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台湾土著是台湾岛最早的居民。根据人种学之研究,他们的语言属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他们的文化明显相异于祖国大陆的汉族、而与古越人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有人则认为近似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马来人。 明代末年,大批汉人进入台湾以前,台湾土著已在那里经历了漫长的生活岁月。然而他们悠久的社会历史还未曾被后人有系统地论述其面貌,直至上世纪与本世纪交替时,才有人类学家对那些存留下来的土著部落与村社开始进行了实地的调查研究。但这只限于分布在中央山脉地区和东部沿岸地区的土著民族而已。而对最早与外界接触的台湾西部海岸土著在十  相似文献   

2.
排湾语是高山族排湾人(Paiwan)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台湾省南部,使用人口约4.3万。属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动词是排湾语的重要词类,《高山族语言简志(排湾语)》(下称《简志》)一书,“根据动词的不同变化形式”,把动词分成“非插入类”与“插入类”,并列举了体(常体、进行体、一般完成体、过去完成体)、时(现在将来时、过去时)、态(主动态、被动  相似文献   

3.
阿眉斯人(Amis)居住在台湾的东海岸。从东海岸北部花莲市到南部台东市的海滨地区,是阿眉人的主要聚居区。东海岸的山区之中,也有阿眉斯人的村落分布。虽然准确的人口数字目前难以统计,但是根据当地首领和教会的估计,现在有13万多人。大部分地区的阿眉斯人自称为“邦匝赫”[pa?tsah],台东地区自称[?amis]。 阿眉斯人是台湾高山族的一个支系,所操语言为阿眉斯语。高山语包括阿眉斯语在内,属于南岛语系(或称澳斯特罗尼西亚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本世纪30年代日本人调查过阿眉斯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博士白保罗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汉藏语言。1942年,他撰文提出台语、加岱语不属于汉藏语系,认为它们与印尼语才有真正的发生学上的关系。60年代他把台语、加岱语、印尼语和台湾、大洋洲的语言归在一起提出建立澳-泰语系。他的汉藏语言分类有一定的支持者,与李方桂、罗常培汉藏语言分类系统形成对峙之势。虽然迄今为止关于白保罗博士的“澳-泰语假设”仍有很多争议,但是他对东亚和南亚语系属关系研究的冲击是以往任何研究所不曾有过的。  相似文献   

5.
以问卷方式对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和马来西来语文暨应用语言学系中文组共215名学生进行调查,比较大陆和马来西亚的亲属称谓语泛化的情况。结果显示,由于社会背景和西方文化的影响,马来西亚华人和中国大陆亲属称谓语泛化的程度和范围有所差异:对陌生人用亲属称谓语,而用零称谓或者礼貌语言为起始语的现象在马来西亚非常普遍。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包括汉族在内现有五十六个民族。此外,还有一些正在进行识别的人们共同体。我们习惯地称作什么人,与民族这个特定的概念加以区别。比如云南的克木人,西藏的登巴人等。 这些民族和人,从他们的语言上来看分别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 在这五大语系中,我国诸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人数最多,属于南亚语系的人数较少。 南亚语系,英文作AustroasiatiC。曾被译为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或澳亚语系,均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语言分属于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和南亚语系。其中属于汉藏语系的民族与人数最多;属于南亚语系的民族与人数较少,且研究的起步较晚,为学术界知道也颇有限。  相似文献   

8.
一总述重叠在英语构词法中的地位重叠是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也是构词方法之一。印欧语系诸语言如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哥特语等都把重叠作为构成时态变化的重要手段。现代马来语、日语和波利尼西亚诸语言则用重叠法构成名词复数。还有一些语言,把重叠作为构成形容词最高级或使役动词的一种手段。作为单音节语的汉语,重叠在构词法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复音词占少数的古代汉语中,绝大多数的复音词的构成都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字叠合而成  相似文献   

9.
关于汉藏语系语言的分类问题戴庆厦,傅爱兰关于汉藏语系语言(以下称汉藏语)的分类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汉藏语系的假设是19世纪末叶提出的,与印欧语系相比,晚了一个多世纪(印欧语系的假设是18世纪提出的)。一个世纪以来,国内外不少语言学家对汉藏语的...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各种族在保持自己民族特性及语言习惯的同时,又互相融入,互相影响,形成了马来西亚特有的多语环境与多元化文化氛围。这种独特的语言环境及氛围在教育政策上、语言本体的异变中、提供语言应用服务领域等方面对当地第二大族群语言---华语在当地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02,(3)
距离近马来西亚位于赤道以北七度,由马来亚半岛、婆罗洲岛的沙巴及沙捞越两洲合并而成,居东南亚的核心地带,面积约为三百三十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二千万。全年温度介于摄氏21-31度。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种族的国家,主要民族为马来人、华人与印度人,以及其它少数民族。其中,华人约600余万,是世界上除中国和新加坡以外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马来语是国家的官方语言,但是英语也是主要的媒体与商业语言。马来西亚政府历来重视教育,致力于把国家建设成为东南亚地区教育的中心。费用低在马来西亚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低廉。留…  相似文献   

12.
戈哈德·多尔弗 (Gerhard .Doerfer)教授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突厥及中亚研究所所长 ,德国著名阿尔泰语言学家。 1 95 4年毕业于柏林大学 ,获语言学博士学位。多尔弗教授精通阿尔泰语系诸语言甚至方言 ,更擅长突厥语及中亚一带突厥方言 ,长期以来致力于古典蒙古语、突厥语、满语及阿尔泰诸语言比较研究 ,取得了丰硕成果。 1 986年 7月至 1 987年1 0月我曾赴德就教于这位著名教授 ,甚感万幸 ,尤其是他在语言学方面的渊博知识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他的代表作《新波斯语中的突厥语及蒙古语成分》一书 ,共四卷 ,在对阿尔泰学方面的大…  相似文献   

13.
吴安其先生的新著《汉藏语同源研究》新近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 8章 ,50余万字。近年来 ,在语言系属分类上 ,汉藏语系部分语言的归属问题仍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和难点。研究汉藏语言系属关系的传统理论方法正受到挑战。吴先生的这部新著试图从较新的角度研究汉藏语言的系属和分类问题。全书围绕着方言和谱系树、汉藏文化的历史背景、汉藏诸语的文化源头和支系、古音构拟以及汉藏诸语的同源关系展开论述。本书借用考古学和民族学的新成果 ,论述了操汉藏语民族之间的文化渊源关系 ,界定了汉藏语的谱系关系 ;运用丰富的语料从汉藏诸…  相似文献   

14.
近期,140多名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中国、日本、台湾和香港等9个国家(地区)的华文报业代表,齐集马来西亚槟城,出席民办中文报业协会第30届年会。  相似文献   

15.
斯大林在他的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學问题里說:“語言學的主要任務是在於研究語言發展的内部規律。”[一]契科巴瓦教授在他的一篇論文裹說:“歷史主義在語言學中的意義是受過雙重考驗的:積極方面的——歷史觀點的應用提供了創立語言的科學的可能;消極方面的——離開了歷史主義,語言的科學研究基礎就被破壞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的国民被称为“世界上最富语言天赋的人”,在这里,每个人都至少会使用3种以上的语言,包括:英语、马来语、华语或者印度语。另外,马来西亚的国民还会使用3—6种少数民族语言。真是太奇妙了。一个环境稳定的国家马来西亚是一个经济、政治都极其稳定的国家。而今,世界时局  相似文献   

17.
语言学家的理论,特别是美国语言学家兰姆的语言层次理论,较详细地阐述了确立英语语篇中"句群"这一语义-句法单位的理论根据.本文运用这一理论,对英汉句群在分类上的异同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8.
1982年马来西亚联合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内发起了对南极条约体系的挑战,批评重点涉及南极条约体系的缺陷以及南极环境保护问题和矿产资源的公平开发问题。从1993年起马来西亚逐渐认同南极条约体系的原则,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协商国关系发生转折。2002年南极条约协商国邀请马来西亚作为观察员参加第25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马来西亚与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关系得到重大改善,有望不久加入《南极条约》。马来西亚南极政策的转变既有维护马来西亚国家利益的考虑,也受到大国政治、环境政治等国际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韵律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形式多种多样。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诗歌押韵方式有所不同。在我国北方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的一些民族,如蒙古族、满族、裕固族、柯尔克孜族等,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均出现了回鹘文诗歌常用的押头韵形式。这些民族的头韵诗来源可与我国北方阿尔泰语系诸族之间的关系相关联。诗歌中押头韵的形式并不是回鹘后裔或是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共性,而是民族之间在历史长河中经历对立或相互融合从而影响之结果。  相似文献   

20.
前言 达斡尔语属于粘着类型语言。由于达斡尔语中既和蒙古语族诸语言,特别是蒙古语有许多相同的语言成分和特征,又和满——通古斯语族诸语言有某些同源成分或语词借用,因此,关于达斡尔语的系属问题,过去曾经有过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达斡尔语是蒙古语族的一种语言或蒙古语方言,也有人主张达斡尔语属于满——通古斯语族。经过几十年来的中外学者不断研究,尤其是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我国语言学工作者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