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老龄工作”,实现“老有所养”。要求“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障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充分说明党和国家对老龄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党和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一贯思想,也为做好老龄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满足残疾人基本生活需求,完善残疾人服务事业,各地残疾人机构有计划地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以更好地帮助残疾人。但是目前在残疾人社会保障方面仍存在些许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全国代表性地区的残疾人社会保障现状,对目前尚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为残疾人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社会保障与之相适应,客观上既要否定单一层次的传统模式社会保障制度,也要更新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体制所固有的模式,实现制度和体系的创新;即要构建一个法制健全、各项制度完整、组织管理统一、基金运作规范、社会服务有序的纵横向之间相互协调,体现社会保障制度多层次,避免社会保障财务危机,保障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适合国情、国力、可持续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这是中国现阶段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总体改革并整体协调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4.
杨翠迎 《科学发展》2010,(12):54-70
本文以促进上海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提高上海社会保障效力为目标,研究完善上海社会保障机制的方法和策略,在对上海现行城乡社会保障机制进行现状评估的基础上,重点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对上海社会保险项目重新进行目标定位、对覆盖的人群进行重新界定,进而对上海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顸层设计”,提出完善的上海城乡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及内容;二是着重探讨上海社会保障城乡待遇的合理梯度和各基本社会保险项目之间的衔接机制,以探寻实现社会保障目标模式的路径及其手段;三是提出“十二五”时期上海市城乡社会保障机制建设的主要目标、任务,以及实现目标任务的时间表和保障措施,以期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精神残疾人多生活困难,构成社会最为弱势的群体。本文采用实地研究与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精神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需求与供给进行专门考察。研究发现,精神残疾群体的主要需求包括治疗、基本生活支持、康复、长期照护与监管以及社会参与。对此,我国政府已通过多项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予以回应,基本满足了精神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与治疗需求,但还存在社区康复服务匮乏、替代性照护服务供给不足、就学、就业难等问题。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精神残疾人的基本生存权虽得到较好保障,但是对其发展权和参与权依然关注不足。原因在于当前精神残疾人社会保障存在三个不平衡: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发展的不平衡,医疗服务与社会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卫健、民政、残联不同部门能力与投入的不平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未来政策的完善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6.
戴律国 《社会学》2008,(3):42-47
2002年9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这是上海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首创的、专为来沪从业人员量身定制的社会保险(简称“综保”)。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参保率不高、覆盖面不广;无法与基本社会保险衔接和转换;“综保”的基金给了商保,不利于社保基金的平衡;“综保”的实质不是社会保险,只不过是国际上通行的雇主责任险。为此,要根据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规定以及国家即将要出台的《社会保险法》的精神,本着消除社会隔阂、实现社会整合的原则,对采沪农民工社会保障在模式上要与城镇职工一视同仁,逐步将来沪农民工纳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导刊》2008,(3):32-32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法规,由政府为居民提供物质的、经济的帮助,是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制度。从中国对于社会保障的定义(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作为一项社会建设制度来看,作为主要以提供精神性社会福利为主的社会工作应该是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可以看作是与社会保障制度中原有四个类型并列的第五项社会保障类型。  相似文献   

8.
“五保”供养是农村集体经济对乡村中的鳏寡孤独、残疾人等社会最困难、最弱势群体实行的一种社会性、救助型福利,是当前农村集体福利事业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要加快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基本养老、医疗保障、社会救助、福利制度和老年人优待政策,实现由政策全覆盖到人头全覆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加快养老社会服务业发展,加快培育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增加社会为老服务的有效供给。要结合扶贫移民搬迁和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抓好农村老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上海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核心力量是医保部门,要做好保基本、广覆盖,从夯实底线入手,减少或避免因病致贫情况的发生。调整完善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政策,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发挥精准减负功能。利用商业保险独特的灵活保障机制,设置差异化产品,满足多元需求。对慈善捐助等方面开展研究,积极探索、规范引导,打好多层次医疗保障的“组合拳”。  相似文献   

11.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所占比例不小的一类人群,就当今的社会保障情况而言,残疾人事业不容乐观。为了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响应闭幕不久的党的十八大关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目标,所以要求国家和政府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可行的为残疾人基本生活和健康发展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这不仅体现着我党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导刊》2011,(31):14-14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十一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一是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社会保险法》正式颁布,为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创性地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全面实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现医疗保障制度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13.
救助贫困老人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强调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机制,确保老年人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基本需求”的精神,笔者认为,救助贫困老人不能简单从事,应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强化“六大保障”. 强化法律保障 调查表明,近年来,大多数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都能得到保障,但在个别地方虐待遗弃、不赡养老人、侵犯老人、财产、强占老人住房,甚至残害老人等案件仍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30年来,伴随我国改革开放一起蓬勃发展的社会保障事业,在经历多次变革、洗礼之后,形成了现有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为基础的、相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我们亦认识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基层工作仍存在很多不和谐状况,如“关系保、人情保”问题,如“保障性住房分配失允”问题等等.本文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基层出现的不和谐状况出发,就社会保障体系下社区工作人员行为失范问题的成因与解决办法,做了一些浅层次研究.  相似文献   

15.
谢新立  李亚忻 《现代妇女》2014,(11):332-333
我国农业转移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各地区步调不一致、模式多样,短期内实现全国跨区转移接续和城乡统筹较为困难。现阶段,要以建立全国统一的强制性养老保险为重点完善社会保险体系,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基本生活;逐步建立起以与市民享受同等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农业转移人口的最基本生活;根据地区发展条件,适时推进建立农业转移人口福利制度,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保障措施上,加快构建部门和地区统筹协调机制和夸地区有序转移接续机制,形成多元化社保资金筹措渠道,完善各项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4条增加一款:“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特别提出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一项重要、紧迫的任务。社会保障立法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依据和起点,即从法律的角度来看,社会保障属于国家管理的一项社会事务,属于政府的职能,健全、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应是国家需要采取的紧迫之策,也是长远之策。而目前我国现有社会保障法远未体现其应有的法律效力,存在诸多问题,正处于学理和实践的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到“加强老龄工作”,并明确提出:“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努力使全体人民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党中央又一次向全党发出的有关做好老龄工作的号召,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老龄群体和老龄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我们进一步做好老龄工作指引了方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现实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能够有效地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对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城乡社会保障统筹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还面临着诸多的困难与挑战,例如:城乡之间在管理机制上的差异、立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城乡之间的发展存在差异性、统筹的层次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与挑战.所以,在实施城乡社会保障统筹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城乡之间的发展关系,对城乡社会保障统筹进行统一的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范围,应当加快社会保障立法这一方面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完成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健全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汪洁 《城市》2010,(4):50-53
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所带来的部分企业停产倒闭、职工减薪、失业人员增多,一些群众基本生活遇到困难等难题,天津市委、市政府及时做出了“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摆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突出位置,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一体化。这不仅提高了城乡居民的保障水平,而且在城市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一步。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民政部门把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民政工作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初步形成了以保障灾民、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老年人、在乡老红军、老复员军人、退伍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烈军属基本生活为主体的具有中国情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推动民政工作的改革,保证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等方面起到了良好作用。一、对灾民实行生产食救、社会互助和国家救济相结合的保障体制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