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环境行为是个体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也构成了现代环境治理的社会基础。但是,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普遍较少参加环保活动,体现出明显的环保不作为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政治经济学的视角下,构建制度结构、人际关系和个体认知习惯3个层面的系统性分析框架,探讨了现代社会中个体环保不作为的发生机制和可能的解决途径。研究发现,现代社会中的经济增长逻辑渗透在多个层面,发展出经济理性主导的供给系统和制度安排,建构起漠视环境问题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网络,塑造了环境不友好的认知偏好和行为习惯,多个层面的叠加作用共同造成个体环保不作为的后果。对环保行为的重塑也需要从这些方面入手,践行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提高环保逻辑的优先级,以此为基础改善外部条件和内部动机,在多个层面鼓励个体践行环保行为。  相似文献   

2.
转换观念,正确认识个体私营经济.把个体私营资本也作为一种社会资本来善待,分析了其存在的六大问题,提出了三个方面共十五条科学可行的对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危机并非单纯的经济问题,其产生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对它的认识也应从多角度出发。以社会学的视角来分析这一社会经济现象,必将有新的发现和启示。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范式,二者的差异与矛盾在这场波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中再次得到证明———个体理性行为有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相似文献   

4.
个体慈善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与外在的社会条件、宗教文化传统、现行制度和环境氛围有关,还受制于个人的经济状况、道德层次和价值追求。研究个体慈善行为的基础,旨在为促进慈善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文明和谐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实践唯物主义视野里,个体主体性是实践生成的而非给定的,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自身间的互动关系机制是个体主体性历史生成的策源地,任何撇开具体的实践、社会和不断改造着的外部世界来谈论个体主体性及其生成问题都是抽象的、空洞的.从宏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方式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个体主体性在生活世界重建维度互为中介中的生成机制.从微观层面看,个体主体性的实践生成机制包括:个体主体的知识增进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整合机制;个体主体的知识能力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个体与群体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人生不能无群,独立抑或合群,是个体存在的普世性需要.许多人在个体独立与群体归属之间,面临着二元困境.从个体与群体视角来探讨其中缘由,为构建个体自由之人格,独立之精神,以及个体与群体的良性关系寻求理论解释和现实对策.  相似文献   

7.
人的发展是其自身不断自我确证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也是不断适应环境变化发展自身的过程。我们关注个体自身发展的同时,也需重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解读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理清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与个体发展的相互关系,对家长、教育者关注个体成长成才,对个体进行自我教育都将产生极大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哲学视角审视了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笔者认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的充分体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形式与内容辩证关系的具体运用,体现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个体低碳消费行为引导的低碳经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态度过程的视角, 构建个体消费者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低碳消费态度和实际消费行为产生差异的原因, 探寻基于个体消费行为引导的低碳经济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环境问题认知正向影响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和负向影响个体知觉消费行为, 是促进低碳经济的最有效选择手段低碳消费意义认知、视他低碳消费偏好、低碳消费行为倾向对社会知觉消费行为具有促进作用, 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利途径;自我低碳消费偏好对个体知觉消费行为具有负向作用, 应加以引导。现实的社会消费文化压力对态度过程之间、行为倾向与实际消费行为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必须培育低碳消费的主流消费文化, 并制定出基于低碳经济实现路径中政府和社会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个体主体生成是一个直接关乎中国现代性建构成败的关键问题.以人类社会系统作为管理对象的社会管理对中国现代性个体主体的生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中国现代性个体主体生成中面临的“缺乏主体身份和主体意识”、“自由和权利实现程度不够”、“个人主义倾向凸显”三个基本问题,有必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手段培养社会个体的主体意识,通过法律制约的管理手段培育法权主体,通过行政控制的管理手段实现对个体成长社会环境的协调,以此来促进中国现代性个体主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极端个人债务纠纷主要有暴力逼债、涉黑讨债、自残要债、抢先要债、霸道拒债、恶意逃债、消极避债、择亲还债等,这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也不利于社会公平与再生。建立个人破产制度不失为化解极端个人债务纠纷的有益探索。个人破产制度要着重关注破产原因、程序启动与法院受理后的效力、失权与复权制度、免责制度与自由财产制度等问题。完善的个人破产制度和理性的个人破产文化,可以有效地避免有清偿能力的债务人以破产为借口来逃债。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人的问题的考察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现实的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必然的个人”、“偶然的个人”、“有个性的个人”等发展状态。通过对“现实的个人”这几种不同发展状态之间的关系的梳理,比较完整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的个人观。马克思的个人观对于探讨和思考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上研究个体发生有必要且有可能,弗洛伊德、科尔伯格、皮亚杰从不同角度对个体发生问题作了研究,但都存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重视个体发生问题,但它仍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对创立马克思主义个体发生哲学理论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母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差异是分析语言迁移现象的重要依据。实证研究显示,该现象主要与学习者的性格特点、对目标语的熟练程度等有关,这些因素决定了语言迁移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含丰富的个人理论:"现实的个人"是马克思个人理论的前提;"社会中的个人"是马克思个人问题研究的方法论;个体主体性的高扬是马克思个人理论的核心;个人生存的悖论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条件下个体人的生存矛盾的揭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个人理论的价值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准确把握马克思个人理论对于深入理解、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个人"和"集体"两个概念的逻辑关系角度切入立法程序民主问题,挑战了传统立法理论关于立法的价值基础和标准的观念,提出"个人利益"而非"公共利益"是立法的价值基础和标准,并以此为理论预设,利用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影响立法程序民主和个人利益实现的内在、外在的诸多因素,进而指出立法民主的可能性及其限度,最终从方法论、立法技术、立法程序、法学家使命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缩小立法理念和立法实践差异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统一建立、全面改革、深化改革、分享改革等几个阶段。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在于,级数偏多,税率偏高,税额计算方法不合理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所得税课税模式,调整应税所得额,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个体价值观与个体行为发展,个体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组织价值观与组织发展三方面的系统分析,以论证价值观对于个人和组织发展的终极标准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特定任务是否具有产生创新性产品的能力与信念的自我评价。它为个体创新行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结合目前理论研究的现状,阐述了创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对测量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述评,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探讨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个体的社会与社会的个体--对个体主义与人类解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探讨近现代西方个体主义和马克思人类解放两种价值观形成的背景、过程及其含义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西方和中国的不同历史命运,并对如何确立新的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