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稼祥 《领导文萃》2013,(16):44-46
三国之成,成于两弱相加攻一强;三国之败,败于两弱相减养一强。《三国演义》我读过两遍。上初中时读过第一遍。最近,为了配合看《三国演义》电视剧,我看了第二遍。读第一遍时,书中人物只给我留下了似懂非懂的漫画式印象。书中只有两种人:好人和坏人,忠臣与奸臣。关羽是好人与忠臣的完美典型,而曹操则是坏人和奸贼的集中代表。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  相似文献   

2.
只重技巧有如考前临时抱佛脚,纵使有时顺利过关,没有根基,早晚也会原形毕露。二十世纪末,一位好朋友向我推荐美国的管理大师柯维著的《与成功有约》一书。书一到手我便爱不释手。反反复复地看了三、五遍。心灵共鸣的程度,真是有一种达到震撼的感受。至今也许已看了十遍八遍了,与书的共鸣还持续不断地产生新的波澜,涛声日新。在到企业访谈时,在“人力资源开发”的课堂里,在茶余饭后,我以此书与老总们,与  相似文献   

3.
《领导工作研究》2001,(1):24-24
1981年1月的一天,胡耀邦在和一位青年干部谈话时,问他:你读过什么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四卷读过没有?《列宁选集》四卷读过没有?《斯大林选集》两卷读过没有?《二十四史》读过没有?《中国通史》看过谁的本子?这位青年干部逐一作了回答。胡耀邦接着说:《毛泽东选集》一至五卷是要读的。《二十四史》可以读一点,不一定全读。鲁迅的著作也应该读一点。  相似文献   

4.
张国风 《领导文萃》2008,(10):56-59
《水浒传》的罪名是“诲盗”,《金瓶梅》的罪名是“诲淫”,《三国演义》好像没有被蒙上什么严重的罪名,明清各级政府的禁书目录中也未见《三国演义》的名目。有人说:“少不看《西厢》,老不看《三国》”,是说老的看了,更加的心计满腹,更加的老奸巨滑。可见,鼓吹权术是《三国演义》的罪名之一。  相似文献   

5.
最近与几位朋友探讨:是什么东西决定了企业的兴表?他们各自读过两本经管方面的书,读时觉得很过瘾,读后却很茫然。一本是汪中求先生的《细节决定成败》,另一本是何学林先生的《战略决定成败》,这两本书的结论和观点针锋相对,让人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6.
<正>有句俗语广为人知,叫"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比喻团队中没有出众的人才,即使担当重任的人亦能力平庸。这句话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没有记载,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三回记载了"廖化作先锋"这件事,但是,这与我们今天所谓的"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含义压根就不是一回事。遍  相似文献   

7.
我爱读《三国志》、《三国演义》。开始时是受其故事和人物吸引,后来是折服其谋略,近年来由于工作的关系,注意力又集中到《三国》的用人艺术上。《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可谓是用人艺术的宝典。  相似文献   

8.
《三国演义》中刘备三顾诸葛亮于隆中草庐一场戏多少年来脍炙人口。刘备求贤若渴,诸葛亮坐而待价,成为尊重人才的典范。不过,三顾茅庐其实是刘备与诸葛亮两位智者相互试探、了解的较量结果,这也许是粗心的读者想不到的。 就《三国演义》的情节安排看,刘备迫切需要一位军师。他手下有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勇将,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晚年曾对人讲,他将《资治通鉴》这部300多万字的史书读过"一十七遍"。这真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据毛泽东的护士孟锦云回忆,毛泽东的床头总是放着一部《资治通鉴》,这是一部被他读破了的书。有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这部书上不知留下了他多少次阅读的印迹。  相似文献   

10.
对抗军师     
说到军师,人们立刻会想起《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在隆中草庐应刘备三顾之请,出山辅佐刘备、刘禅父子两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历代中国人视为智者、忠臣、贤相的代表。以至于一些  相似文献   

11.
背叛的代价     
王开林 《领导文萃》2008,(4):112-114
少年时期,我看《三国演义》连环画,对吕布这个人物既喜欢又憎恨。他在白门楼上被曹操下令处斩时,我并未感到扼腕痛惜。看当时的情形,吕布似乎仍有一线生机,曹操向来唯才是举,招降纳叛的事情他做起来总能顺顺溜溜,稳稳当当,没什么为难,他确实  相似文献   

12.
读《三国演义》,我替庞统惋惜,那么大的一个凤雏先生,被水镜先生吹得神乎其神。刚刚遇到明主,准备放开手脚大干—场,却在落凤坡殒灭,最后,定天下的重任还得孔明完成。其实,读过《三国演义》的人,多数对庞统没有太深的印象,反倒觉得他有些言过其实。孔明先生自归先主以后,好计策一个接着一个,尽管成效不大,但让人佩服。庞先生的才智水平与他的名声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庞统归附先主刘备,是在第五十七回,此前,始终是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类似于现在的“北漂一族”,唯一的亮点就是在赤壁之战中献上连环计。这点小功劳,与周瑜、孔明统领三军,运…  相似文献   

13.
德川家康     
《决策》2008,(6)
《德川家康》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中国有两部书可以和它相比,一是《资冶通鉴》,二是《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因一  相似文献   

14.
读书人万岁     
正我出生于湖南岳麓书院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里没有别的,只有书。书架上、箱子里、墙角旮旯全是书。我从小爱读书,起初看小人书,小人书看完了,就看大人书,家中有四个大书架,我从最低层能摸得着的地方信手拈来,拿到什么看什么,连蒙带猜地把家里的书几乎看了个遍。  相似文献   

15.
朱永新 《决策探索》2009,(13):82-82
10年前,笔者读过一本后来影响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著作《管理大师德鲁克》。书中写道,1950年元旦,德鲁克父子去看望他们的老师——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熊彼特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已经到了这样年龄,我知道,仅仅靠自己的书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同志终身酷爱读书。在他的一生中,读的时间最长遍数最多、读得最熟的一本书是马克思、恩格斯著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毛泽东同志青年时代读到的第一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时间是1920年,毛泽东时年27岁。这本书他一生反复读过多次,书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他几乎都能背下来。正是这本马克思主义的划时代著作,成了毛泽东同志选择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7.
河之洲     
<正>识别坏人的最好方法,是多去结识好人文物鉴定大家马未都,关于如何鉴别真品和赝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从来不研究赝品,更何况每件赝品的破绽都是不同的。每个月,我都要抽空到博物馆泡上一整天,不干别的,就是盯着古董看,一直看熟看透为止,收藏界管这叫养眼。经过这样反复无数遍的养眼,眼睛就只会适应真品的感观,今后一旦看到赝品时就会觉得非常扎眼。  相似文献   

18.
阅评     
■说期待,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喜欢这本刊物。作为一名公务员,《领导文萃》对我的帮助很大。2003年我参加公务员考试面试时,因之前读过贵刊上的  相似文献   

19.
如果我们用博弈论的眼光看《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完全是一部记载着许多博弈案例的著作。当然,罗贯中不可能用“博弈”一词。如果我们用一词来概括《三国演义》,这个词就是“计”。计,即计策或策略也。用计,即用策略赢对方。用计算敌,不仅要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策,而且要算准对方用什么计策,这不就是博弈?现在让我们看《三国演义》中著名的空城计博弈。诸葛亮误用马谡,致使街亭失守。司马懿引大军十五万蜂拥而来。当时孔明身边别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五千军士,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只剩二千五百军士在城中。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孔明登…  相似文献   

20.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刘备帐下有一员大将叫魏延,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一位战功卓著的人.却死在已经死去的诸葛亮的手里。对于这个案件,千古评议不一。有人称赞诸葛亮的智谋,说死诸葛还能斩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