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任楠楠 《经营管理者》2011,(12):166-167
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博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制衡权力与权利的必要途径。在现有制度环境下,不同的相关利益主体会有相应的行为选择和行为策略:案件当事人欲借社会舆论改变自己的弱势地位;社会舆论则既可能成为司法的最佳监督者,又可能成为妨碍司法独立。我们应该保证司法和媒介在体制上的独立,以实现媒介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  相似文献   

2.
司法改革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司法独立,我国司法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树立司法的权威,实现我国的司法独立。  相似文献   

3.
建设一个法治国家,已是我国现阶段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在现代的法治国家,媒体监督和司法独立俨然是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组成部分。司法独立要求司法机关在不受任何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追求司法公正,伴随着司法公正又出现了是司法公开的问题。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完善的机制来规范媒体对司法的监督,以至于使司法独立在一个被动的位置受到了不良的冲击,这又是违背法治建设初衷的。随着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尤其近年来互联网等媒介的发达,公众获取信息和发表言论的途径日渐增多,由此,媒体舆论如泰山压顶般指向了司法,并逐渐开始影响、甚至主导司法。辨证的看,这种影响并不是单纯的只有积极面或者消极面,而是像一把双刃剑一样,作用于司法活动的各个方面,影响着司法独立。当然以上谈到的只是媒体与司法关系的"冰山一角",我们不妨就从这一角开始,发散思维,探讨一下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推进司法独立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司法独立原则的相关阐述,提出了确立司法独立原则的若干建议,对完善我国司法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体被称为除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被归入"第二决策圈",受到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高度重视.司法审判活动向媒体公开并且接受媒体的监督是司法公正的标志之一,然而新闻媒体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司法公正的同时,却也损害了司法的独立性.在新闻舆论监督和实现司法独立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制度建构是本文的论证目标.  相似文献   

6.
曾黎娟 《经营管理者》2009,(20):156-156
新闻自由是言论自由的体现;司法独立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司法活动准则。两者在实践中会出现一些冲突,本文分析了司法独立与新闻自由的关系,并对如何解决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7.
李涛 《决策与信息》2009,(12):51-51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治理国方略。坚持司法独立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和基础。在我国司法改革中,司法独立的进程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司法独立是法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对司法独立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逻辑上讲,司法的权威最终必定从根本上需要诉诸于司法独立。从经验上看,司法独立的来源似乎有一种:其一是以体制构建为先,进而通过体制的运作而从外促生、型塑出司法的独立性;其二是通过职业的专业性从而从内在的方面生发出独立性。值得注意并引以为憾的是,就当下中国的司法改革来说,似乎更多地诉诸于前者,而没有或几乎没有考虑后一思路。  相似文献   

9.
论“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莎 《经营管理者》2009,(13):175-175
在日益法治化的时代,越来越强大的新闻舆论影响力对司法进行监督是必然趋势。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司法工作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需要与社会保持适度的距离。可是,一些媒体滥用权利,超越了这个"度",使"媒体监督"蜕变成"媒体审判",严重干扰了司法工作独立。随着我国民主化、法治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平衡新闻监督对司法独立的影响就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10.
杨希 《管理科学文摘》2009,(32):123-123
律师、法官、法学家形成统一的职业伦理对构建稳定的、互动的法律共同体有重要作用。中国的宪政之道责在运用宪法,而不是修改宪法。只有在尊重市场逻辑的基础上,重构政府的职能,培育社会和政府的良性互动机制,最终实现法治。以上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司法独立的实现。司法独立是司法改革的核心目标,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就目前的改革来看,处理司法外部的问题暂时还不成熟,从改革司法内部的问题入手才是切实有效的做法。其中,引入判例法制度对于形成稳定的法律共同体、实现司法独立以及向“宪政时代”过渡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媒体监督是一反双刃剑。媒体的司法监督可以促进司法公正,维护法律权威;媒体监督的滥用,也能妨害司法独立,造成“媒体审判”,损害法律三亚。如何既发挥媒体监督的积极作用,又规避“媒体审判”的风险,保障司法独立,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余伟 《经营管理者》2009,(21):268-268
一起普通的交通肇事案引发了全社会的全程关注,其中暴露出来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司法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即是以此事件为参照浅析了我国司法独立的内涵及其现今我国司法独立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方向性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元珍 《经营管理者》2011,(4X):291-291
司法与传媒既是报道与被报道的关系,又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处理好传媒与司法的关系,尤其是我国的司法独立与传媒监督之间的和谐关系,对更好的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司法公信力由司法权威、司法公正、司法效率、司法独立等四个要素构成。大多数社会公众对当前法院司法功能的发挥持基本肯定的态度,但对司法现状的整体满意度并不高,严重影响了司法公信力。树立全民法律信仰、建立高素质法官队伍、完善审判管理机制、构建司法民主倒逼机制、优化司法环境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司法独立是司法公正的首要要求,是保证司法不受其他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干扰和影响的有力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相似文献   

16.
传媒的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强调传媒监督作用的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目前传媒在司法监督方面的诸多弊病同时,为了保证司法独立,传媒在监督司法时需要遵守一定的限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17.
厉行司法改革,实现公正司法,是当代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本文认为确保司法独立是实现公正司法的重要前提,尊重与维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是保证公正司法的重要方式。我们应对中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中制约和影响公正司法实现的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法律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行政与司法合一,忽视程序正义。本文探讨晚清预备立宪过程中的司法独立问题,改变了以往中国历史上一直实行的地方官员兼任司法审判的做法,并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成为中国司法体制变革的开端。自清政府下诏预备仿行宪政后,在各项准备措施当中,进行司法改革便是其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司法改革是清政府整个法制改革的一部分,也成为法律近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以清末司法改革为视角,结合官制改革的一些具体步骤,浅析清末司法改革的背景、指出司法改革具体实施的内容及其对本次司法改革。  相似文献   

19.
王峰 《决策与信息》2010,(11):18-18
检察权包括法律监督权和以诉权为中心的固有司法职能两个层面。法律监督权应当理解为一种不同于侦查权、批准逮捕权、诉权等固有司法职能的"司法监察权",即从司法角度以居中、客观的立场对整个司法活动进行合法性监察的权力。检察权的上述两类不同层面的权力具有不同的原则立场和价值标准,因而不能将两类权力的行使同一化,而应在行使固有司法职能的同时,在另一层面以不同的立场和视角行使法律监督的权力,从而解决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在行使法律监督权时所面临的问题,以维护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随着河南省“时建锋诈骗368万元高速公路通行费被判处无期徒刑”案的发生与发展,我国司法过程中存在的“轻程序”引起的弊端也暴漏无疑,正确理解程序正义的内涵,认识其在实现实体正义,树立司法公信力,保障司法独立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进而通过加强程序正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贯彻司法自治,提高司法主体的素质以及有效的法律保障来实现程序正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