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封建社会产生最早,经历时间最长,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在世界历史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延续二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不能不产生广泛的深远的影响。本文从经济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封建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并从封建政权和统治思想对经济的作用进行分析,力图阐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其解体迟  相似文献   

2.
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以其独具特色的儒家化形式独立于世界法制史之林。中国封建法制的儒家化即是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深刻地渗入到封建法制体系中,并发挥重大作用,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国封建法制的儒家化是如何形成的?可以说,它既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有关,更与封建统治者推行“独尊儒术”之策相联;而没有大一统专制集权制的长期稳定存在,没有中国封建社会特殊标准的选官制度,中国封建法制的儒家化是不可能出现的。当然,特殊的地理环境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深广影响中国封建社会的孝伦理,有助于判识孝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生命力。在中国封建生产方式及其所造成的人的依赖关系下,存在着产生、发展孝伦理的深厚土壤。封建生产方式决定了孝伦理的基本内容。孝伦理保护封建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为推行、发展封建生产方式提供必需的政治、思想条件;从道德层面保障了封建社会农民群众实际利益需求的实现。中国古代的地理环境和血缘宗族聚居的人口状况也是孝伦理突出地存在于封建中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封建法制作为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状况,更是封建制发展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清晰地把握到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5.
前几年,史学界在讨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以及中国农民战争与封建经济的关系问题时,涉及到小农经济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关系问题。本文想对这个问题谈些看法。一、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小农经济与封建政权之间究竟存在什么关系?我认为,封建专制主义政权这一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是以地主经济为其  相似文献   

6.
中西封建社会手工业生产中都存在行会组织,但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中西行会之间存在差异。研究这些差异,不仅有助于深入探讨中西封建社会的各自特征,而且有助于认识封建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中西封建行会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这里仅就其主要方面作些分析。中西封建行会在对待外来者的加入问题上表现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中国封建行会具有接纳性特点,西欧封建行会具有排外性特征。这些不同特性的形成与中西封建城市不同的对外政策有密切关系。中国封建城市的大门对外始终是敞开的,这一方面表现为中国历朝政府常常将数以万计的人口特别是工…  相似文献   

7.
中国封建社会民族统治思想,主要指封建中央王朝对少数民族的统治思想。这种统治思想是随着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以及礼仪文化的发展而变化的。研究并且探索这种变化,对我们了解封建中央王朝,统治压迫少数民族的指导思想,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封建社会绵延了二千多年,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加强集权统治,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庞大而严密的官僚体制.封建官僚体制是封建政治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和特点,对封建政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是封建政治呆滞、僵化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最大惰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9.
商品经济既是封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而封建经济又可以容纳商品经济的发展。在中国封建社会中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是相互依托 ,互相制约 ,互为条件的一种综合性经济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不同意把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之长期延缓归因于社会形态的不够成熟和完备,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成熟和完备程度远远高于西欧封建社会,这才是发展长期延缓的原因。作者从中国和西欧两种封建模式形成和发展的不同历史因素、社会条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不同特点等方面,论述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封建社会在中国长达几千年之久,封建宗法制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封建的家法族规。于家而言,它是重要的权威;于国而言,它是统治者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明清作为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家法族规中对女性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封建社会的缩影。这种限制在人身自由和婚姻自由方面的表现显得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农业是封建社会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土地所有制是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分析封建土地所有制,是研究封建社会经济结构及政治制度的基础工作。10世纪至14世纪是越南封建国家建立、发展和走向兴盛的时期,探讨这一时期越南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发展及共特征,将有助于我们了解越南封建社会的结构和封建国家的发展,并将有助于我们阐明达一时期的许多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外戚政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特产。从西汉吕后到东汉梁氏,从唐朝武则天到清代西太后,它如同中国封建政治的一个肿瘤,贯穿于整个封建时代,给本来就畸形发展的封建社会带来更多的畸形,使本来就踽踽独行的封建历史更加举步维艰。所以,研究外戚政治的产生,对了解外戚政治本身乃至于中国封建政治本身,都是极有帮助的。本文拟从先秦宗法制和政治联姻入手,对外戚政治的形成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4.
家庭手工业是封建社会基本生产单位农民家庭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封建社会后期,英国农民家庭手工业逐渐与商业资本结合卷入了社会化商品生产,它的进一步发展是与农业经营的完全分离,导致了生产者与土地关系的脱离,形成了英国  相似文献   

15.
西方学者就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展开过关于封建社会经济危机的讨论,中国少数学者也就中国历史提出了对封建经济危机的见解。封建经济危机问题之所以广泛地引起历史学家们的注意,是因为它关系到由封建社会经济形式如何向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转变,正如英国学者R·H·希尔顿所说:“所谓危机就是社会机体和自然机体的历史的转折点”。大家知道,“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否定不是突然发生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到来之前,会出现社会变革浪潮的前锋,封建经济危机就是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变革的“浪潮前锋”。本文试图就中国14世纪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考察封建经济危机在中国发生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6.
西方学者就欧洲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展开过关于封建社会经济危机的讨论,中国少数学者也就中国历史提出了对封建经济危机的见解。封建经济危机问题之所以广泛地引起历史学家们的注意,是因为它关系到由封建社会经济形式如何向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转变,正如英国学者R·H·希尔顿所说:“所谓危机就是社会机体和自然机体的历史的转折点”。大家知道,“一切发展,不管其内容如何,都可以看做一系列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们以一个否定另一个的方式彼此联系着”。否定不是突然发生的,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到来之前,会出现社会变革浪潮的前锋,封建经济危机就是社会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变革的“浪潮前锋”。本文试图就中国14世纪以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考察封建经济危机在中国发生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东林党人反对内阁专权的历史意义郑文君明代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一方面,封建统治者日益腐朽,地主与农民两大阶级的矛盾极为尖锐;另一方面,在封建社会内部,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这一新事物的出现,促使封建统...  相似文献   

18.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代明君.在他统治期间,从安人宁国、锐意改革、知人善用、纳谏改过等四方面着手发展经济,加强统治,从而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繁荣景象,展示了一个封建帝王的领导谋略,推动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李世民领导谋略的分析,以期为当今执政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封建庄园是封建社会一种大土地生产经营方式的组织单位,是无论在西欧还是中国都曾经存在过的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实体。本文拟对中、西封建庄园进行比较,弄清二者的差异,着重点在探讨中国封建地主庄园的一般特点。一、领主等级土地占有制和地主土地所有制。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因此,考察中西封建庄园,必须先从土地所有制着手。我国的封建庄园的土地是地主私人所有制,而西欧封建庄园的土地则是领主等级占有制。西欧封建庄园的土地一般是由国王或上一级封建主封授的,所有权属于最高封建主,受封者得到封土  相似文献   

20.
商业资本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资本形式。在封建社会末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由小生产者交换商品时的媒介变为小生产者的支配者。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商业资本失去了先前的独立作用,它成了产业资本在一定发展阶段上分离出来的部分,、从属于产业资本并为之服务。然而,近代中国社会并不是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一个被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虽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产生,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虽然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已经侵入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