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文学领域,语言的选择不只限于工具性的意义,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民族作家采用哪种语言作为创作语言,除了一般采用本民族母语外,更多地受到主体民族的语言价值、社会功能的掣肘。本文试图从双语身份、民族双重视角和文化对话等三个方面分析当代藏族作家的汉语创作。当代藏族作家以双语身份活跃在中华文学百花园中是历史的必然。当代藏族作家的汉语写作,客观上体现出一种双重视角,表现为不同文化的对话与交融,集中体现了当代藏族作家当下的"在场"意识,以及对自身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与重建。  相似文献   

2.
罗慧林 《天府新论》2006,4(1):143-145
视角(point of view)在叙事学上是指叙事时所采用的观察角度,用热奈特的话说,叙事视角所解决的是“谁说的”的问题。每个人以不同的身份因而“谁”的“身份”特征在小说叙述中是十分重要的。比如当人们提出以“儿童视角”研究东北作家群的创作,尤其是萧红的小说创作,使这些作家  相似文献   

3.
刘荣林  梁俊仙 《云梦学刊》2008,29(2):98-104
叙述的视角、外视角、内视角是小说创作美学的重要内容,它们的发展为小说创作开拓了更为广阔的表现天地.<红楼梦>,尤其是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很好地运用了外视角、内视角叙述,进而凸现了小说多层次、多角度、立体化艺术效果.运用外视角、内视角叙述应遵循它的美学原则,比如人称的选择、思想情感的对象化以及作家的气质和读者的制约等.  相似文献   

4.
一般认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苏联官方文学中,全知视角占主导地位,且承担教育功能,而内视角一向是被排挤的。高尔基《我的大学》及在其影响下哈萨克斯坦苏联时期作家穆坎诺夫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生活学堂》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两部著作中承担教育功能的是内视角,以见证之"我"为典型,对文本教育意义的阐发产生了重要影响。见证之"我"与苏联成长小说教育意义关系的探索,对该时期文本第一人称叙事乃至整个苏联文学的叙事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儿童视角小说在叙事智慧、文化意蕴、伦理向度上都显示出相当的独特性和深刻性.这类小说通常以儿童充当生活的见证人、审视者与叙述人,以现实与回忆的迭合、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并存、儿童话语与成人话语的复合,构置具有较大时空涵客的叙事框架与文学空间;作家以儿童作为人物视角包含着作家建立一种新的叙事法则、反抗既定语言秩序、重新叙述历史和生存体验的文化意味;儿童视角小说注重摹写儿童的生命感觉、情感心理,对儿童本体的生命与灵魂给予了深切的关注,显示了崭新的叙事伦理.  相似文献   

6.
发生和发展于 192 3~ 194 9年间的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 ,系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学。半个世纪以来 ,中国文学研究界对这一重大文学现象的叙述 ,可谓风波跌宕而又恩怨丛生。对这一重大文学现象的历史叙述加以论析 ,对于建构“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研究新文本以及选择新的视角与新的叙述方式都是极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杨丽新 《理论界》2007,1(12):140-141
迟子建的小说风格独特,喜欢使用儿童视角看世情人生,逐渐形成了一种童心叙事模式。童心叙事把作家的儿童视角与她的想象世界联系起来。她的想象世界至少包含着自然、民俗、人情和生死等四个方面。她的作品为现代社会提供了许多终极意义上的思考,无疑是当代中国文学的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8.
《尘埃落定》采用了比较特殊的叙事视角,它将第一人称的经验自我的限制视角和全知全 能的叙事视角通过视角越界方式联系起来混同使用,并结合了“白痴叙述”的傻子视角,造成叙事视角的 多重叠置;它在继承鲁迅的狂人视角的基础上打破了中西叙事理论的许多规范,发展了一种全新的叙事 视角,是一种颠覆性叙事视角的运用,并为后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叙事视角经验。所以说《尘埃落定》在 叙事视角的运用和探讨上对文学史的意义和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历史作为已然逝去的事实,如何认识其真实面貌,每位作家都会作出自己的解答。小说《白鹿原》有别于“红色经典”小说惯常的革命叙述式的“正史”观察视角,而试图表达作家个性化的、独特的发现。这种独特视角主要体现为文化视角。从文化视角解读历史,作者发现了自己眼中的“真实”。  相似文献   

10.
姜桂栩 《文史哲》2003,(5):102-108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作家重要的精神资源 ,是外国文学研究中一个不容回避的评论视角。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 ,由于极左思潮和庸俗社会学的影响 ,宗教文学研究陷入政治性否定的误区 ,文艺思潮与作家作品被“局限性”设定 ,某些世界文学名著被误读乃至曲解。许多论说至今仍占据着话语霸权地位。伴随着改革开放 ,评论界出现了新的批评话语 ,把希腊精神、人文主义与基督教精神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受到质疑与挑战。实际上 ,在构成西方文学精神的悲剧意识中 ,渗透着复杂的宗教思想 ;发端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及其后的人道主义 ,也与基督教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 ;是浓厚的宗教情怀赋予莎士比亚、雨果、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师磅礴的道德激情 ,成就了他们创作的不朽 ;就连 2 0世纪打着反叛旗号崇尚“自我”的诸多现代派作家们 ,也没有放弃过寻求上帝的努力。基督教文化视角烛照下的文学研究 ,预示了外国文学史重构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论苏童小说的叙述语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品的表现方式和艺术风貌的形成,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和挑战,语言是构成作家文学叙事、文体风格及其个性化的关键性因素,也是体现一个时代文学水准的重要标志。苏童小说的话语方式、修辞造诣,叙述语言的经验、质地、砌成的意象,无不显示出作家“这一个”的独特写作风貌。其叙述的浪漫和唯美品质,抒情风格及气质在相当高的程度上表明苏童作为当代唯美主义作家写作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纵观中苏社会主义时期文学的发展,不难发现两国文学在价值取向上的相似,这相似意味着什么?它能否让人从中悟出一些发人深省、警策后世的东西呢?一在中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主义国度,同样一种文学价值取向以其根深蒂固的影响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亦即对于构成文学价值这一有机整体的诸因素的选择上,侧重  相似文献   

13.
后苏联到来过程,伴随着对苏联的批判、否定。这种潮流,既是文学的产物,也推动着文学的发展,由此推动了后苏联重新书写苏联文学的潮流。这种文学,包括回忆录、人物传记、苏联历史题材的小说等文类,成就了后苏联看来属于历史文学的潮流。这种历史文学潮流,在1990年代,其作者多为苏联的亲历者,苏联也就成了被否定性的叙述对象。历史文学潮流的这种否定性叙述持续到1990年代末,此后被对苏联的怀旧性叙述所替代。  相似文献   

14.
拉斯普京是当代苏联文坛上十分令人瞩目的作家,被称为苏联、“当代主要散文家之一”。从他的第二部短篇小说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1967)发表,到他的获苏联国家奖金的著名中篇小说《活着,可要记住》(1974)问世,前后不过七年左右的时间。他的成功之快令人惊诧,以至评论界有人认为:“‘早期’的拉斯普京与成为文学大师的拉斯普京相比,时  相似文献   

15.
杨波 《兰州学刊》2011,(1):216-218
《世事记》是维吾尔族叙事长诗,在察合台文学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通过叙述学阅读我们发现《世事记》存在几个叙述学的疑问,文章从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事意图等方面对这些疑问进行了解读。可以发现《世事记》是一部充满叙述智慧的民间叙事长诗。  相似文献   

16.
古代神话是艺术,也是历史。“神话故事在起源时都是些真实而严肃的叙述,因此mythos(神话故事)的定义就是‘真实的叙述’”(维柯《新科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35页)。 民间文学是文学,但又确实是非文学。文学是其表层的普遍结构和特征;非文学是其深层的结构和特征,并非作为纯文学的表征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语言符号,而是作为原始氏族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出现和逐渐衍化的产物的记载。因此,民间文学在这一特殊视角中,与其说它是文学的,不如说它是文化的;与其说它是“当代”的,不如说它是古代的……  相似文献   

17.
叙事视角指的是一部作品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是叙事谋略的枢纽。中国新时期文学在短短的二十余年中,完成了对传统文学“全知”视角的反叛和对西方叙事视角理论的接受:由全知到限知,由内视角到外视角,由单一视角到多元(复调)视角的转换。中国叙事视角的革新,是以西方文学的创作实践与理论著作为范式的,在创作上深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如何叙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问题 ,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和期待。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就是 :只有改变“简单中断”的观点 ,当代文学史写作中的“整体性”构架才能实现。文章以“创作方式”、“现代主义”两个条目的释文变化为例 ,提示了极“左”文艺思潮的产生有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因此 ,需要在“历史联系”中研究“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和整个当代文学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有一些人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中提倡“文学要回到文学自身”、文学“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性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因而提出文学就是作家的“自我表现”这一主张。如何看待及其影响下的创作实践,以及如何加强作家责任感,已成为我国文艺向前发展中一个无法回避和急待澄清的迫切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全国苏联文学研讨会在无锡召开学术会议,由中国苏联文学研究会、江苏省外文学会和作协外委会主办,百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评价以及它与苏联文学创作的关系 从30年代开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一直是苏联文艺界,包括中国文艺界所注目的问题,它与苏联文学思潮和文学创作的关系十分密切。与会者对怎么评价这一理论问题有不同看法。吴国璋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目前受到的冷遇与它本身的弊端有关。这种弊端主要表现为:1.将文学政治化。它削弱了文学的多方面的可能性,降低了文学的艺术品味。2.唯我独尊的僵化模式。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视作是世上“艺木科学的最高成就”,进一步把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庸俗社会学推到了极致。3.以幻想的真实取代严峻的真实。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提出之初要求作家的就是“写真实”。然而历史证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缺少的恰恰就是真实。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