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衫 《社区》2023,(3):63-63
母亲常常为吃什么发愁,面对菜市场那么多的食材不知所措时就会打电话问我想吃什么。我在上班的时候接到母亲的电话,常常是随口说一句:“随便吧!”母亲最不满意我说这三个字:“随便还问你干吗?”我开玩笑地说母亲患上了选择困难症,母亲却怀念起过去食物乏的年代。鱼肉蛋不是经常能吃到,蔬菜有季节性限制,尤其是到了冬天,就剩下老三样一土豆、白菜、萝卜,母亲便会开动脑筋,努力为我们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  相似文献   

2.
苗君甫 《社区》2012,(2):63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琐碎一下子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吃饭也是将就一顿算一顿,常常到小饭馆去凑合。这样过了没多久,我开始发现,我和老公的感情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每天为了上街吃什么也要争论半天。想起以前,他是多么疼爱我啊,不管什么事都会听从我的意见,现在为了这琐碎小事,居然和我争得不可开交。心里的失望一波波漫过来,回娘家和母亲说起来我的烦恼,母亲说:"不做饭的家咋能叫家?没有烟火气的日子不叫日子啊!"我听着母亲的话,开始有点感慨。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母亲“使我认识‘爱’字的是她。在我幼小的时候,她是我的世界的核心。她很完满地体现了一个‘爱’字。”二、关于“五四”“我常常说我是‘五四’的产儿。五四运动像一声春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睁开了眼睛,开始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相似文献   

4.
一向都看不起母亲,因为母亲不识字。不识字,素质就低。我烦母亲高喉咙大嗓门地说话,仿佛在与人吵架。我讨厌母亲生吃黄瓜的样子,把黄瓜只在衣摆上擦擦就吃,还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我嫌弃母亲经常把我的剩饭都端起来吃,一边吃一边说:"浪费了可惜。"我最厌恶母亲爱吃大蒜,常常生吃,一嘴大蒜味儿,让我闻到了就想吐。  相似文献   

5.
选择     
五位丈夫被问到同样一个问题;假设,你和母亲、妻子、儿子同乘一条船,这时船翻了,大家都掉进了水里,而你只能救起一个人来,你选择救谁? 这问题很老套,然而却的的确确很不好回答,于是—— 理智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儿子。因为他的年龄最小,今后的人生道路最长,最值得救。” 现实的丈夫说:“我选择救妻子。因为母亲已经经历过人生,至于儿子——有妻子在,我们还会有新的孩子,还会是一个完整的家。” 聪明的丈夫说:“我会救儿子的母亲——至于是指我自己的母亲还是我儿子的母亲,你们去猜好了。”  相似文献   

6.
姐娘     
杨顺保 《山西老年》2009,(10):21-21
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母亲是我最亲爱的人,但对我而言,除了慈母之外,姐姐就是我最亲的、最敬的人。我和姐姐,并非一母同胞,然而20余年来,她在我身上却倾注了许多心血,她对我的爱就像母亲那样的深沉、真挚。  相似文献   

7.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物质上,母亲自己极不重视穿着,对我亦然,冬天不至于冻着就行。母亲也几乎不给我买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坚信,一个人只要吃好3顿饭,便可健康长寿。  相似文献   

8.
母亲与党旗     
母亲爱看红霞。老人家常常是在傍晚,一壶绿茶,一把藤椅,在草坪上久久面红霞而坐,直到西天收尽那最后一线紫红。望着前来扶她回屋的我,她有时会说出这样的话:“人老了,看着这霞起云落的晚景儿,回忆些个老事儿,有时能从这红红鲜鲜的云里读出些故事来。,母亲如是一言,让我顿有所悟。我离休多年的老母亲啊,并非是在静观霞起霞落的时空转换,这是一位因阅读红霞而常常忆起往事的老人。老人家还说,“不知为啥,许多年来,愣是老想着这霞中有旗在飘。这感觉来自我年轻时头一次看到了党旗……”  相似文献   

9.
严阳 《老友》2010,(8):38-38
前不久的一天,83岁的母亲打电话给我,让我抽空过去帮她从过去几年拍摄的照片中挑出一部分,为她举办个人摄影展作准备。虽然这次个人摄影展仅仅是在当地老干部活动中心的橱窗里展出,规模十分有限,但是从母亲的话语中我还是能够听出她的那股高兴劲,因为毕竟搞个人摄影展对她来说是"新娘子上轿——头一回",而且她是在五六年前才开始学习摄影,真可谓"老来学吹鼓手"。  相似文献   

10.
经常会有人问我,有这样一位著名的母亲是什么感受。我总是回答,我真的不知道。在我眼中,她首先是一位母亲,然后是我最好的朋友。在这之后,我才想到她是一位演员。直到母亲去世之后,我才意识到她是一位多么不同寻常的演员,她对于我们的影响有多深多广。这么多年来,那些喜爱母亲的影迷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很多人从孩提时代就开始看母亲主演的电影。  相似文献   

11.
从1950年到1959年,从8岁到17岁,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我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最疼我”的也许的确是母亲,可是我却并无那一个“最”字横亘心中。  相似文献   

12.
母亲的痴心     
阳波 《新天地》2011,(11):36
每当芦笋上市的"笋季",我的心不由得便开始波动……因为笋、知了猴还有豆腐等三种美味菜蔬,一直是素食的我最喜爱的家常菜。我的偏好与喜爱,只有母亲最最了解。与父亲一直居住在市场边老屋,行动日渐迟缓的母亲,生怕租房子住的我们会营养失调,从我毕业回到故乡的那年起,便不断亲自为  相似文献   

13.
母亲的谎言     
20岁那年,我平生第一次和母亲吵架,也是唯一的一次吵架,吵得很凶,吵得天翻地覆。我歇斯底里地对母亲大喊:“我知道你不爱我,我知道他们都比我优秀。”母亲咬住嘴唇,有些怒不可遏地对我说:“是的,我不爱你,你自己都不爱惜你自己,别指望别人会爱你。”我不可置信地看着母亲。母亲目光坚定地与我对峙,毫不掩饰。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绝望,觉得自己是天下最不幸的人。但我依旧梗着脖子回望母亲,脸上写满不屑与叛逆,内心里,却早已泪流成河,亲情构筑的世界顷刻坍塌。母亲有3个儿女,我是最没出息、最没长进的那一个。上学的时候,从学校里逃出来,以…  相似文献   

14.
苗君甫 《社区》2012,(3):63-63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琐碎—下子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吃饭也是将就一顿算一顿,常常到小饭馆去凑合。 这样过了没多久,我开始发现,我和老公的感情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每天为了.上街吃什么也要争论半天。想起以前,他是多么疼爱我啊,不管什么事都会听从我的意见,现在为了这琐碎小事,居然和我争得不可开交。 心里的失望一波波漫过来,回娘家和母亲说起来我的煨畸,母亲说:“不做饭的家咋能叫家?没有烟火气的日子不叫日子啊!”  相似文献   

15.
母亲的尊严     
真琪 《社区》2007,(23)
10年前,由于父亲意外遭遇车祸只能卧床养伤,我和弟弟还在上学,一家人的生活就全靠母亲一个人瘦弱的肩膀来承担了。尽管如此,母亲却一直是乐观、开朗、高贵、自尊、从容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手帕     
母亲有个习惯,在春夏更替的时候总会把一家大小的衣服分门别类的叠好。五月了,母亲照例收拾起衣物,我躺在沙发上翻看着一本旧杂志,茶几上一束纯白的栀子花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梅儿,快看,这里有好多手帕哩!”母亲转过身来,似乎很兴奋。“手帕?”我喃喃道。心中泛起一丝陌生与温馨。我望望母亲,她正在很细心地叠着每方手帕。“快看这块蓝色的,你四岁那年,我常用别针把它别在你的外套上,玩累了,用它擦擦汗,你常戴着它,在草地上颠颠地跑,手帕就象一只花蝴蝶一样……”母亲絮絮叨叨地说,并不看我,她完完全全沉醉到幸福的回忆中,我静静地听着,不…  相似文献   

17.
石兵 《山西老年》2010,(8):44-45
从懂事那一天起,我就感觉母亲是恨父亲的,父亲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母亲诟病,母亲一见到父亲,便开始无休无止地指责,小到衬衫上掉一粒纽扣,大到家里添置一套家具,只要是父亲经  相似文献   

18.
真诚的谎言     
今年春节刚过,母亲就病倒了,病情比以往哪次都重。 一天,已经是后半夜了,母亲那柔弱的声音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和妻子赶紧爬起快步来到母亲床前,母亲虚弱的身子倚靠在床头,慈祥平和的神态中透着几许庄重。她吃力地从枕头下拿出一个红布包,然后慢慢地一层层解开来。布包里是一些我从未见  相似文献   

19.
我母亲今年八十有六了,身板还较硬朗,视觉和听觉也很正常,就是腿有点毛病,行走不方便了,常常一个人坐在家里,孤零零地打发着日子。 为了消除母亲的寂寞,我特意给她的房间买了台电视机。尽管是个黑白的,母亲也看得饶有兴趣。母亲最爱看的是戏剧和“夕阳红”节目,看完以后还常常向家人念叨。看到母亲经常脸带笑容,我的心里也乐滋滋的。 可是,过了段时间,母亲似乎对电视又不感兴趣了,平时也不多开,还说什么电视好是好,就是不能和那上面的人说话。我立刻领会了母亲的心思,便邀了门前屋后几个整天闲得没事的老婆婆到我家来闲坐。等我了解到她们几个既不会下棋又不会打麻将甚至连个扑克也不会玩时,便给她们买了副花花牌。这个可对她们的心思啦!几  相似文献   

20.
风筝     
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小时候,姐姐上小学了,她最惧怕的是毛毛虫和图画课.她画出的人全有着一副极可怕的嘴脸,图画老师只能摇头,叹息也叹息不出了.有一次,她有点不舒服,可是有一项家庭作业却没有完成.那是一幅画,要画一个苹果.她好为难,哭了.妈妈说:“我来帮你画.”吃过晚饭,妈妈拿来姐姐的蜡笔和画纸,在灯下铺张开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