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接受美学的文论突出了审美和艺术的接受这一维度,提出了读者接受论、阅读现象学、审美经验论,对于西方文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但是,它片面地强调了读者接受和消费的一面,忽视了文学艺术的创造者和生产的一面,因而也陷入了片面性之中。我们在建构中国特色的当代文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注意文学艺术的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建构起文学话语实践论。  相似文献   

2.
解构主义文论通过颠覆语言的单义性、确定性,来消解传统美学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和形而上学所确定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从而认定审美和艺术是没有确定的所谓"本质",它们的语言符号形式--文本也是不可能有确定的意义的,因此形成了意义异延论.解构美学的这种观点,彻底摧毁了旧形而上学传统美学的本质主义和基础主义,开放了审美和艺术的存在、构成和意义,从而形成了动态、开放的立体构架.但是,由于解构美学是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来谈论语言、修辞本身,所以它必然割裂了实践中事物及其意义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辩证关系,从而走向了绝对不确定性的泥淖而不能自拔.在建构中国当代文论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解构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动态和开放地建构文论体系,另一方面也应该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把握文本意义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辩证法,综合中国传统文论,建构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话语实践的文本意义论.  相似文献   

3.
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与文化研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研究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及其文论建设中所必须面对的文化现代性特色.由于中国社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方向的,所以当代中国文论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为指导,中国当代文论必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工农大众化;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的优秀遗产,我们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伦理政治倾向,发挥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先进文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引进、吸收与话语建构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文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译介与研究主要历经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国学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进行批判性引进;20世纪90年代,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接受处于从文艺社会学到文化研究的转变;21世纪以来,学界开始对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展开批判性反思。  相似文献   

5.
无论我们在理论上将"失语"与"转换"概括为"以古救今",还是"化古疗今",其实都脱不了"古为今用"的老调,也摆脱不掉"古"与"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古、今的问题之所以在生存论的视域中才能达到视阈融合,是因为在生存论的视野中,没有古与今之间二元的截然对立。对古代文论研究现代转型的超越,其实是生存论根基处的还原。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美学的客观论和主观论,是古典知识论(实在论和观念论)的典型形态,其理论困境惟有通过现象学才能获得解决。而明显居于理论思维优势的实践主体性美学,其对主客观论美学的解读总显得抽象有余,原因盖出自其对象化占有性的理性思维恰恰源于主客观论美学并由后者所构成。惟有通过现象学和存在论的洗礼,实践主体性美学才能真正廓清主客观论美学的迷雾,并同时开显自身生存实践美学的新的思维空间。而客观论、主观论、实践主体论与福柯所谓相似性、表象性、主体性大体相应的关系,则有助于我们理性把握当代中国美学的由来和走向,迎接即将诞生的新的生存实践美学的曙光。  相似文献   

7.
在与实践美学的论辩中,生存美学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它力图回应审美现代性的挑战,阐述了建立现代中国美学的现实意义;它以主体间性理论取代主体性理论,深化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它从认识论的阐释框架转向生存论的阐释框架,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方法论;它以生存的超越性逻辑不断拓展理论阐释空间,建构了自己的美学体系。但是,生存美学由于受到生存环境和发展历史的局限,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成熟之处。  相似文献   

8.
在与实践美学的论辩中,生存美学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它力图回应审美现代性的挑战,阐述了建立现代中国美学的重大现实意义;它以主体间性理论取代主体性理论,深化了自身的理论基础;它从认识论的阐释框架转向生存论的阐释框架,形成了独特的美学方法论;它以生存的超越性逻辑不断拓展理论阐释空间,建构着自己的美学体系。但是,生存美学由于受到生存环境和发展历史的局限,仍然存在着诸多缺陷和不成熟之处。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实践论美学存在着双重遮蔽:第一重即在批判“动物性异化”时,明显缺乏“去蔽”与“显露”的弹性思维,即不懂得感性自然之功利性的消失,即意味着感性自然之非功利性的呈现。由于缺乏感性本真的生命承诺,以征服性为特征的工具理性的肆虐和实践理性的被偏狭化,就是难以避免的了。这就需要我们对“自然人化”的对象性思维进行非对象性即存在论的重新阐释,即不仅仅在实践中而且在实践的存在方式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而这恰恰是在批判“理性异化”中,当代中国实践论美学完全不能洞悉的。因此,惟有对动物性和工具理性两种异化同时予以消除,生存实践美学的建立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10.
立足异质 融会古今——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重建中国文论话语"这一命题的积极回应中,学术界开始了对中国传统的根本学术话语规则的注意和重视,有许多学者开始致力于对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清理.对于如何重建当代中国文论话语的命题,学术界的讨论大致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主要关注"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第二个阶段的讨论则主要集中于研究"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以及"中国文论的中国化"问题.但中国文论因为没有自己坚实的话语资源,事实上又处于再次"失语"的状态.故应依据中国传统固有的两个主要文化规则,在"异质性"原则上走"古今融会"及"中西化合"之路,通过中国古代文论的中国化来最终实现中国当代文论话语的重建.  相似文献   

11.
张政文 《文史哲》2006,(1):96-101
康德之前,文艺学与美学虽有联系却未构成完整的文艺美学知识体系。直到康德解决了美的本质、艺术的本质、美与艺术的关系、创作与制作的关系、艺术创作的审美特性等基本而重大的理论问题之后,近现代文艺美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理论学科。康德之前,西方美学始终存在着美是主观或客观之争。康德认为,美既非客观属性又不是主观意识,美根源于人类的主体判断能力,从而为解决艺术的审美本质问题确立了理论根据。康德相信,美绝非单一维度,而是多种属性的审美文化过程。这样,康德将艺术从传统文艺学的真实性或道德性的本质界定中解放出来,获得了审美活动的本质规定。当艺术被确立为审美活动时,对美的本质的研究就超离了形而上的哲学预设和逻辑推演而进入艺术领域,艺术使美的本质真正回归。康德实际上完成了文艺美学最重要的理论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文化美学缘起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契机,文化美学的内容主要在于:研究“美的规律”与作为工具理性的文化的关系,研究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中所反映的价值观与“美的规律”的相互关系,以及研究作为工具理性的审美文化的各种内外关系。文化美学在当前的主要课题是:引导审美文化的发展符合社会的美的规律,其中包括审美文化的各个分支的特殊规律的研究,推动审美教育的发展,服务于人的本质的自由回归。  相似文献   

13.
杨春时 《学术月刊》2012,(1):102-108
审美(美)的实有与虚无问题一直是一个悖论:美可以说是一种幻象,并非实在,也可以说是本真的世界而非虚幻。这个悖论只能在哲学本体论的层面上得到解决。存在是生存的根据,具有实有和虚无两个对立同一的范畴。实有是指存在的本真性(在场的可能性),虚无是指存在的非现实性(不在场)。由此也规定了现实生存的有(实在性)与无(非本真性)两个矛盾方面。审美是自由的生存方式,是现实生存向本真存在的超越,因此审美也存在着实有化和虚无化的环节。首先,审美把生存虚无化,消解其现实性和否定其现实意义,从而进入本真的存在领域;其次,审美还把生存实有化,形成审美意象,成为本真存在的现身,存在意义得以显现(在场)。审美的实有和虚无的同一性,也解决了所谓美的主客观性的争论,即美非主观(无),也非客观(有),而是主客观的同一。  相似文献   

14.
史修永 《齐鲁学刊》2012,(4):157-160
在20世纪人文科学思想的不断震荡转型中,图像理论研究突破了语言和话语的研究模式,成为当代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知识图景。语言与图像的关系问题给现存的文艺理论注入了新的结构成分,它不仅引发我们对现存文艺理论研究范式的反思,同时警惕自己应保持一种建立在学术立场上的理论自反性。文学理论不是思辨、玄想的知识生产场,也不是停留在责难层面上的集体"围观"场景,而是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的文学现实。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末,文学研究在西方学术体制中被逐渐边缘化,哈罗德.布鲁姆、希利斯.米勒等美国学者也悲观地认为文学已经走向灭亡,而文学理论正是导致文学式微的罪魁祸首。事实上,当代批评理论的问题在于远离普通读者,热衷于艰深抽象的术语概念,对文学进行对象化,忽视文学阅读的情感体验,是对文学本质的忽视。而与此同时,无论是形式主义批评家什克洛夫斯基,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乔治.布莱还是读者反应理论批评家大卫.布莱希,甚至是萨义德,都强调文学文本的独特性,文学阅读经验的重要性,以及文学批评的主体性。近年来,美国教育界也在文学教育中尝试对阅读体验与情感的重视;尽管困难重重,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朱立元在文章中提出,中国当代文艺学的建构的核心主题便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问题,即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当代文艺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王振复则从文化传播的视角指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是与“非中国化”、“反中国化”同时发生、同时进行、同时完成的,应当重视与研究这一过程中的当下问题。汪涌豪认为,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经过甄别与梳理,完全可以为当代文艺学建构提供丰富的养料,这一工作在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导下,将取得有益与有效的成果。  相似文献   

17.
当代文学的变异发展带来文学"泛化"发展和文化研究的转向,当代文论的阐释能力及其有效性均面临多方面的挑战;而当代文论自身在文化转型中试图"突围"和"转向",却又带来了自身的"合法性"危机,以致在理论立场上游移困惑。面对这些挑战和危机,有必要探讨当代文论继续存在发展的理由和根据,以及它进一步转型建构的可能性何在。这就需要在看待文学的存在及其意义的基本观念上作出反思和调整。由此出发,我们应该将对文学的认识阐释,从被定义的转变为被理解的,从本质论的转变为价值论的,从知识论的转变为方法论的,以应对当今的文化转型和文学变革,从而实现当代文论的进一步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学"内、外"理论是指俄国形式主义理论家什克洛夫斯基和美国新批评理论家韦勒克缔造的关于文学的"内部规律/外部规律"、"内部研究/外部研究"的理论.以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整体主义的思维方式审视文学的存在整体,以现象学的方法建构文学的存在方式,在此基础上阐释文学"内、外"理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当代文艺学和美学:没有说完的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立元认为,20世纪中国文论和美学,并非"全盘西化"的过程,而是既不同于古代传统文论和美学、又不同于西方文论和美学的现代文论和美学新传统的建构、生成过程。20世纪的中国文论和美学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新传统。其在当前的发展中面临的深层问题在于基本理论缺乏与"史"和批评的互动、互通。当代中国文艺学和美学走出困局的必由之路,仍在于立足于如何解决当前中国文学所面临的这一现实问题,并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达到理论、批评、历史三方面的协调和统一,形成整体突破。高建平则认为,我们只有来自西方的"美学在中国"和美学的史前史,没有中国美学。提出"文化多样性"口号的背后有着深层的审美的普世性与地方性之间的张力关系。今天我们需要建构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普世性的"中国美学"。王建疆认为,学科首先要讲公理、范式、共性,而不是盲目追求所谓特色或个性。同时,也不能从学科发展的水平高低来论断该学科是否存在,而是要放眼现实。其发展也应该遵循自然之道,而不是盲目的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