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藏文白话报>作为蒙藏事务局主办的三种白话报之一,鲜明地反映了民国初期的对藏政策:倡导五族共和、维护国家统一;改革涉藏机构、全面管理藏政;关注西藏民生、鼓励兴办实业;开办蒙藏学校、普及文化教育.梳理这些政策,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研究民国时期的涉藏政策,从而阐明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1888~1911年英俄围绕西藏展开了角逐.从过程来看,英国在与俄国的角逐中处于强势地位,然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似乎俄国更占优势.英国政府致力于确立西藏的"中立化"自治地位,然而,由于清政府的坚决反对,英国在英俄协定中所确认的"宗主权"就不具备合法性,随之而来的某些条款更不具备实际操作性.相反,俄国人利用英俄协定,限制了英国对藏政策,并为其随时过问英国对藏政策提供了条约保障.  相似文献   

3.
1898至1921年是英国以“宗主权”为中心的侵藏政策的提出、实施和基本确立的时期.为与俄国争夺中亚细亚,寇松提出中国对西藏只有宗主权,并寻找时机发动侵藏战争,逼签《拉萨条约》,“变西藏为实际上的保护领”.随后,英国声称西藏是“一个外国君主统治的国家”,并与俄国舍谋以中国只有宗主权来否定中国对西藏的主权.继之,英国加快侵藏步伐,企图强迫中国同意西藏“自治”,并要求俄国同意其在西藏“行动自由”.1921年,英国政府采纳贝尔的建议,一方面反对中国政府恢复设置驻藏大臣和派驻军队,一方面企图制造“大西藏”以分裂中国,以这两大内容为核心、以宗主权为幌子的侵藏政策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4.
自1959年十四世达赖喇嘛逃亡印度以后,"西藏问题"引起了日本当局的关注。冷战结束以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日本当局支持"藏独"的行为进一步公开,"西藏问题"成为日本图谋遏制中国的一个政治筹码,成为影响双边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日本当局的涉藏政策表现出明显的两面性特点,它在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同时,又以各种方式支持"藏独"活动。但就目前而言,"西藏问题"尚未成为中日关系中的核心问题,其涉藏政策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  相似文献   

5.
1934年,蒋介石设法利用十三世达赖圆寂之机设法解决西藏地方与中央正常政治关系的恢复、康藏纠纷及班禅返藏三大问题.首先,他遴选黄慕松入藏致祭并借机解决西藏问题.接着,他确定了解决的基本政策与处理原则,其特点为在五族共和下赋予噶厦极大自主权力,国防与外交由中央政府负责.同时,他着手处理康藏纠纷,并与九世班禅协商其返藏事宜.黄慕松入藏期间,蒋介石指示黄努力协商.噶厦最终承认了西藏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蒋介石的努力取得了一点成就.至于三大问题,蒋介石在当时中国主要面对日本入侵的情况下无力解决.  相似文献   

6.
孙宏年 《西藏研究》2009,113(1):9-22
西姆拉会议前后,面对英国的侵略和西藏局势的动荡,国内各界爱国人士通过呈文、论文、著作等多种形式,围绕西藏治理和藏事交涉,向中央政府提出许多建议.文章以中英藏事交涉为中心,以报刊杂志中的治藏建议为重点,兼及条陈、著作,结合有关档案,对这一时期国内各界的治藏建议作了梳理和分析,认为:当时的许多建议对北京民国政府的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民间建议一社会舆论一政府决策"的良性互动也初步形成,后因袁世凯对英国妥协、对内实行专制统治和西姆拉会议的失利而中止.  相似文献   

7.
“查办藏事”是西藏近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于改善清末西藏地方与中央政权的关系;推动近代西藏社会的前进,对巩固边疆,阻止帝国主义继续入侵,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和影响。面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种种内忧外患,清政府不得不认真考虑对西南边疆的经营政策,考虑自己在西藏地方的主权问题。在一九○四年与英国谈判中,外务部就  相似文献   

8.
冯智 《西藏研究》2004,(4):13-21
清朝"康乾盛世"(康、雍、乾三帝)时期,清朝总结历史经验,积极推进对西藏的治理。清朝西藏政策经过了几个阶段性的调整、变化和发展过程,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清朝治藏文武兼备,厘订法规,其扶植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基本政策,集中体现于册封达赖喇嘛的全过程。清朝治藏政策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的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9.
1949年9月至1951年12月,《泰晤士报》持续关注中国西藏和平解放的进程.昌都战役发起前后,它关注西藏的法律地位,声称西藏是“自治”的,指责人民解放军进军为“侵略”.昌都战役发起后,它关注人民解放军进军、谈判举行和十七条协议的签订与实施.它支持西藏地方政府派遣代表赴京谈判,“条件是西藏自治得到尊重”.但是,它所说的“自治”和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在本质上不同.它不愿意看到中国共产党顺利恢复了治藏主权,因而宣称十七条协议是强加的.它虽然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是必然趋势,却又幻想地称“要清楚地说明中国重新恢复对西藏权力的结果,为时尚早”.这一切反映了它作为曾经是日不落帝国英国的主要喉舌在中国历史发展必然趋势面前的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10.
朱明杰 《西藏研究》2023,(6):57-68+154
1919—1921年的中英涉藏交涉,是近代西藏面临外来侵略以来,中国在涉藏问题上为数不多的外交胜利,成功地捍卫了国家主权。我们将英国外交部与印度事务部档案与国内公开档案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外交官在此次交涉中展现出了优秀的外交能力,充分利用各方博弈,最终挫败了英国重开谈判以逼迫中国承认“西姆拉条约”的图谋。因此,对这一事件的重新梳理与厘定,无疑能够为西藏地方与祖国关系史的学习与研究添加新的内容,其史学价值如何渲染都不会逾越事件本身所能够指涉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