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几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就其科学内涵来看,它是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的智慧结晶;就其基本形态来看,它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就其体系结构来看,它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发展战略理论、发展动力理论等;就其历史地位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学说,在其实践中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和阐释应紧密联系这种变化和发展进行.对现代资本主义和现实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课题新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形态和理论形态,是实践和理论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基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而提出的符合当代中国实际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在多方面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也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精神的回归,把我们从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对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精神认识的偏离回归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精神上来。  相似文献   

4.
刘艳萍 《阴山学刊》2009,22(1):105-1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这个理论体系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关键在于它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它时代精神和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种理论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严整的内在逻辑结构。这一体系的科学性、创新性、人民性和开放性的品格特征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5.
从全球化视角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如果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就时代背景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新一轮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开辟的;就理论坐标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认识的升华和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旗帜;就实践方位和时代价值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人类全球化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理论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然会提出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思考。无论是囿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既有结论,并用以来剪裁现实的做法,还是借口现实与理论之间的差别而割断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与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的联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具体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和完善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没有否定或取替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今天乃至以后,我们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都需要从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的方法中获得启示。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传统特色"到"中国当代特色"的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是中国传统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当代特色社会主义.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必定还要产生新的"中国当代特色"具体理论形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同时也不断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外延.  相似文献   

8.
程浩 《晋阳学刊》2014,(3):87-9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经革命、建设、改革与发展,开创的颇具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和中华民族复兴之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实现途径。从知识论视角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起源和范围,从理论层面剖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科学社会主义的相承关系、与当代资本主义的依存关系,从实践层面凝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经验与特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对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概括,而是依据内蕴于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基本矛盾而对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预测.正是遵循从空想到科学,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轨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共产主义理论的原则规范逐步与时俱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坐标,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以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及成功原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能够成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因为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才使其具有了毋庸置疑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正因为赋予了中国特色,才使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性和鲜活的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高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同当代中国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重要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等方面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于发展之中,只有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才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依然处在苏东剧变以来的低谷,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从国情的特色性、理论的特色性、实践的特色性、目标的特色性及意义的特色性五个方面作较为细致深入的剖析,以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特色”有更为清晰透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改革开放30多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彰显了该理论体系与科学发展理念相契合而体现出开放性、务实性、时代性、科学性、创新性的特质。正确理解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与特质,为推进社会全面、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尽地论述了科学客观性的十大特点:科学客观性涵义和标准是复杂的或丰赡的;科学客观性及其确立是一个过程;科学客观性即是科学共同体的主体间性;科学客观性缺乏质.而仅仅是关系的客观性;科学客观性表现为理论的数学形式的不变性或不变量;科学客现性与严格性或精确性的关系是双重的;科学客观性由科学的方法、规范、体制保证,而不是由道德诚实保证;科学客观性包含社会文化因素,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和现象;科学客观性是交互的、开放的和变化的;科学客观性不可避免地包含主现性.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并在指导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鲜明的实践特色,一是在于它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经验总结;二是在于它是在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中深化发展的;三是在于它是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理论使命的;四是在于它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以与时俱进为理论品格的.  相似文献   

16.
试论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革命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对民主共和政治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传统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民主派自身所存在的历史局限性,导致辛亥革命后建立的新政权不得不将权力转交给在政治上更加保守和更倾向于传统的袁世凯北洋集团,民主共和政治遭到失败,国家政治走向分裂.此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政治建构开始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背包旅游及其特征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盛蕾 《社会科学家》2003,28(4):88-90
背包旅游作为一种另类旅游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旅游者。本文通过对背包旅游的内涵、类型及其特征的阐释,深入地说明了背包旅游的本质,使人们能够正确的认识背包旅游,并且健康地从事背包旅游活动。同时介绍了我国背包旅游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理论界》2015,(8)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要坚持以政策研究、战略研究为中心,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目的,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实现服务决策、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统一。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应进一步掌握趋势,科学引导,有效运作,规范发展,特别是重点加强新型智库的谋划研判、咨政建议、服务社会、话语体系、凝聚人才和规范运作六大功能的培育。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转轨模式的特色突出地表现为以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为基本方向,实行转轨运行规则、转轨运行方法、转轨运行效应三者有机结合,兼有渐进式与激进式,或者说整体上渐进式转轨与局部激进式转轨并行的特点.其转轨运行规则市场经济与公有制为主体制度的有机结合;转轨运行方法稳中求进与改中求进相结合的渐进方式;转轨运行效率实现经济上台阶、波浪式的跳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冯鹏志 《学术界》2002,(6):92-98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以下均简称为STS)自 2 0世纪 70年代末在中国兴起以来 ,由于代表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新的价值观 ,适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科技、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关注 ,并得到了蓬勃发展。可以说 ,时至今日 ,STS已经从当初纯粹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研究纲领的角色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科学体系尤其是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科学学科中社会需求较旺、发展前景看好的学科专业或研究方向之一 ,不仅众多高等学校和研究单位纷纷设立STS教育和研究机构 ,而且报考STS专业方向的研究生也比较踊跃。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