择业就业观,但也存在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较大等问题。对此,本文认为可通过加强对学生择业就业的心理教育、进一步改进毕业分配政策中不合理的因素等措施,使毕业分配工作更好地完成。  相似文献   

11.
就业观上的误区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业体制的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烈吁求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不切实际、就业期望值理想化,缺乏自身定位、突出自我,缺乏就业准备,消极等待等就业观上的偏差.基于此,大学生要面对现实、降低就业期望值,认真审视自己、建立正确的就业态度,增强责任心、培养职业修养,不怕吃苦,具备创业精神,只要这样,才能树立正确的就业现,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  相似文献   

12.
"90后"大学生存在就业动机不明确、自我意识强但主体性不强、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脱节和对就业形势认识不足等情况。马克思就业价值理论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实践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个人价值要与社会价值统一,理智与情感相结合。这些观点对就业观教育的发展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我国高校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上升,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文章提出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对解决这一难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慢就业”是指高校毕业生在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下,不急于求职就业,也没有继续深造,而是以各种方式暂时待业的现象。引发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的原因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个方面。学生需要在树立正确职业观及就业观的前提下,形成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家庭要在树立正确教育价值观的基础上给予适当干预;校方需要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和服务;政府部门则需要整合资源营造高质量的就业环境。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类毕业生要实现广泛就业,应及时做好就业观念准备,勇于走出中医学专业的狭隘,到西部、基层、农村,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大众化就业观[1]。首先,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与"精英教育"时代的结束,标志着大学生已成为社会普通劳动者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随着就业制度的改革和毕业生人数的迅速增长,在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一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给他们的求职造成了很多障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要解决自卑、自负、焦虑、攀比、嫉妒和从众等心理问题,要增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合理疏导学生的不良情绪,帮助学生调整心态,树立科学的就业观.政府部门要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与高校形成合力,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并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面对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者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找准就业切入点,从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综合素质、就业观等方面开展工作,应对当前的就业困境。  相似文献   

18.
女大学生就业观是女大学生对就业认知、就业态度、就业理想、就业动机、就业标准等方面比较稳定的看法和态度。影响女大学生确立正确就业观的因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必须从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提升女大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女大学生正确对待创业择业问题,优化女大学生就业环境等方面入手,帮助女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9.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及实际操作技能等,探讨了提高学生就业的竞争能力和就业率的途径.同时也从提高教师素质、设置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面向市场实施开放性办学、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学生就业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在社会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就业机制和公平的竞争环境的今天,与其他大学生相比,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明显处于弱势。贫困大学生对于理想职业的期盼和选择职业的标准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分析影响贫困大学生择业和就业的内外因素,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的嬗变,探讨这种变化对于贫困大学生择业和就业产生的影响,提出合适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