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毛泽东主要使用“解剖麻雀式”的调查方法,通过观一点而知全貌的方式,分析了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状况,为当时的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在写这篇著作时,毛泽东做了大量的实地调查,对他所提到的每一个阶级都有相当深入的了解,所以才能够写得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2.
中国自周秦时期建立封建社会以后,一直是个农业国家,以农民和地主两大社会阶级为主体的社会阶级结构没有什么变化。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洋务运动,中国开始有了近代工业,有了新的工人阶级和新的资产阶级,但近代工业发展得非常缓慢,社会结构变化也非常缓慢。到1949年,中国的社会结构还是农民占总人口89.4%的农业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真正发生历史性的大变迁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由传统的农业农村社会向工业化、城市化的现代社会转型,特别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极大地推动、加快了社会转型的步伐,而社会转型的加快和成功,也反过来影响、推进体制转轨的持续进行。这种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同时进行,正是中国自改革开放28年来,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原因。同时也是中国当前产生了如此众多的经济、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和冲突凸显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论资产阶级维新派对不平等条约的认识和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日益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至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六十年里,帝国主义列强以武装侵略等手段,威逼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的四百多个不平等条约、协定、章程和合同。它是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中国,将其在华攫取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权益,以法律、条约的形式固定下来,更“合法地”侵略和掠夺中国“使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压迫手段”。而中国近代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及其政治代表,也正是在不平等条约问题上,集中而又突出地表明各自对帝国主义的立场和态度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个时期,联系义和团运动,初步思考了一个我认为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农村和农民问题。占中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农民,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最广大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决定中国近代历史命运的有三种阶级力量,即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广大农民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近代新兴的阶级力量,在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以前,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前进的主要是农民和资产阶级。以农民为主体,先后发动过太平天国起义和义  相似文献   

5.
(一) 搞革命时需要明确的阶级划分,以便对革命对象、革命的依靠力量和能够团结争取的力量有个总体的、清晰的认识,虽在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的具体情况下,这种划分会有所变化,具体处理方式也并非千篇一律,可有这么一根线,具体工作点能有所依循,不致懵懵懂懂。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及同时期一些其他人的著述所阐明的观点,使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明确的总路线。那么,现在搞建设还需不需要这样的划分呢?当然不能象搞革命那样寻找对立阶级并用急风暴雨式的手段依靠某些阶级去硬性消灭某些阶级,但目前的改革也是革命,这是一场深刻得多但却是悄悄进行的革命,它以社会自身职能的调整,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实现。在这场革命中,并不是所有社会力量都是积极力量,阻碍我  相似文献   

6.
金建萍 《兰州学刊》2006,9(1):113-11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多元的、复杂的、分裂的社会阶级结构转变成高度整合的、同质性强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阶级结构。中国共产党由革命政党变成了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地位的变化,意味着党的主要任务是最大程度地整合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不断地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推进中国的现代化。但是,我们党没有很好地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成员的动力机制问题,极大地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特别是把知识分子从党的阶级基础中排除了出去,损害和削弱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留下了历史性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7.
要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正确处理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各阶级阶层能否和睦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标志,也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文章坚持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与中国现实相结合,把当今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划分为: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这些阶级阶层既有根本一致的利益,又有各自不同的利益.这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阶级和谐或阶级冲突.而实现阶级和谐的关键是,中国共产党如何以各阶级都承认和接受的共同利益为基础,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关系.实现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8.
一 馬克思在1852年致卫登麦尔的信里,曾經这样地概括过他自己在阶级斗爭学說方面的新貢献: “至于講到我呢,那么无論是发現近代社会中有阶级存在或发現各阶级彼此斗爭,都不是我的功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級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了阶級斗爭的历史发展,而资产阶級的經济学家則早巳作过对于各个阶級的經济解剖了。我所作出的新东西就在于証明下列几点:(一)阶級的存在仅仅是跟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的;(二)阶級斗爭必然要引导到无产阶級专政;(三)这个专政本身不过是进到消灭任何阶級和进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相似文献   

9.
一、文艺的根本属性不是阶级性而是人民性在我国,不少人把文艺的阶级性当作文艺的根本社会属性,而把文艺的真正的根本社会属性——人民性淡忘了。这是一种历史的误解。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文艺的出现,要比阶级斗争的出现早得多。文艺从属和服务于一定的阶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私有制阶段,随着社会上的人分裂成为对立的阶级,文艺才带有阶级性,才逐步成为表达不同阶级思想感情的工具。至于明确地提出文艺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严格地说,那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以后,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尖锐化时期才形成的特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  相似文献   

10.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义和团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規模的自发的农民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第二次革命高潮。这次革命运动是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这次运动的主力是农民,打击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运动虽然失敗了,但轟轟烈烈的农民反帝斗爭却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妄想,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反抗斗爭精神,同时也充分暴露了帝国主义的反动野蛮的丑恶面目。义和团运动給我們中国人民留下了极为宝貴的經驗和教訓。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个阶级和政治集团对社会政治制度、国家政权组织以及各阶级相互关系所形成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各种不同政治思想流派之间的斗争、演变和更替的具体历史过程;各种不同政治思想对现实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政治哲学问题;社会模式理论;治国方略政策,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各个学术之自由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过程中。先秦时期,学术上的繁荣,思想上的解放,孕育着政治上的统一,经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社会实现新旧交替的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社会阶级和阶层由于政治力量、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迅速变动,理想的实现与破灭,前途的光明与灰暗等违告分晓,社会心理不仅十分丰富复杂,而且变化迅速。其中知识分子以其善于思考的缘故和较为敏感、多愁善感的特点,其心理变化更是如此。探究解放战争时期知识分子的社会心态及其变化,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这一时期乃至整个近代知识分子及其历史特点和命运的认识,也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那个速变的时代。解放战争时期,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知识分子的社会心态大体上经…  相似文献   

13.
《文史哲》1990,(2)
<正> 由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省社联、山东大学发起,山东大学承办的“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1990年10月7日至12日在济南召开。由山东省社联、山东大学等20个单位发起,山东大学承办的“国际赋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10月下旬在山东大学召开。“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重点讨论四个问题:(1)义和团运动与晚清政治;(2)义和团运动的社会、文化背景;(3)义和团  相似文献   

14.
义和团运动作为反对民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自发斗争,毫无疑问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义和团群众最响亮地喊出“最恨和约,误国殃民”,揭示了不平等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严重灾难。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态度较之几乎同时的维新派更加鲜明一些。但是,在抵抗侵略与学习西方的关系问题上,义和团则要比维新派落后得多。义和团运动的失败还告诉我们,仅仅依靠所谓的“民气”,而没有发达的经济和先进的科技作后盾,没有稳定清明的政治环境为条件,也难以有效地抵抗贪婪成性的侵略者。义和团运动的失败,是中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遭受的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同时,它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成为中国人民在新的世纪里走向新的更高形式斗争的一个必经阶梯,也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奠基石之一。  相似文献   

15.
义和团反帝运动,是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民族解放运动高潮的主流。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更加疯狂,造成严重的民族危机,出现了空前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这个高潮,包括爱国救亡的戊戌变法运动和反帝的义和团运动,也包括义和团运动时期的资产阶级两次武装起义——自立军起义和惠州起义。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以他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从甲午战争  相似文献   

16.
直隶既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整个运动的高潮中心.直隶义和团运动始终与士绅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文章对直隶士绅参加义和团运动的原因、在前期和高潮时期的表现、以及在义和团运动后期产生分化及分化的原因作了初步探讨,认为直隶士绅在义和团运动中应视为一支进步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华国锋同志任中共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篡党夺权阴谋伟大胜利的日子里,重温《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这篇光辉文献,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阶级分析的方法,认清社会主义时期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和前途,彻底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8.
鸦片战争时期各阶层对西方的认识肖承罡对鸦片战争的研究,确切地说,在这场战争结束时即已开始。经过百余年的探讨,研究者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研究该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西方及列强的认识与态度,尚不多见,本文拟就此略作探讨。十八、十九世纪,英、美、...  相似文献   

19.
<正> 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于1981年12月2日在济南召开座谈会,着重就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展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问题进行了座谈。会议由研究会副会长徐绪典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和部分地区的20多名史学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上,徐绪典同志首先就八十年来义和团运动史研究的概况,及今后如何进一步开展研究指出了自己的意见。接着与会同志踊跃作了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在中国近代史上,义和团运动史的研究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巩固已有的研究成果,提高研究质量,今后首先应做好以下几点:一、继续搞好义和团史料的搜集、整理、翻译和出版工作,同时对已有史料也要作一些考辨,以为广大史学工作者的研究提供方便和有利条件;二、不发空论,提倡多研究具体问题,对义和团的各支队伍、义和团的人物、义和团的源流、义和团的经济背景和社会成因等等,都要一个一个地搞清楚;三、不要把研究范围局限于义和团运动高涨的地区,应扩大到全国范围,对当时各大区、各省的经济状况、阶级关系,以及有关的秘密会社等,都应加以研究;四、要加强对教会和教案的研究,弄清天主教、耶稣教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分析各种教案发生的原因、性质、弄清历史上的反洋教斗争和义和团的关系等;五、要继续活跃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让各种不同的学术见解充分发表出来,开展争鸣,以推动研究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 在义和团运动八十周年的今天,我们在义和团的故乡,举行义和团运动史学术讨论会,以“百家争鸣”的精神,自由地、充分地就义和团运动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交换意见,这对活跃学术空气,推进历史学研究的开展,是很有意义的。义和团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的中国,这是因为当时国际帝国主义正在策划瓜分中国,灭亡中国,而中国清朝封建统治已经腐败到没有任何能力去阻止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