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凌 《兰州学刊》2010,(12):141-145,150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社会中,汉语书面语曾一度为文言所垄断。汉译佛经的广泛传播为书面白话争取到一定表现机会,白话小说的兴起更为白话书面化运动提供了有利契机,近代汉语由此形成。由于使用言、文一致的白话叙事,白话小说在语体风格上表现出平易通俗、自然逼真以及富于动态性和地域色彩等有别于文言语体的特点,这也影响到白话小说的整体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2.
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大体经过了三个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嬗变特征:宋元时期是说话艺人讲述,文人或书坊主记录整理阶段,宋元话本较多反映市民的生活与情感,按时序讲述一些充满奇异色彩的故事;元末明初至明中叶是文人在艺人讲述的基础上,吸收史书、戏曲的人物与情节进行重写阶段,作家喜爱选取那些创作基础较好的重大题材进行再创作,其思想观念大多来源于前人作品与历史积淀,其中章回小说往往采用缀玉式结构;明末至清中叶时期,文人作家开始独立创作白话小说,作家从自己的人生经历中取材,写熟悉的人物和发生在身边的事件,笔下人物与现实中人一样真实和复杂.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小说之所以历时千百年而流传不衰,时至今日仍具有摄魂夺魄、感人泪下的艺术魅力,究其原因,语言的雅俗共赏颇值得推敲。从古代小说在语言运用方面的发展轨迹探讨其语言雅俗共赏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形成原因,旨在强调语言之雅、俗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领域,孙膑故事经久流传。元代《乐毅图齐平话》开孙膑故事创编的先河,带有鲜明的民间叙事特征。明代《列国志传》、《新列国志》中孙膑故事逐步向正史靠拢并回归于正史,《孙庞斗志演义》则崇信"传奇贵幻"的原则,更注重艺术方面的改造。清代《东周列国志》、《东周列国志辑要》、《鬼谷四友志》中孙膑故事执"信实"一端,《走马春秋》、《锋剑春秋》则执"奇幻"一端。几经递嬗,孙膑形象所蕴涵的内容愈加丰富,演变过程中亦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5.
司罗红 《河南社会科学》2021,29(12):112-120
身处形象制胜的时代洪流,如何提升区域形象已经受到学者的关注.软形象是区域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软形象的提升包含多个方面.大众对河南的固有印象成为河南形象发展的桎梏,提升河南的整体形象已非常迫切.转变河南语言形象是提升河南软形象进而改进河南形象的重要路径.河南话大部分属于中原官话,其中"中""噫"曾是正音雅言的继承,可通过积极探寻和考证河南话的本字,塑造河南话使用者的正面形象,引导河南话进入网络热词等路径来提升河南语言形象,进而实现河南形象的正面转变.  相似文献   

6.
邓伟 《兰州学刊》2009,(2):81-84
晚清“小说界革命”的观念迅速为知识界接受,使得整个晚清白话小说发展都打上了它的印记。也造成了“新小说”发展的空前盛况。其时,人们直接赋予小说教育下层民众的重任,在此基础上“新小说”的文学语言与白话的采用建立了必然的联系。同时,由于白话发展的实际水平,“新小说”的白话语言渊源多为传统白话小说,并存在其他的成分,形成一种近代化的文学语言的发展情形。  相似文献   

7.
萧燕 《天府新论》2000,(1):95-96
在中国文学发展的研究长廊里,白话小说无疑是最贴近社会、贴近人生,最拥有读者群的品种,但其发展轨迹如何,古往今来的大体面貌怎样,其内涵以及相关作者群、读者群和研究者群的阶段性特色是什么?……多年来一直少有比较令人满意的描述。怀着这样的遗憾,我在由乔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主流》丛书中发现了一部令我欣喜的论著———《白话小说:从群体流传到作家创作的社会图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以下简称《白话小说》)。作者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孜孜石乞石乞,辛勤耕耘二十余年,出版了诸如《钱起诗集校注》、《…  相似文献   

8.
法国耶稣会传教士戴遂良1892年编纂汉语教材<汉语入门>,书中选取中国小说<今古奇观>、<聊斋志异>、<家宝二集>,用当时通行的口语加以改写,反映了编者个人的文学观和语言观,同时又带有18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在欧洲影响的烙印和19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新印记.该书为我们提供了典型的个案,将五四与晚清时期的白话文变迁相勾连,表明了晚清白话文与现代白话文衔接的可能性,对既有的论述构成了一定挑战,促使我们反思从晚清积蓄力量到五四最终爆发的文学革命中的其他源流,考察来自异质文化的白话文运动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9.
陆林 《学术界》2006,(4):296-300
黄山书社新版《红楼梦》,对小说原本混一不分的有关代词、助词用现代汉语规范,对人物对话以现代小说形式分段,既合当代读者阅读习惯,又得版面疏朗之美,拉近了当代读者与古代文本之间的阅读距离,是对古典白话小说整理出版既有形式的重要革新,堪称继民国亚东版新式标点、分段排印之后的又一创举,体现了古籍整理的当代意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应从唐五代小说溯源,而早期白话小说具有怎样的文学风貌,前彦时贤已有所论述.本文以<叶净能诗>为中心,在前人基础上,结合唐代史实及民间传说,对<叶净能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中可以看到早期白话小说的种种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任先大 《云梦学刊》2007,28(2):94-96
“切”是我国传统文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它不但用于诗话、词话、曲话和文话,还更集中、更普遍地用于联话这种传统文论体式之中。就联话而言,无论作为审美标准还是作为创作法则,其意均指楹联的内容与题目或者题咏对象切合、符合、相宜、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陈钰 《云梦学刊》2007,28(5):86-88
高校外事工作是高校联系国际社会的桥梁,也是高校吸收国外先进教学、管理经验,提高教学、科研质量和学科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办学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外事工作必须坚持创新机制原则,抓住机遇,走特色发展之路,为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3.
何继文 《云梦学刊》2008,29(5):80-88
清代诗话历来被文学评论者所引用,但是对于清诗话本身的整理和研究,则比较晚才开始.笔者曾经参与吴宏一主持的"清代诗话考述"研究计划工作,总结其经验,对清诗话整理和研究的方法、态度,提出一些看法.清诗话的整理工作宜合众人之力完成,对于各家清诗话目录的成书先后,也应注意,以见学术发展之迹.至于清诗话的考订,研究者宜有集思广益、随时修订的态度,引用别人研究成果,并注明出处.  相似文献   

14.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全译本“作者序”译文中有诸多谬译,非语文心理因素是造成这些谬译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