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斯宾塞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奠定了科学知识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并确立了教育知识的中立性质。美国批判教育理论家阿普尔则认为,斯宾塞基于"最有价值"的知识观忽视了教育与知识的伦理性与道德意义,掩盖了知识的价值负载与权力特性。在阿普尔看来,社会生活中的利益、权力、意识形态等都与知识有着极为隐密与复杂的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知识的建构。抱持着对教育知识中立地位的怀疑,阿普尔从伦理政治学的视角出发,揭示了知识的权力特征与意识形态属性,向世人展示了他具有革命性的教育知识观。  相似文献   

2.
杜威教育理论与我国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威是西方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强调哲学应用于社会政治领域的改革。他把教育作为其社会改革的实验场所;他强调在教育和教学的各环节中要充分考虑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主张“儿童中心”,即以儿童的一心理现状与发展为中心;他认为社会环境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功能,并把教育作为实现其“民主社会”理想的主要途径。在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进程中,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批判地吸收杜威教育思想的精华,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波普民主理论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尔·波普是当代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他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在全世界的哲学界、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在政治哲学方面,他批判了历史决定论的观点,阐述了开放社会的主张,论证了渐进的社会工程的理论,形成了一种自由主义的国家学说。民主理论是波普的国家学说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波普否定西方传统的民主理论,提出了著名的“民主悖论”问题,反对将民主定义为大多数人的统治,并对民主作出新的解释。本文力求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波普的民主理论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课程知识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因素。为了了解课程知识的演进过程以及发展趋势,分析了斯宾塞、杜威、布鲁纳、阿普尔和多尔的课程理论中的课程知识,并分析课程知识在特征、价值、主体、研究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期望能为当今课程理论和课程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课程意识形态是关于课程的观念和信仰,是课程理念转化成课程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接合点.课程意识形态的存在论解读对学校课程实践活动具有建设性意义.课程意识形态具有实践精神、批判精神和乌托邦精神.但这里的课程意识形态不是像阿普尔所述的政治性质意识形态对课程实践的影响和控制问题,而是其作为话语实践的存在问题和在课程实践之中的功能问题.  相似文献   

6.
美国社会的整体"右倾"致使保守主义话语统驭着公立学校的课程实践。批判课程领导旨在揭露课程事件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义,促进课程的民主生活实践。对批判课程领导的理解可以从课程意义的多元性和教育的批判立场两个向度进行。批判课程领导成长的内在机制在于其对自我身份的不断探究和确证,通过营造宽容的学校文化氛围、推进生态课程的开发进程以及加强协作叙事的共同体创建,批判课程领导才得以发展成熟。中国语境下的课程领导在面对应试教育挑战的同时,要警惕课程工具化带来的效率危机,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课程的种种不公平现象,推进课程与日常生活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理论》、《民主与法制基础》课程是教育部确定在所有高等院校都必须设立的公共必修课,是高等学校思想品德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与理解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是“两课”的需要,也是学生政工干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一、邓小平理论和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一)邓小平民主与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表现出了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的巨大勇气和开拓马列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包括了他的民主与法制…  相似文献   

8.
阿普尔致力于揭示隐蔽课程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他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检视了学校的选择性传统如何处理课程中的冲突问题并导致了一种静止的意识形态观.又讨论了学校课程通过标签过程使控制和支配蕴于常识性的实践和意识之中 ,并成为我们生活的基础.阿普尔课程理论对我们的启示在于学校里的隐蔽课程充当了再生产意识形态霸权的工具.  相似文献   

9.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应考虑政治、经济和化发展等因素,特别是要考虑到知识、受教育、社会这三大要素。因此,在目标定位和价值取向上应综合各方面因素加以确定。在课程模式设计上,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各方面的需要,进行设计和取舍,这样,才能改变体育课程改革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状,从总体上开拓体育课程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和位育”是儒学体系中具有统摄性的认识论和行动哲学,其内涵是尊“中”为天理,以“和”而达道,最终实现天下万物各安其位,生长化育。当代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由于以简单思维处理各种矛盾,导致教师教育课程的“偏差与失衡”,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应把“中和位育”作为一种批判现状、把握事物、协调矛盾的思维方法,明确以学习者的发展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逻辑起点,运用“渐进取向”的方法论开展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最终实现地方综合性大学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和合创生。  相似文献   

11.
大学物理课程是理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文章分析了建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编制大学物理课课程教学规范的必要性。说明了课程规范与教指委的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关系。探讨了大学物理课程的知识体系,从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到知识单元再到知识点,形成了课程知识体系结构的一个清楚的、有机的整体,从而对教师在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初步地探讨了不同学校及不同专业对课程的不同要求而形成的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选取苹果迷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发现苹果迷群体利用苹果产品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地”并在“领地”里进行生产活动,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迷身份”.在科学技术异常发达的当下,苹果迷作为科技消费者创造了先进的生产方式;作为商品消费者,苹果迷与大众文化工业具有“收编”与“反收编”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在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真正将“数学文化”融入课程教学,是数学教育工作者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论题。已有“数学文化”的涵义可概括为基于学科主义立场的“事实覆盖”型数学文化观,不适应“素养培育为本”的数学学科教育实践要求,因此需要重新解读“数学文化”的涵义。杜威提出的文化定义代表了一种基于教育学立场的“理解取向”文化观。这种文化观具有三方面的特点:(1)文化是“三元合一”的;(2)文化是理解取向的;(3)文化是动态发展的。以“理解取向”文化观为指导,可以把“数学文化”解读为: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的思想(方法)、观点、精神等数学观念意义,并内化为数学素养,这种数学理解的过程和结果统称为数学文化。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文化”具有三种层次结构:第一层次,是从经验感受到数学认识模式的“数学明理化理解”;第二层次,是从数学认识到数学理性模式的“数学理性化理解”;第三层次,是从数学理性到数学悟性模式的“数学道理化理解”。教师应树立数学课堂才是“数学文化”主阵地的意识,积极探索“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发挥数学育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生态观下,道德教育必须是一种生态性道德教育,即建构生态和谐的道德教育理念,培养道德教育的“和谐”、“生态”的合格公民。潜在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对学生获得知识,特别是非学术性知识,即情感、态度、信仰、价值观、良好的心理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从潜在课程的特点与功能看,潜在课程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和德育的生态本性,建设生态型德育课程的必然走向。  相似文献   

15.
课程生态观从生态学角度研究课程问题,为我们思考和解决课程问题提供了新视野。它充分考虑了人与课程的关系。课程观的转变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传统的角色,教师不只是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教材的控制者、成绩的评判者,学生也不只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通过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和相互补充,达到共识、共享和共同发展、共同提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讨论知识经济兴起的时候,要实施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新型人才.要达到创新教育,需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在思维与实践两方面同时加强训练;优化课程体系,拓宽学生知识面,健全知识结构;提高知识传授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全国各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尝试"语言技能+英语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的培养模式中遇到一些困惑。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管理不无借鉴意义,尤其是其"单科"和"双科"学制、人文课程设置比例以及多元化教育评价体系,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现阶段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1950年以前的语文课程标准体现出引领国语、国文课程向大众化、实用化、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由于战乱频繁,使先进的教育理念成了课程实践史上未能产生效能的一大遗憾。1950年以后,以粉碎"四人帮"为分界岭,此前语文课程标准(大纲)主要体现出培养目标政治化、教学过程程式化等特点;此后语文课程理念出现了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变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逐渐回归语文课程标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被确定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内容目标第一次退出课程标准。香港的语文课程标准建设还处在一个初始阶段,但它在教育理念方面所体现出来的先进性,在解释理论术语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清晰性,在教学设计(案例)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操作性,已经显示出了很高的境界。台湾语文课程标准在传承民族文化的一贯性、把握语文教育的规律性等方面的建树,也为我国语文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发展铺垫着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9.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综合课程引入初中历史教育 ,开设名为“历史与社会”的综合性课程 ,并颁布了该课程的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与以往分科设置的历史课程不同的是 ,“历史与社会 (一 )”在知识结构上初步整合了历史与人文地理环境的内容 ;在课程理念上摒弃了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思想 ,提倡以人为本 ;在课程标准中积极引进各种现代课程观 ,在内容与形式上敢于推陈出新。并力求通过对该课程的实施来满足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