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瑟琳·林姆以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清理出理查德人生旅程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三个女人的生活,解答出现代都市人心灵空虚和孤独的缘由:对金钱和物欲的极度追求而丧失了人性的关爱,最终沦为人生旅程永远的漂泊者.  相似文献   

2.
遇见与错过     
人生是一段未知的旅程,这段旅程注定交织着不断的遇见与错过。因为遇见而错过,没有遇见也就没有错过,只因有了遇见,所以才有了错过。每个人都是在这种不断地遇见和不断地错过中进行人生旅程的,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心迹与足迹刻制独一无二的人生旅程。  相似文献   

3.
凯瑟琳·林姆以意识流的表现手法,清理出理查德人生旅程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三个女人的生活,解答出现代都市人心灵空虚和孤独的缘由:对金钱和物欲的极度追求而丧失了人性的关爱,最终沦为人生旅程永远的漂泊者.  相似文献   

4.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一生遭遇坎坷,这些不幸磨练成他观照世界与生命的独特方式。几乎从一开始,奥尼尔就认定生活是一出悲剧,这种悲剧观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这一部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里(以下简称《旅程》),奥尼尔的悲剧观更是充分地投射其中。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分析,挖掘出影响奥尼尔创作的思想根源:深沉的宿命感、深刻的孤独感和深重的罪恶感,以期能更好地诠释奥尼尔的其他作品。  相似文献   

5.
就人生美学看,“清”则应该表征一种人生的审美构成域和构成态势。如老庄所倡导的清静无为的审美心理态度,虚心应物、涤除玄览的审美体认方式、超脱尘俗的审美情调等都以“清”为学理依据。作为道家人生美学的重要组成,“清”的审美意识深深烙印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观念和审美趣味中。  相似文献   

6.
尽管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不同,《雷雨》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都反映出相同的悲剧意识,触及了普遍意义上的悲剧主题,如个人的孤独,分裂的自我,神秘命运观(古希腊悲剧传统),遗传与环境决定悲剧命运(过去就是现在),以及人生的徒劳感。然而,两个悲剧由于剧作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差异和个人经历的差别,又各有其特点。《雷雨》中体现出的因果报应观念,是一种典型的中国社会传统观念;而尤金.奥尼尔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自传性质很强。两个悲剧分别带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却都反映了共同的悲剧人生观:人生是一场悲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苏轼广为流传的遗闻轶事,从幽默的视角来重新观照东坡的人生形象和内在精神。文章不仅归纳分析了东坡的政治幽默、社交幽默、自我幽默这三种幽默类型及其特征.而且探讨了东坡人生幽默的成因及其发展轨迹.挖掘了东坡人生幽默的深层内蕴及其文化意义。文章认为,东坡的人生幽默是在他整个生命旅程中不断得到发现、培养和成长的;幽默不仅改善了东坡的人际关系.使他赢得了厂大文人和读者的喜爱.而且使东坡的人生闪耀出智慧的光彩和乐观的精神;幽默最终溶入了东坡的生命和血液之中.成为他整个人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8.
《边城》中以“水”为中心的意象系统传达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道家精神和生命的意义,由此可窥见作家沈从文在小说中欲探索的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所包孕的文化内涵;而《雪国》中以“雪”为中心的意象系统则彰显了日本民族文化中的禅宗思想,濡染了日本文化所独有的“物哀”、“幽玄”的美学风格,显示出川端康成对生命的独特探索。  相似文献   

9.
朱萍 《北京纪事》2010,(4):44-47
在旅行中,吃住行是大事,哪方面出错了.就该着倒霉了。回顾旅程,当时的心情已成了特殊的回味,正如人生要经历酸甜苦辣咸一样。  相似文献   

10.
关于《庄子》与《列子·杨朱》篇人生理论问题,历来多有人论述。考查二者由相通的生死观所引发出不同的人生观的结局中,可以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这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唐诗人卢仝 ,少达多穷、终生布衣 ,诗体怪异、风格奇特 ;作为诗人 ,其创作才华极为不俗 ;作为凡人 ,其人生旅程极为不幸。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在1930年前后创作的一批“浪漫传奇小说”,在沈从文文化观念的形成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们强烈、浪漫地表达了沈从文“理想的人生形式”,可以说是沈从文文化观念的内核。创作这批“浪漫传奇小说”,是沈从文寻找湘西苗族文化“传统”、建设湘苗文化主体性的一种努力。沈从文通过对汉语中心霸权的颠覆和改写,获得了苗族文化的自我认同和肯定,“发现”、重塑了湘西苗族的“人性”,以此建立起他的“人性的小庙”,并且,沈从文试图从湘西苗族文化的特殊性中发展出普遍性,用以对抗汉族和西方的文化普遍主义(现代性),以“人性的小庙”作为边缘文化反抗“现代性”的抵抗性话语。  相似文献   

13.
如今身处日益复杂、功利的消费时代,人们内心时常潜藏着莫名的空虚与迷茫。曹文轩的《根鸟》以成人的视野观察少年的人生旅程,不单单揭示出少年儿童的内在生命渴求,更是一次对成人精神世界的重新审视和洗礼。作者以其绝妙的逻辑思维和哲学观感,对人生的悖论作出艺术性的解读,从而重现生命图景崭新的一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史料、作品的分析,论述了节序词所蕴涵的宋人在物质生活上的世俗化享乐化追求,由此进一步探究了节序词所展示出的宋人诗意化人生,即他们在精神生活上的高品质追求,以及从词体本身和宋代文人这一特殊文化群体出发,论证了节序词所外化出的宋人的情感特质。  相似文献   

15.
临终病人的家庭护理体会王淑萍临终关怀,是指肿瘤晚期,各种疾病末期,治疗不能生效,生命即将结束时所采取的护理-...·。其目的是尽可能地减轻临终病人在生理、精神和心理上的痛苦,使他们安宁平静的度过人生最后旅程。建立家庭病房,是医疗保健扩大服务范围,深化...  相似文献   

16.
2007年4月9日下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河海大学作了一场题为“音乐·艺术·人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  相似文献   

17.
迟增华 《新天地》2011,(11):333-333
回顾自己四十多年来所走过的人生历程,对幸福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每一天里我与学生们一起携手,走过一段又一段漫长但充满趣味的旅程。  相似文献   

18.
李白诗歌的理想美与豪放美牛春生,朱子由在经历了任侠、隐居、漫游、求仙的人生旅程之后,李白为后人留下900多首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这些诗篇展示了8世纪前半期李唐王朝由极盛转向衰落的社会层面,反映了他的理想追求、政治抱负和人生慨叹,再现了祖国壮丽的山川景...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不仅是杰出的文学家,在教育领域也有独特的思考。在沈从文的视野里,教育的主要形态是“人生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做人”;“大书”、“小书”组成了“人生教育”的主要内容;自我教育是重要的教育方法。沈从文“人生教育”是中国做人教育思想链条上富有特色的一环,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聊斋志异·香玉》的故事属于纯美一类,其完美性主要体现在环境的雅洁,人物的纯真和故事的淳美三方面,它的悲剧结局显示了某种深刻社会人生的哲理,即:现实社会人生总是充满诸多不中意,不完满的缺憾,至善,至纯,至美的理想境界总是难于求索,难于追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