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与利用外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磊 《社科纵横》2002,17(1):4-7
本文概述了利用外资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西部地区具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难点和问题 ,并提出了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谭晶 《学术交流》2002,(4):44-49
积极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增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的首选战略。伴随着工业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演进,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方式呈现出从接受外援或举借外债,到引进国外直接投资,然后转向引进国际证券投资的变化轨迹。这一演变是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引资方式发生新的变化,形成新的特点。中国的引资方式也毫不例外,应当顺应时代潮流,向利用外资证券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甘肃省新农村建设利用外资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钢  王克岭 《社科纵横》2006,21(7):20-2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围绕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利用外资的问题,分析了当前甘肃省农业利用外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不同方面探讨了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顺应了20世纪初世界海洋战略竞争的大前潮,从思想和实践展示了他对海权的高度认知,成为近代中国海权观形成的重要标志。以地缘政治为视角,可以看到孙中山对海权与国家政治、海权与国家经济、海权与国家安全、海权与社会进步的真知灼见,是引导中华民族走向海洋强国之路的思想宝库。中国要想在未来不再重蹈近代的覆辙,就必须加强国民的海洋意识和海权观的教育,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相似文献   

5.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资的利用,中国与拉美国家都经历了这一过程.陷入外资依赖恶性循环的拉美地区出现的拉美化现象引人深思,中国虽不会出现拉美化现象,但外资对中国经济安全所构成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如何在后危机时代背景下有效地利用外资,确保复苏后经济的良性发展,是备受人们关注的课题之一.西方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利用外资理论,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运用马克思主义学说,从生产关系角度揭示资本流动的本质,正确认识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对于把外资的利用纳入可控制的范畴、保证国家的经济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中国利用外资迅速增加,目前已居世界第三位,但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本文通过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四省利用外资情况比较,得出提升福建利用外资的路经选择。  相似文献   

7.
陈月生 《社科纵横》2008,23(5):45-47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各国市场进一步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了新趋势,这种趋势给开放前沿的福建带来了机遇.本文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新趋势下福建利用外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企业转移出现新趋势,国内区域之间争夺国际资本的竞争也愈益明显。广州利用外资的机遇和挑战并存。欲保持广州外向型经济的竞争优势,应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新局面,改善投资软硬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探索利用外资的新方式,健全招商网络,发展总部经济,实施大企业、大产业的集聚,开拓中小企业对外合作领域,建立有效的招商引资新机制。  相似文献   

9.
关于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基本原则的界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眼于现代企业发展战略定位的考察和研究 ,对企业发展战略定位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涵展开分析 ,揭示了企业管理战略决策的研究主题 ,归纳了企业战略决策的基本原则 ,并强调企业战略决策能力的开发是企业保证经营成功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罗思荣 《浙江学刊》2002,1(4):179-182
竞争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是国家竞争政策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是竞争法内容的高度抽象和概括,同时也是弥补竞争关系中法律漏洞和缺陷的工具。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而政府的适度干预不是为了限制竞争,而恰恰是为了使竞争在有序的市场环境中充分地层开。竞争关系的实质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因此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也适用于竞争关系。这些原则旨在公正地估量双方的利益,以谋求利益的调和。  相似文献   

11.
聂晴 《社科纵横》2007,22(5):77-79
本文从经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的部门角度出发,通过对学者已有观点的研究和总结,提出并深刻论证了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为经济权责一致原则、适度干预原则、平衡协调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相似文献   

12.
对行政法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从法学的角度来看,行政法不过是一个部门法,是调整行政关系和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从宪制的角度来看,行政法所调整的政府与公民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是更大的国家与公民关系的一个侧面;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来看待行政法,则主要强调行政法的实然性,强调行政法要与现实切合。从对行政法的本质的把握来理解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可以发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应然与实然两个方面:行政法治原则、适度性原则、互动性原则、程序性原则、责任行政原则。  相似文献   

13.
1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反映行政诉讼制度一 般规律和基本特点的,调整行政诉讼关系的普遍指导原则和规范行政诉讼活 动的基本行为准则。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法定性、统率性、概括性、指导性、强制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法定性,是指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由宪法和法律明文规定的,而不是从法理上设定和由判例来确定的。法律如何规定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离不开法理上的设定,但法理上所设定的行政诉讼法基本原则,若不变成法定的,即便是科学的,也是没有法律效力的。由判例来确定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一般适用于实行…  相似文献   

14.
每个部门法都有各自的基本原则,某些是共同的原则,某些是专有的原则。行政法具有它本身特有的基本原则。加强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研究,无论对立法、司法、守法,还是对行政法理论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探讨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的基础上,对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作了初步探讨,指出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按其涉及的社会关系内容和范围来划分,可分为行政法的社会政治基本原则和行政法的专门基本原则两大类,前者具体包括社会主义原则、党的领导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保障人民权利原则、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民族平等原则;后者具体包括行政法治原则、监督行政原则、行政公正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行政科学原则、行政效能原则。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事业中,如何普及职业道德教育,开展职业道德研究,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近年来,学术界的许多同志写出了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这是我国伦理学史上十分可喜的现象。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的研究,本文拟就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发表一点个人浅见,以就教于关心职业道德研究的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6.
生态伦理学把伦理学知识领域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大到“人-自然”共同体。这就是说,不仅存在把人当作目的的伦理学,而且存在把“人-自然”系统当作目的伦理学。这一伦理学不仅以人为尺度,即以人的利益作为伦理标准,而且以“人-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为尺度,承认生物物种的生存权利,尊重和维护地球上的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因而应该制订生态伦理学的道德原则。我们认为,生态伦理学有如下的基本原则。 一、爱护从而尊重生命和自然界 这是生态伦理学的命令性原则,是它的最高行为原则。从伦…  相似文献   

17.
浅析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郭丽华,李庆云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解决和处理行政条件时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它是由宪法和法律所规定,反映了行政诉讼的基本特点和精神实质,对行政诉讼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1.行政案件审判权由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的原则。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18.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一个难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哲学社会科学得到了迅猛发展,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目标、功能、任务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随着学科的渗透、交叉与融合的不断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评价越来越要求从重数量向重质量、从重过程向重结果、从重静态评估向重动态评估转变。由于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预测性和超前性、  相似文献   

19.
孔颖 《学术交流》2002,(5):51-53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行政法的精髓 ,在指导和统帅行政法的制定、实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没有真正体现行政法的本质特征 ,也没有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法的新理念 ,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一问题。行政法基本原则理应包含行政合法原则、程序正义原则、行政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20.
文化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翠 《学术交流》2003,1(6):113-117
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的核心工程 ,也是其根本。文化转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涉到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无疑 ,这是一个不经历长时期的努力和奋斗难以攻克的难题。确切地说 ,文化转型的主题研究将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始终。我们从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使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 ,试图对中国现代化文化精神的生成机制提供一个总体的思路 ,提出现代化转型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历史尺度、传统的重建原则和理性的超越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