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埭丁氏回族扳丁度为祖的由来及其影响庄景辉陈埭丁氏回族系“聚书传芳”,可谓其族源之一说,然而事实却非如此,那么,丁氏回族为什么“援丁度而祖之”,以“济阳”为郡望,以“聚书”为堂号,并且世代传称,影响深远?这是我们在研究丁氏回族源流中,很值得探讨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晋江县陈江丁氏族人,是泉州回族的重要支派之一。明清时代。陈江丁氏人文兴盛,为后人留下了较为丰富的文献资料,使之成为泉州回族史研究中的不可多得的典型例证。本文主要依据明代陈江丁氏族谱中的有关资料,考察丁氏早期宗族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并探讨宗族组织对丁氏汉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仪陇客家是四川省第二大客家人聚居地,保留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丁氏庄园是仪陇客家民居的杰出代表,有"客家民俗博物馆"之称。它是一座具有客家与四川传统双重文化内涵的大型古建筑,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和四川传统民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仪陇客家民居——丁氏庄园的专题研究性论文、著作还没有,这与该庄园的重要价值十分不称。论述其传统的建房理念、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对当今社会的启迪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潇 《东方论坛》2012,(3):102-108
诸城丁氏为明清望族,明末清初名人辈出,其中以文学巨匠、《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最为杰出,其诗文、戏曲、小说等无不带有浓厚的遗民情结。散曲为丁氏家族之所长,丁纯、丁綵、丁惟恕、丁耀亢皆工散曲,饶有文名。近年学者又提出,丁耀亢祖父丁纯、父丁惟宁与《金瓶梅》的创作还有着微妙的关系,或即为该书的作者。丁氏堪为明末清初的文学世家。  相似文献   

5.
诸城丁氏为明清望族,明末清初名人辈出,其中以文学巨匠、《续金瓶梅》的作者丁耀亢最为杰出,其诗文、戏曲、小说等无不带有浓厚的遗民情结。散曲为丁氏家族之所长,丁纯、丁綵、丁惟恕、丁耀亢皆工散曲,饶有文名。近年学者又提出,丁耀亢祖父丁纯、父丁惟宁与《金瓶梅》的创作还有着微妙的关系,或即为该书的作者。丁氏堪为明末清初的文学世家。  相似文献   

6.
丁善德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和活动家,他孜孜不倦地对音乐创作手法进行积极探索,形成了不同于他人的"丁氏"创作风格.文章通过对<中国民歌钢琴曲三首>(Op.36)的分析研究,阐释丁善德在融新创作时期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7.
明清泉州陈埭回族丁氏家族伴随着科场上的频频折桂,家族性质也从重商的乡绅之家渐渐发展成为重文的士绅望族,拥有了具有家族特色的庞大文学梯队。中晚明至清初,自八世丁仪到十三世丁炜、丁兄弟,丁氏家族六代十余人皆有诗文流传,丁炜、丁兄弟二人更是文名远扬。清代中晚期,丁氏族人丁廷兰组织的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社团鹏霄榭为家族文学的延续开启了新的模式。陈埭丁氏家族文学创作不仅绵延二百多年,而且有着自己的独异性:紧随文坛风尚,崇尚冲和平淡、清新自然的诗风,文学体裁多样化,凸形与线形发展轨迹并存。  相似文献   

8.
5月,是蓝天拥抱鸽群的季节;5月,是阳光释放激情的季节;5月是一年中最生机最性灵的时节!5月来的时候,蜚声江南的治痔名医,全国中医肛肠学会会长丁泽民老先生的脸上充盈着时光的容颜和年轻的内涵,早存清朝初期就驰誉江南的世代肛肠科名医丁氏家族终于在今天组建了颇具规模的“丁义山肛肠专科医院”。任这最为绚丽的时刻,江南丁氏传人必将在祖国国粹的心幕上镌刻成壮硕与永远。 痔疮,是多发病和常见病,给患者带来难言的痛苫。困扰人类数千年。丁氏家族自清朝初期,即驰誉江南,为世代肛  相似文献   

9.
1930年代中叶,国内思想界发生了一场对认识中国政治的本质具有极大意义的独裁与民主论战.文章通过对独裁论主将丁文江思想脉络的梳理,认为丁氏主张实为其长期坚持"好人"政治的逻辑发展,其立场明显表现出迁就现实条件的一面;对丁同期发表的其他文章的重视,亦足加强对新式独裁如何落到实处的认知.  相似文献   

10.
<正> 近代中国洋务运动中,有一个被李鸿章称赞为“吏治洋务,冠绝流辈”的人物,他就是《海防条议》的作者丁日昌(1823—1882)。丁氏乃广东丰顺人,从同治初年起投身洋务活动,参与中国最早一批军事工厂的筹建。其后历宦江苏、福建和台湾,始终以推进洋务事业为己任,倡言改革,多有建树,实为洋务运动中不可多得的实干家。故在丁氏生前,已获洋务派人士交口赞誉。李鸿章一再推许他的洋务才干“精能罕匹,足  相似文献   

11.
仪陇客家是四川省第二大客家人聚居地,保留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丁氏庄园是仪陇客家民居的杰出代表,有"客家民俗博物馆"之称.它是一座具有客家与四川传统双重文化内涵的大型古建筑,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和四川传统民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仪陇客家民唇一丁氏庄园的专题研究性论文、著作还没有,这与该庄园的重要价值十分不称.论述其传统的建房理念、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对当今社会的启迪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旧藏丁丙的一把折扇,因此对此君特别留意。丁氏在中国数千年藏书史上是享有盛名的,其"八千卷楼"与"嘉业堂"、"铁琴铜剑楼"、"海源阁"等合称晚清四大私家藏书楼。杭州文澜阁的《四库全书》得以保存,也赖丁丙与其兄长丁中的功劳。丁丙(1832—1899)是杭州人,在清末的杭州,他是很有威望的。他既是文人,刻书,藏书,从事地方文化的保护工作;他同时又是商人,洋务运动的积极参与者,与胡雪岩等人同道,在江浙办了不少企业。  相似文献   

13.
丁耀亢目睹身历了易代之际国破家亡的惨痛,因此,其作品流露了较强的民族意识,反映了一位封建士子在历史剧变时期的复杂心态。丁氏剧作在内容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浓厚的“遗民情结”,其具体表现为:控诉清兵的残暴,推崇民族气节,抒发故国故人之思;二是入世精神与出世情怀的矛盾交织,其具体表现为:知识分子心存用世的思想、独立的人格与由清兵野蛮屠杀所激起的民族意识三者间的交互作用。在艺术上,丁氏戏剧“远胜于《六十种曲》中之寻常作品”,在语言、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丁耀亢是明末清初的具有相当成就的文学家 ,其思想较能代表当时处于社会大变动之中文人的精神风貌。除古代文士一般都具有的儒、释、道思想外 ,当时的心学、治生、遗民等思想在丁氏身上也有体现。  相似文献   

15.
丁传靖诗歌存世一千余首,为时人所推重,却少见于后人评述.本文从丁氏的文献入手,从其纯诗歌写作艺术及其与时代关联的角度来探讨这位处于时代之交及新旧文学之冲突间之学者诗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笔者从谱牒资料《五溪世美集》中,发现一批元明之际的诗文,暂且命名为《五溪丁氏唱和集》。文章在梳理其篇目的基础上,对诗集中涉及的作者进行了初步考证,也相应探讨了他们的创作背景,认为该诗集是反映当时唱和之风盛行的一个缩影,它的整理和研究可为学术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山东社会科学院和诸城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丁耀亢学术研究会”于5月18日至20日在明末清初文学巨匠丁耀亢故里──山东省诸城市召开。来自海内外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参加了大会。专家、学者就丁耀亢的创作生涯、著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大会收到了海内外社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丁氏后人的贺信、贺诗、贺辞14件,论文24篇,专著1部,期刊2辑。会议开得热烈、紧凑而富有成效。研讨会重.夫研讨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关于《醒世姻缘传》古典巨著《醒世姻缘传》作者是谁?历来是中国文…  相似文献   

18.
陈寿著《三国志》在历史流传过程中,成为三国史料的最重要来源。然而魏晋时期,对于陈寿史德的指责也多有出现,其中尤以陈寿索米于丁氏子与其父为诸葛亮髡二事为人所诟病,并由此引发对《三国志》史料价值的否定或质疑。实际上,陈寿索米一事纯属史料讹误,《三国志》的史料价值不容否定。  相似文献   

19.
论“海源阁”藏书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源阁”是清晚期山东聊城杨氏的私人藏书楼,其藏书之宏富、版本之精善,(?)名中外,与江苏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楼”、浙江吴兴陆氏“皕宋楼”并称清末四大藏书楼,而杨氏和瞿氏藏书特点是多藏有宋元刻木和名人手抄本,更有“南瞿北杨”的美称。“海源阁”经过了聚散无常的痛苦历程,已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20.
在泉州这样一个多种宗教相并存的城市,回族祠堂建筑有其特殊的审美文化特性。回族祠堂建筑是泉州传统血缘、宗教、地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化的传承性要求我们在展望泉州回族祠堂建筑保护的同时,也应该对祠堂建筑的当今价值进行探讨。现以侨乡泉州的回族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考察从历史考证的角度对泉州回族祠堂建筑的典型——丁氏回族祠堂——的审美文化进行美学特征探讨,并对其当代意义和保护与开发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