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的影响,发现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会增持现金,这种现金增持行为在融资约束较为严重、股权集中度较低以及学习能力较差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此外,本文还采用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发现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增持的现金,有一部分是以放弃当前投资机会为代价的,被放弃的投资机会构成了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增持现金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反倾销制裁给国际贸易摩擦受害国的微观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这是一项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实证研究反倾销制裁对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的影响,发现反倾销制裁会降低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然后分别检验现金持有的融资约束机制和公司治理机制,但没有发现这两种机制的稳健性实证证据.进一步地,基于反倾销制裁对企业投资机会的影响,提出现金持有收益与成本的权衡理论,实证结果支持这一理论.最后发现面临反倾销制裁时上市公司降低现金持有水平会显著增加上市公司价值.研究结论增加现金持有政策的国际贸易研究新视角,而且为我国企业应对国际贸易摩擦制定公司金融政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资源配置战略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相对于投资主导型企业,经营主导型企业更倾向于持有较多现金。进一步检验发现产权性质与市场地位分别对资源配置战略与现金持有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投资机会和内部融资约束分别在资源配置战略对企业现金持有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不仅拓展和完善了现金持有研究的理论认识,进一步丰富了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企业优化现金持有、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价值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内外部融资具有不确定性,可能导致企业投资支出发生波动。而投资支出的变化会引发高昂的调整成本,因此企业有必要保持投资支出的相对稳定。本文重点关注企业在保持投资支出稳定的过程中,现金持有在平滑投资中的作用。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1998-2010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带凸性调整成本的动态投资模型,首先检验了现金持有对投资支出在总体样本中的平滑作用。然后进一步引入融资约束的视角,通过分组回归,比较分析了在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下现金持有对投资的平滑作用的差异。研究表明,现金持有对企业投资有显著平滑作用,且这种平滑作用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现有文献,为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和投资决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5.
章晓霞  吴冲锋 《管理评论》2006,18(10):59-62,58
作为一种重要的内部融资手段,公司现金持有政策是公司管理层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本文从公司所受到的融资约束角度出发,采用现金-现金流敏感度作为检验指标,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策略。实证结果发现按照通常的融资约束分类标准,融资受约束和不受融资公司的现金持有政策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还不成熟.绝大多数公司都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约束问题。另一方面隐含着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存在滥用“自由现金流”的现象。因此我们的结论不能有效地支持融资约束影响了我国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政策这一假说。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高额持有现金的现象一直都是学者关注的焦点,但已有关于企业现金持有的研究基本都立足于传统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忽略了管理者非理性特征的影响,与现实情况不相符。         在此背景下,基于行为金融学理论,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系统分析并检验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机理以及内部控制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考察企业特征的情景效应、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现金持有价值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关系。以2010年至2016年中国沪深股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以管理者是否主动增持股票作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的替代指标,运用Stata软件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验证假设。         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可能影响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因素的前提下,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水平显著正相关,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在二者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对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成长性高的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对超额现金使用方式的检验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持有超额现金主要用于后续的研发投入。此外,股票市场投资者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企业所持有的现金给予了更高的估值,在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明显;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向上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明显快于向下调整现金持有水平的速度。         结合行为金融与传统公司财务,实现了跨学科之间的交融,丰富和拓展了管理者过度自信经济后果和现金持有影响因素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研究结果还有利于管理者进一步理解其非理性特征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对他们在实际中如何制定企业现金持有策略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终极控股股东超额控制与现金持有量价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虽然正相关,但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偏好;(2)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且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分离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0.769元;而当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不存在分离或虽存在分离但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1.206元.从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的偏好是一种控股股东利益侵占动机.  相似文献   

8.
市场化进程、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现金持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是影响公司现金持有的关键因素,管理层权力的大小又体现了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冲突程度。本文运用2006-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基于市场化进程的制度背景,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与现金持有的关系。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但由管理层权力导致的高额持有现金产生了负面的价值效应,管理层权力对现金持有的影响与企业所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相关,市场化进程能够降低管理层权力与现金持有水平的正相关性,并进一步弱化管理层权力导致的高额持有现金的负面价值效应;进一步检验表明,权力强大的管理层所持有的高额现金恶化了公司过度投资,而市场化进程能够抑制管理层利用权力持有大量现金进行过度投资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市场化进程、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现金持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多元化经营伴生的内部资本市场和代理成本是影响公司现金持有决策的重要因素,转型经济的制度特征是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主要背景。基于中国市场化进程,将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现金持有问题相结合进行创新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以2004年至2009年的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市场化进程,采用分组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实证检验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和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及其程度与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和价值显著负相关,市场化进程的推进进一步强化了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与现金持有水平和价值的负相关性。研究结论不仅有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多元化公司的现金持有行为,而且有助于从现金持有水平及其价值的结果判断公司多元化经营的收益和成本以及市场化进程与内部资本市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春峰  周敏  房振明 《管理学报》2010,7(3):428-434
以流动性偏好理论为基础,通过理论模型推导出不同融资约束的公司会依据其现金流波动性进行有差异的现金持有行为决策;以2001~2006年间4 285个公司年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并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现金流波动性和现金持有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资本市场,融资约束公司的现金流波动性高于非融资约束公司,而现金持有量却低于非融资约束公司;前者现金持有量与现金流波动性显著正相关,而后者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评价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市值管理是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出现的一个管理新动向。在对国外价值管理文献和国内市值管理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运用金融学和管理学理论,在国内首次提出了一套针对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进行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这套评价体系对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绩效进行了综合排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确定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优度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首先建立了一套用以确定电力营销目标市场的优度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建立用电细分市场的物元模型,运用物元的可拓性,将供电企业和用电客户两方面的指标量化,按照统一规范化运算,得出便于比较的优度,根据优度排序选择出目标市场。最后,本文以一个算例对确定目标市场的优度评价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证券市场周末效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周末效应作为一种各国证券市场共有的市场异例现象,在EMH的研究中具较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地位,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本文以标准的随机游走模型为基础,利用沪深股票市场近十年的历史数据,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否存在“周末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并据此对中国证券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吴文莉 《管理学报》2012,(7):1046-1051
考察了股市收益波动与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之间的关系,以此分析上市公司是否存在违规举债炒股行为。研究发现:股市收益波动与公司负债水平正相关,即上市公司会根据市场收益情况举债进行证券投资决策,这种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更为显著;政府的监管政策效果不明显。研究结果证实了上市公司存在违规举债炒股行为,检验了政策效果并明确了监管的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15.
在混合运营的零售平台中,随着市场的变化和第三方规模的快速增长,自营会及时调整产品策略,有选择性地渗透到第三方产品市场,以期提高自身收益,抢夺更多市场份额.本文试图探讨自营的竞争性进入对第三方绩效的影响以及第三方卖家规模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本文采用某混合零售平台交易数据,使用倾向得分匹配(PSM)与双重差分模型(DID)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第一,自营进入后会蚕食第三方的销售收入;第二,面临自营的直接竞争,第三方会选择抬高产品销售价格;第三,第三方卖家规模会削弱自营进入对第三方销售收入的负向影响,但增强了对第三方销售价格的正向影响.通过进一步的补充研究发现,自营进入会导致第三方卖家放弃对一些产品的运营,也会因此而流失部分用户.这些发现不但拓展了双边平台运营模式、组织间关系与竞合理论及市场进入理论的相关研究,并为混合零售平台中的自营方和第三方卖家提供了极为有益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6.
Strategic behavior in a finite market can cause inefficiency in the allocation, and market mechanisms differ in how successfully they limit this inefficiency. A method for ranking algorithms in computer science is adapted here to rank market mechanisms according to how quickly inefficiency diminishes as the size of the market increases. It is shown that trade at a single market–clearing price in the k–double auction is worst–case asymptotic optimal among all plausible mechanisms: evaluating mechanisms in their least favorable trading environments for each possible size of the market, the k–double auction is shown to force the worst–case inefficiency to zero at the fastest possible rate.  相似文献   

17.
Regional economic stress as moderator of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 this paper we develop optimized localization strategies for multinational firms to overcome their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by adding a regional dimension within a country. We explore conceptually whether economic stress in a region has a mitigating or reinforcing effect. We test this analytical framework empirically on the highly internationalized German car market and find that intra-national regions under economic stress are more promising markets for foreign car manufacturers as the effects of liability of foreignness a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ere.  相似文献   

18.
交易所与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机制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交易价格分解模型,将交易机制效率进行量化,构造度量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该指标充分考虑不同市场交易主体和流动性差异;剔除价差中的逆向选择部分,提取成交价格与有效价格的真实偏离,同时将价格波动归结为由债券新息引起的波动和由交易机制摩擦引起的波动两部分.选取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交易的跨市国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逐笔成交高频数据计算交易机制效率综合性指标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对两个市场交易机制效率进行对比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交易所债市竞价交易机制价格误差更小,交易机制效率更高;银行间债市较大的报价价差源于做市商的逆向选择风险防范,而做市商机制的真实交易成本与交易所竞价机制相差较小,这种交易成本虽然不利于频繁买卖的现券交易,但对于大宗交易者来说可以忽略.  相似文献   

19.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已付诸实施。推进区域共同市场建设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关指标测度结果表明,当前长三角地区商品市场一体化格局已基本形成,而要素市场的一体化却相对滞后。因此,加快推进长三角地区要素市场一体化建设应成为今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化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1999至2007年的大样本数据,探讨干中学在市场规模扩张的过程中对市场结构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干中学有助于提高行业市场集中度的下限;其次,在较低的干中学行业中,随着市场规模的增加,行业会形成无序的片状的市场结构,行业集中度极度分散;然后,在动态的市场结构中,行业的干中学效应有助于缓解市场结构扩散,使行业市场结构的变动保持一种"粘性";最后,在很高的干中学行业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会呈现U型的态势,当市场规模达到最佳市场规模后,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开始上升,此时,内生的市场壁垒会催生行业的市场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