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诠释与歧变: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里的传播及其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教士东来,通过画像、中文著作等方式构建、传播耶稣形象。在《进呈书像》等重要著作中,传教士有意突出耶稣的神人二性,试图将基督教中最为重要的基督论传播给中国受众。但由于传教士所构建的耶稣形象本身存在张力,导致反教者对耶稣形象产生误解、曲解。传教士构建耶稣形象时所出现的"断裂",是导致世人理解耶稣形象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耶稣形象在明清社会里的传播及其反应之过程,可视为西方知识或文化在近代中国嬗变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
麦都思1837年出版的圣经译本《新遗诏书》,不能看作是对马礼逊《神天圣书》新约部分的简单修订,而应被视为是对新约的重译,此译本从核心词汇到翻译理念都截然不同于马礼逊译本。这一译本经郭实腊多次修订、出版,并更名为《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最初几版修订本只是对《新遗诏书》作了细枝末节、可以忽略的修订。1853年,郭实腊的1840年版《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为太平天国所修订、刊印,书名易为《新遗诏圣书》。麦都思主译的"委办本"《圣经》是优于《新遗诏书》的又一译本,这两种译本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麦都思前后期合作译经的中方译者所享有的翻译自由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3.
鲁迅在整理探析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观照汲取西方文化的合理内核。对于基督教文化的典籍《圣经》,鲁迅在主体精神上认同其合理层面,并对耶稣有着深刻的认识。鲁迅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从人性的角度审视耶稣,把他"道成肉身"救赎世人反而被钉杀在十字架上的宗教行为看作是一个被庸众杀害的革命者的惨痛事件,并在内心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激发出鲁迅自己现实生活中"爱"与"恨"的情感,并以沉重的笔触凝结于创作中。  相似文献   

4.
原型批评理论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一种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文章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分析欧·亨利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认为小说从主题到人物及各种意象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原型。主人公老画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画了一幅杰作——最后一片叶子,拯救了年轻女画家的生命,表现了《圣经》中的拯救主题;老画家的光辉形象正是基督耶稣的形象;小说中的常青藤象征《圣经》中伊甸园的生命树;肺结核蔓延的小镇象征《圣经》中的地狱。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最后一章里,批判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上具有重要意义。 1831年黑格尔逝世后,他的哲学在德国仍然有着巨大影响并占统治地位,这种情况继续了十多年。1835年,施特劳斯的《耶稣传》出版,进一步加深了黑格尔哲学的解体,推进了青年黑格尔运动。恩格斯称赞《耶稣传》是第一部超出了正统黑格尔学说的著作。但是,青年黑格尔派无力批判克服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虽然高人一筹,甚至还受到青年马克思的过份称赞,说他从根本上推翻了黑格尔辩证法,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  相似文献   

6.
前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在《大师与玛格丽特》中采用假定性手法对《圣经》里的彼拉多和耶稣从人的角度重新塑造性格,意在阐述怯懦的危害,讽喻人类的劣性。圣经故事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上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在主题上表达了作者的性恶悲观思想。  相似文献   

7.
吴春晖 《南方论刊》2007,(1):50-50,46
为了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以投标方式承接审计业务,维护会计服务市场秩序,暴露招投标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我国于2006年3月1日颁布实施了《会计师事务所以投标方式承接审计业务指导意见》。本文从《指导意见》内容本身出发,联系实际,在肯定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于邻 《快乐青春》2009,(4):78-78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了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就让彼得捡起来,不料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 耶稣没说什么,自己弯腰捡起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十几颗樱桃。  相似文献   

9.
2012年《刑事诉讼法》为了突显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理念,对1996年《刑事诉讼法》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辩方权利,完善了检察机关在审判阶段的参与职能。本文以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条文为切入点,分析辩护人的职责定位、介入时间及在一审、二审、死刑复核、审判监督程序中具体辩护权的实施,同时针对检察机关在行使诉讼和监督的职能、范围、相关程序及方式效力等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的内容进行评价,并对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1840年后,在西方列强的保护下,基督教重新传入中国。此后不断引发民教冲突,层见迭出的教案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和其它爱国知识分子一样,严复对教案给予了密切的关注。1890年山东教案,1897年山东教案,1900年义和团运动以及1906年南昌教案发生后,严复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如翻译《支那教案论》并附加接语,撰写《论南昌教案》及《续论教案》《耶稣军天主教之历史》等长文。此外,在其译著按语,信函及演讲中,也多处论及教案。与同时代人相比,严复的观点有其自身的待点.本文拟就严复的教案现作一初步探索。一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下,…  相似文献   

11.
春秋末年的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他的军事学说有着广博深邃的内容和比较完整的体系,这保留在《孙子》一书里.《孙子》历来被人们尊为兵书里的经典.它包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如书中多处论述了关于内容可以利用与之相反的形式为自己服务的思想,这种思想对后人、特别是军事家发生过深远的影响.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内容可以利用旧形式为自己服务,旧内容也可以利用新形式为自己服务.换言之,内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利用与之相反的形式为自己服务.《孙子》在这方  相似文献   

12.
由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和1830年7月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鼓舞,德国资产阶级在自己经济实力日益增涨的基础上,尤其是在1834年建立的关税同盟对本国贸易和工业的强大推动下,也在酝酿着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是,由于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这场革命不是以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形式而首先是以批判它的精神支柱即以批判宗教的形式进行的。1835年施特劳斯以其所著《耶稣传》揭开了这场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帷幕。继起的是布鲁诺·鲍威  相似文献   

13.
陶飞亚 《东岳论丛》2003,24(5):20-28
耶稣家庭是中国基督教史上颇具影响的乌托邦社团。《牛津基督教史》有关作者认为耶稣家庭在1950年与三自运动关系紧张是导致其处境艰难的原因,但事实上前者对三自运动表现出很大热情。其解体在于解放后社会安定民生改善,在战乱中兴起的耶稣家庭失去其依托的社会基础;家庭成员通过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等活动与外界社会接触后,对封闭的乌托邦体制下的生活日益不满;同时家庭经济基础脆弱,土改后土地减少也难以维持。因此,正如世界基督教运动中其它国家的乌托邦社团一样,内因是导致家庭解体最主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借助神话原型批评理论,通过找寻《圣经》人物原型在《愤怒的葡萄》中的构建来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发现,吉姆·凯绥是改良的耶稣形象,汤姆·约德则经历了从门徒到新领袖的过程;而罗撒香则是善良的女基督原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精神,省法学会、省伦理学会和《兰州学刊》编辑部于十月八日联合召开了以道德、民主和法制为中心内容的理论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和理论工作者对《决议》精神进行了热烈研讨。  相似文献   

16.
本刊第十期发表了潘际合同志的来信和王凌同志的《不能离开人的社会性和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的回信后,有些读者对王凌同志的回信的内容提出了些意见,并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的意见和看法,都也集中在对“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这一科学论断的如何理解上。为了通过讨论进一步领会毛主席的《实践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等著作的精神实质,这一期我们把何汉云和方河清同志的文章摘要发表出来。没有全文刊出,这是由于篇幅的限制。  相似文献   

17.
利玛窦等耶稣会士的在华学术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十六、七世纪之交,也即我国明代末期的万历、天启和崇祯年间,欧洲的一批耶稣会士,联翩而至,到中国沿海和腹地开展传教活动,与此同时,他们对西洋的科学、哲学、艺术作了相当广泛的翻译介绍工作。在这批耶稣会士中,利玛窦的名望最高,影响最大。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耶稣会士的在华活动,有种种评议。赞誉者给耶稣会士以“圣洁的布道者”、“西洋文明的伟大传播者”(见裴化行《天主教十六世纪在华传教志》  相似文献   

18.
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杰斐逊,对这部自己煞费苦心的作品格外满意和自豪。 实事求是地说,《独立宣言》确是一鸣惊人之作。因此,当议会在听取委员会报告后,让他修改《独立宣言》草案时,他心烦意乱。为了安慰他,富兰克林讲了下面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从1922年开始,绥远地区相继出现了当地人办的教会.其中,对绥远地区影响较深的有神召会、自立会、耶稣家庭、基督徒聚会处.根据神召会、自立会、耶稣家庭、基督徒聚会处的不同特点,对绥远地区自立教会的界定亦有不同观点.其中既有认为神召会是本土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自立教会,也有持自立会开创了绥远地区自立教会的先河,亦有将基督徒聚会处视为名副其实的自立教会的观点.实际上,耶稣家庭才是绥远地区真正的自立教会.  相似文献   

20.
汪锡鹏因长篇小说《结局》而成名,却因《记耶稣家庭》的"不合时宜"而沉寂一生。其代表作《结局》在文本的时代性、章芷芳形象的典型性和女同性恋心理描写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艺术价值。后《结局》时期的创作多属消费性创作,虽是就《结局》所涉及的问题和因子的继续深掘,但时代意识已淡薄,对底层女性艰难的生存现状的书写亦较平,刻画战争境遇下创伤者的命运的作品,虽在局部上有所新拓,但终淹没于寻常的文学史叙述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