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新批评派鼻祖的T·S·艾略特在他最重要的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一文中试图将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与文学史融合起来,提出了文学的“非个人化”特征,强调文学“传统”对个体作家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并以此建构了他独特的文学史观和文学史评价标准,对推动20世纪西方文学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我们在新世纪的文学史建设提供了具体而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2.
文学史是作为人类文化成果之一的文学的历史。要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广阔的文化视角对文学史研究具有重要性。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文学史的另一翼。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将过去惯用的评价式的语言换成描述性的语言,在描述中自然包含着评价。文学史既是当代人写的,又是为当代人写的,必定具有当代性。中国文学的演进是不平衡的。就其演进的内部因素而言,有雅与俗的相互影响与转变,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文与道的离合等。中国文学史可分为上古期、中古期和近古期,三古之内,又可细分七段。三古七段说虽然打破了朝代分期,是处理文学史分期问题的一种新的视角,但朝代分期仍可作为另一种视角,二者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诗歌史论》丛书的一种,张晶的新著(辽金元诗歌史论》最近由吉林教育出版社推出。无疑,这在文学史研究中具有首创意义。”‘重写文学史”,可以说是近年来文学史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论题,它意味着新时期以来学者们文学史观的革命性变化与文学史理论的进一步自觉与成熟。而且勤奋的耕耘奉献出了一批具有时代风貌的文学通史或断代、分体文学史专著。易言之.“重写文学史’作为文学观念变革的表证已经有了相当丰硕的实绩。如果说.对唐诗、宋词乃至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来说是“重写”的问题,而对辽、宋、元诗的发展史,不存…  相似文献   

4.
进化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观之于文学史研究至关重要,而进化文学史观则是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不可或缺的;它承续了我国古文论中之进化思想因素,又自觉借鉴了西方现代进化文学史观,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进化文学史观,以胡适、茅盾为代表的新文学先驱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尝试运用进化文学史观研究并书写了外国或中国文学史,显示出进化文学史观的主要功能特点与突出缺欠;进化文学史观用于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与阶级论文学史观相比异大于同得小于失,同现代性文学史观相比同大于异失小于得,惟有现代国家文学史观取其所长避其所短,方可视为科学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主纽在于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中国文学史教科书编纂与研究的风雨历程。文章认为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编纂与研究之轨迹大致可分为三大时期,文章分别选择了一种文学史名著作为该时期文学史著作的代表,试图通过对三个时代三部文学史名著的剖析来透视不同时期文学史著作和文学史史观的不同特质。最后,作者提出“重写文学史”需要建构多元化的文学史观和铸造个性化的学术品性  相似文献   

6.
文学史模式是文学史研究主体借助于想象与抽象能力,对文学史事实从内在深层结构上进行全面把握的某体性设计和构思,包括理论设定和文学史事件整合两方面内涵它促成并影响、支配甚至限制人们的思维。作者由此认识出发,对以往文学史治史模式进行批判性审视,指出:可以有一种开放性的文学史,它保持文学史文本及文学史记载材料的零散性、偶然聚合性和不断的分延性,不以一个统一的中心来辐射文学史全程,不以一个统一的逻辑或线索来勾连文学史历时,而代之以一个又一个边缘性论述,让这些边缘性论述彼此构成一张网络,从而在量上构成对文学史全方面的包罗,但在质上保留大量的空白、互交、相悖。这或可称作反模式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7.
文学史概念有“原始形态文学史”与“知识形态文学史”之分;所谓“文学史观念”,系指后者在处理前者时所确立的一种基本的文化理念、思路、视角或方法等,其中涉及到对前者的内容的倾向性认识,则可视之为“文学史次观念”。次观念之一的“风貌文学史”观念,当是对知识形态文学史的学术文化目标的基本定位;另一更具方法论色彩的次观念即“比例尺意识”,则有助于把握一种评判原始形态文学史现象的价值标准的分寸感。这两者均建立在“计量史学”的原理上,所以在文学史研究工作中有必要引入“计量史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论述台港澳文学在20世纪对大陆文学的互补价值,从历史逻辑的角度,考察了20世纪中华文学史的时空构架,探讨了建构民族的、国家的宏观新文学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内容丰富、思想精深,有着自身的理论形态。本文梳理了自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初至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理论,如治史的原则与方法、文学的渊源、文学发展的内外因、文体的流变、文学史家主体的研究等,简述其理论内容,探索其发展脉络,辨析其形态特色。中国近现代形态的文学史理论将在中西文化撞击、融合与新的文学现、史学现、新的方法论在中国产生的时代产生。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文学史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闹读、分析古诗词和文言文的能力。在当前深时削减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原生态式的把握方式与艺术史的选择二者之间的关系,为改革中国文学史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而把比较文学方法引入中国文学史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可能性与前景。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材,《中国文学史》编著甚丰,编著者在撰写指导思想上,在其反映的内容、重点和难点的处理上,在作家、作品以及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评价上,呈现百家争鸣的现状,它给教学者带来了如何选择教材的问题。如何以袁行霈《中国文学史》为本,有选择地参照其他文学史进行教学是本文论及的重点。打破传统“文学史”与“作品选”讲授时间比例,以精讲作品入手,以学生课外阅读为辅,引导学生认识和把握文学嬗变是值得实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赵文智 《东方论坛》2009,(6):127-128
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学术界提出“重写文学史”的口号以来,学者们编写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数以百计,作者从各自不同的立场出发,编制出不同的文学史体例,表现出不同的观点。最近出版的由汪应果、吕周聚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在已有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重写试验,在文学史观念、研究视野、叙述策略等方面都体现出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3.
宋玉的文学贡献与历史地位罗漫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位作家一直与屈原并称,一位是庄周,并称“庄屈”;一位是宋玉,并称“屈宋”。然而宋玉却没有庄周那样幸运,进入20世纪以来,由于某种历史的误会,他在文学史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在游国恩先生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  相似文献   

14.
刘师培与北京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7至1919年间,刘师培在北京大学任教,于北大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三年,其间他出任中国文学门教授、文科研究所导师和国史编纂处纂辑员,做了大量教学与研究工作,特别是文学史课程的讲授与《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的出版,奠定了中国文学史学科垂之后世的“典范”。他在北大最为人诟病之事,是充任《国故》月刊的总编辑,似乎站到了当时蓬勃兴起的新文化运动的对立面,实则此举并非有意与新文化相对抗,不可简单归结为“倒退复古”,尚面进一步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5.
针对综合型通史式中国文学史撰述体例上的一般做法提出驳议。认为首先应该强化文体意识,加强文体的体裁、语体和风格三层面在文学史中的结构性地位,这是保持文学史的“文学性”的客观基础。其次,在确立历时文体学的前提下,文学史撰述体例中的分期标准、评判文体价值的原则、“综合型”与“通史式”的兼顾等问题才能得到妥当处理。  相似文献   

16.
欧美早期中国文学史以独特的域外立场、新颖的研究视角呈现出与国内文学史书写截然不同的编纂理念、理论分析,为中国文学史书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在资料采择上,欧美早期中国文学史重视对源文献的摘录与译介,尊崇并大量纳入儒学经典文献,具有泛文化的文献采择视野;在文学观上,既遵从中国古代固有的文学观念,又受到西方现代文学观念的影响,整体秉持折中式的中国大文学观,认为其以儒学为主体、以政治功利为导向;在文学史观上,注重社会历史、王朝政治等外部因素对文学发展的深刻影响,认为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致使中国文学的发展带有稽古守旧、作伪深重的特点,同时重视发掘其中的文化因素,并十分推崇民间文学;在编纂方式上,采用时代、主题、文类兼而并行的组织构架,从中国语言文字谈起,将背景知识、作家生平、作品内容简介作为编纂的主体,体现了含混通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社会批评方法在文学史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进入20世纪后,在文学史的批评中先后出现了经济形态型、政治形态型和社会功能型等几大类型。近年来,文学史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的势态。在与其他批评方法结合的过程中,社会批评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进而在文学史的研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出版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已有50余年,其间编写的各种版本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不计其数。有什么样的文学史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史。文学史的书写历史与学科的发展就是在不断的反思中重构的历史过程。华中师范大学王泽龙教授的著作《反思与重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综论》(以下简称《综论》,新华出版社2005年7月出版)对近十年来现代文学研究中体现的文学史观作了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19.
作为区域文学史,闽文学的发展轨迹深深烙上了鲜明的地域文化印记。其形成是在静态的福建地域文化和动态的外来文化的双向影响、润渍下完成的。闽文学史的发展是一个在融汇中不断走向疏离的过程。在融汇中,闽文学史走向了成熟;而在不断地疏离中,闽文学史最终获得了新生,从而确立了其作为学科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学院派”、当代意识、重建阅读空间、“指导思想”与文学史重构四个方面,充分肯定了章、骆二位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是一部将历史的、审美的、心理的、道德的诸多因素融合起来,并激活当代读者新鲜智性、灵性和创造力的史的建构。它是对中国文学史的文化断裂的切实填补,又是打通文化壁垒和贯通传统与现代的一种拓展。本文虽肯定了“导言”积极的理论思考,但对文学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和文学史的建构是否应成为人性发展的证明,持怀疑的态度,并认为文学史的对象只能是人的心灵折射的文学的历史,但思想方法则可以是哲学的。所以仍主张回到文学史是人的心灵史的文学史观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