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斌 《理论界》2008,(6):86-87
法治与德治及其二者的关系是一个历史与现实中永恒的话题。当代中国推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紧密结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升华和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基础,德治是根本。只有将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建立全新的德法并治的社会调控机制,才能有效地实现和谐社会之国家治理。  相似文献   

2.
”德主刑辅”思想是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它对完善我国治国方略有着深刻的启示反面的启示是要反对道德至上,坚持法律至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面的启示是要以德治促进法治,以法治保障德治,社会主义要德治与法治并举.  相似文献   

3.
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法治为保障、以德治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支柱。  相似文献   

4.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但是,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出现不和谐音符。探究原因,不能一概而论,但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失不容忽视。从这一点来说.强化财会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通过对会计法治和会计德治的对比分析.指出新形势下会计法治与会计德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在财会工作中应从两方面实现会计法治与会计德治的协调推进,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韩冰 《社会科学论坛》2008,(14):126-131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但是,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扰乱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旋律中出现不和谐音符.探究原因,不能一概而论,但财会人员职业道德严重缺失不容忽视.从这一点来说,强化财会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通过对会计法治和会计德治的对比分析,指出新形势下会计法治与会计德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维护经济秩序的客观要求,在财会工作中应从两方面实现会计法治与会计德治的协调推进,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贺敏 《社会科学家》2006,3(3):84-87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在新时期的重大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升华和完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关键,德治是基础。只有法治与德治协调配合,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实现和谐社会之国家治理,更好地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与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了社会主义德治与法治的联系、作用和区别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国家必须 :1、社会主义德治和法治必须双管齐下 ;2、要把建立德治系统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 ;3、在良好的德治环境下 ,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普法等环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国家治理中,法治是治国方略的基础,德治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阐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分析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论基础,总结了我国历史上治理国家的经验。同时,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发展历程及现实挑战,要求我们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一方面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使良好的道德风尚成为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巨大动力。  相似文献   

9.
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古代礼、德、法兼容并举的历史证明,法治与德治两种手段可以同时并用。在社会主义的中国,法律与道德的经济、政治基础基本一致,法律与道德规范的内容广泛交叉,其功能作用的互补性进一步增强。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要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使法治与德治紧密结合起来,有机地发挥它们的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要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不仅要有经济、政治方面的繁荣与稳定 ,还必须有民族文化的繁荣与复兴 ,其中 ,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 ,开发中华民族 5 0 0 0年道德文明的智慧 ,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文化精华 ,结合中国当代社会的实际 ,实施以德治国的方略 ,使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已是一项十分迫切的历史任务。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思想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性认识。它要求我们 ,在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道德建设 ,使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相辅…  相似文献   

11.
浅析德治与法治的良性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第三代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在依法治国的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如何将法治与“德治”、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协调发展、良性互动?这是我们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在进行法治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高旗 《江淮论坛》2006,(4):30-3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对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对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问题进行探讨,在于论述法治与德治的内在联系,着重阐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意义和重要作用,并对我国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提出具体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是密切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建设的崇高目标,而法治建设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保障与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法德合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治国方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是否具有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和德治意识,将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大事,将影响未来中国的社会面貌.法律基础课教师必须承担起这一重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道德素质,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5.
全面地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要首先注意区分法治与人治和法治与德治这两个层次的概念关系.在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后,我们党又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实现这种国家形态的手段,是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的.在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时,法治和德治相比则居于主要或根本方式的地位,因为一是就哲学根据而言,这是由矛盾矛盾双方的主次地位不平衡所决定的;二是就实践根据而言,德治也不能居于治国的根本方式地位;三是就现实的法治对德治的作用而言,厉行法治为推行德治提供了方向性保证、制度规范和秩序保障;四是就维护社会稳定而言,现实德治的功用威慑力远不及法治功用的威慑力.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 ,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进程的伟大方略。本文结合社会实际 ,阐述了德治与法治并重的现实意义 ,提出理想、信念是道德建设的基础 ,行政道德是德治思想的核心 ,全面落实以德治国 ,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干部的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7.
民主与法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制度性保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慧 《东岳论丛》2006,27(4):89-94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基本内涵中,民主法治既是首要特征,又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政治保证。目前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促进政府转型,营造一个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环境、政治与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18.
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法治和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贯彻江泽民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思想,积极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施以德治国,把法治和德治有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从分析法律和道德的相互关系入手,概括地论述了法治和德治的历史经验教训,并结合当前我国实际,阐明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法律和道德是人类社会最主要的控制工具,是社会秩序的两根支柱,二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治国安邦既需要法治,也需要德治。法治是德治的基础,德治是法治的辅助手段。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就是要在法治的范围内,充分发挥道德的社会作用,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