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振文 《兰州学刊》2008,(11):15-16,44
在评述孔子、老子、孙子思想核心的基础上,从道德价值和现实功利相结合的视角,比较《孙子》之“全”与《论语》之“仁”、《老子》之“道”的主要差别,探究其迥然不同的哲学观和人生观。《论语》之“仁”从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否定现实功利的道德理想主义倾向;《老子》之“道”在追求现实功利和自我生存圆满的同时,带有不可讳言的自私性;《孙子》之“全”则是立足于特定战争领域,实现了理想与现实、功利与仁义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2.
从思想内容、版本和语言(词汇学和训诂学)三个角度来看,《〈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成书时限应为:严遵《老子指归》之后,《孟子章句》、《楚辞章句》之前这一段时期内,即公元20年至公元158年之间(东汉早期)。  相似文献   

3.
一、读帛书本偶得 通行本《老子》第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元物之象,是谓惚恍。 魏晋时人王弼为《老子》一书作注,解释这一章说“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罗尚贤著《老子通解》一书早已售罄。我期待出版界能再版此书,使更多的学者和老学爱好者能读到这本在研究老子思想上作出了卓越贡献的著作,并使此后的老学研究能在新的基点上进行,使广大人士能在新的聚光灯下领会老子的思想。这是本文写作的愿望。 (一) 老子是古代中国体系完整的哲学思想之父。他的深刻的论“无”和“有”的概念以及“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曾为百家学者所景仰。《史记》、《论语》以及别的一些古文献都曾记载孔子问礼于老子的事。文献表明,孔子虽未能理解老子的深刻思维,但却以崇敬的心情说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论语·卫灵公》述孔子语曰:“无为而治  相似文献   

5.
李金松 《学术研究》2003,(4):126-126
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明本》篇推崇道家云 :“夫体道以匠物 ,宝德以长生者 ,黄、老是也。黄帝能治世致太平 ,而又升仙 ,则未可谓之后于尧舜也。老子既兼综礼教 ,而又久视 ,则未可谓之为减周孔也。故仲尼有‘窃比’之叹 ,未闻有疵瑕之辞 ,……”引文中的“仲尼有‘窃比’之叹”一语 ,乃误用典故 ,与他所应表达的意思有相当大的出入。孔子的“窃比”之叹一语 ,源出于《论语·述而》篇 ,与倡道德、致力长生的老子无干。案《论语·述而》篇首章云 :子曰 :“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 ,窃比于我老彭。”汉代的包咸给此章作注云 :“老彭 ,殷贤大夫 ,好述…  相似文献   

6.
老子新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相传是春秋末期的老聃,其姓名和生卒年已难详考。较早记载关于老子事迹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但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居然出现了三个老子:一个是和孔子同时的老聃,一个是老莱子,一个是周太史儋。他还连用“或曰”、“莫知其所终”,“世莫知其然”等词句。令人莫知所从。老子到底是老聃(李耳)?是老莱子?还是太史儋?实际上,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隐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印太傅,因家于齐焉。”此外,《史记·老子韩非列  相似文献   

7.
《老子》何时称经?又何时演变为《道德经》之名?古来就有争议。考之典籍可知:《老子》书题以“经”名在史迁之后刘向之前;而《老子》书名演变为《道德经》更在班固之后,萌发于汉末三国的边韶、葛玄,形成于魏晋之际的王弼、皇甫谧。  相似文献   

8.
(一)《老子》一书是由《道》和《德》篇所组成,后世因之称为《道德经》,"道"、"德"是《老子》学说的重要范畴.但是《老子》中所谓的"道"、"德"与传统观念的道德是截然不同的,童书业在《先秦七子思想研究》中说:"老子认为真正的'道德'乃是一般所说的'道德'的反面".此语道出了老之之所谓"道"、"德"的特质.在《老子》学说中提出"天法道",因此"天之道"乃是"道"的表现,而与"天之道"相对立的,则有所谓"人之道".《老子》说:"天之道损有余以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我们认为,这"人之道"就是《老子》当时"一般所说"的"道","天之道"则是它的反  相似文献   

9.
<正>东汉画像石拓本。原在嘉祥武氏祠,现存济宁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馆藏拓本165厘米×31.5厘米,编号88/5-2。南宋洪适《隶续》载:"右孔子见老子画像,人物七,车二,马三、标榜四。惟老子后一榜漫灭。孔子面右,贽雁;老子面左,曳曲竹杖。中间复有一雁,一人俯首在雁下。一物拄地,若扇之状。石有裂纹,不能详辨。侍孔子者一人,其后双马驾车。车上一人,马首外向。老子之后一马驾车,车上亦一人,车后一人回首向外。《史记》鲁昭公予孔子一乘车、两马、一竖子,  相似文献   

10.
论老子的本体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创始者.殷周以来,人们都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万物都是天所生的.如春秋时宋国子罕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襄公27年)又吴国季札说:“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左传》襄公29年)孔子亦说:“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论语·泰伯》)这都是认为天是万物的本原.老子第一次提出天地起源的问题,认为天不是最根本的,天地还有其“始”.老子宣称:“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老子》第五十二章)天地起源问题的提出,是理论思维的一次空前提高.于是老子提出“道”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的最高本原是道.在春秋时,有所谓“天道”,指天象变化及其与人世祸福的联系.“天道”具有天文学与占星术的两重含义.郑国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左传》昭公18年)子产反对占星术的迷信,这是进步的见解.天道从属于天.老子则认为,在天道之上,还有最根本的道,而天从属于道.老子提出道的范畴,开创了本体论.  相似文献   

11.
<正> 从明代开始,有人怀疑《老子指归》不是西汉严君平(严遵)的著作,从而影响了后代学者对该书的重视,近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中,亦没有论及此书的。实际上,这部书出自严君平之手,是中国道家的一部重要著作。现就其真伪问题考辨如下。一、古籍对《老子指归》的记载及其考辨《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载:严君平“依老子、严周之旨,著书十万余言”。《三国志·秦宓传》载:“严君平见《黄》、《老》,作《指归》”。晋常璩《华阳国志》载:严君平“著《指归》,为道书之宗”。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载:“《老子》严遵注二卷(字君平,蜀郡人,汉徵士;又作《老子指归》十四卷)”。《隋书·经籍志》载:“汉徵士严遵注《老子》二卷”。唐玄宗《道德经疏外传》载:“严君平《指归》十四卷,汉成帝时蜀  相似文献   

12.
《老子》哲学以“道”为最高范畴,“道”的本质内涵则为“自然”,是为“道法自然”;而“自然”乃是自本、自根、自主、自成、自由之义,深蕴主体性思想的义理。由于“道法自然”的命题最终归结为“人法自然”,故“自然”的理念实为《老子》哲学的主体性价值原则,透露出对人之主体性的重视与强调。  相似文献   

13.
一“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亦即是其哲学理论的基石。因而,研究“道”,就是研究老子学说的基础。如何研究“道”?《庄子·天下篇》评关尹、老聃之“道术”曰:“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我们认为,其中的“常无有”说是老子学说赖以建立的基础。然而,在以往的老子研究中,人们往往拘泥于“道”,亦即在所谓“主之以太一”上做文章,而对于其理论基础的“常无有”说,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关于《天下篇》中“常无有”一语,有人以为是出自《老子·一章》中“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句话。其实不然,帛书《老子》甲、乙本于“欲”、“以”二字之间均有“也”字,可证这段话应读作:“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有”当是“常无”和“常有”的缩称,而不应为“常无欲”与“常有欲”之略语。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哲学,一向不为知识而求知识,主要的在求做人。春秋战国之际的老子哲学,虽以天道自然为宗,但深究起来,本意仍在于人生,即欲求得一个理想的人格。老子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一个极为深奥幽深的境界,他称之为圣人。儒家所追求的理想人格亦是圣人,不过,儒道两家对圣人的阐释却相去甚远。儒家彪炳的圣人是“人伦之至”(孟子语),荀子解说为“圣也者尽伦者也”(《荀子·解蔽》)。把圣人视为人类伦理道德的最高体现者。老子所追求的圣人品格是“尊天道”、“法自然”、清静无为。庄子解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庄子·渔父篇》)。可见,老子心目中的圣人是自然无为的道的最完满的体现者。所以老子认为,天之道,即人之道,即圣人之道。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以下引文只注章次)。人是天道自然的产物,应当服从于道,故道的本性怎样,人的本性亦该怎样。可是,普通人为私欲所蒙蔽,失去了道的本性,唯有圣人尊天道以明人事。他说: “天之道,利而不害”,故“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第八十一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第七十三章),故圣人“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六十六章); “天之道,……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第七十三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二章)。老子以“天之道”和“圣人之道”——对应的用心,就在于为人生确立一个不容怀疑的最高标准,即“无为”。无为就是顺其自然,如老子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第五十一章)。圣人的基本品  相似文献   

15.
在解释“涤除玄鉴,能无疵乎”时有这样的说法: “鉴”是观照,“玄”是“道”,“玄鉴”就是对于道的观照。把“玄”释为“道”在这里是不当的。按《老子》所言“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来说,“玄”是指深奥而幽远。因为“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苏辙《老子解》)。沈一贯《老子通》说:“大道之妙,非意象形称之可指,深矣、远矣、不可极矣,故名之曰玄。”  相似文献   

16.
张小霞 《理论界》2023,(8):31-36
唐君毅先生认为老子哲学中的“道”具有六种含义,其中第二种形上道体的含义可以贯通解释其余五种含义;人是通过直觉的方式来领悟形上道体之存在的,而非信仰、理性推论等方式。袁保新教授对“直觉说”的成立基础与普遍有效性进行了质疑,他认为这种观点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心灵,且不具有普遍有效性,因而无法证成形上道体之存在。通过分析老子哲学中的“心”的双重结构、《老子》文本中所示的修道工夫与体道经验可以知道,老子在其体验中所获得的真理与洞见是对每个人开放的,所有经由致虚守静的修养工夫而具有虚极静笃之心境与存在状态的修道者,皆能够获得“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的体道经验。  相似文献   

17.
乂田 《阴山学刊》2007,20(1):61-62
据东汉赵岐《孟子题辞》记载,汉文帝时已置《论语》博士,说明汉初《论语》已经存在,陆贾《新语》、董仲舒《春秋繁露》及其对策对《论语》的引用也说明了这一点。《论语》在汉初已出现,汉初鲁学、齐学并盛,故在这一历史时间已存在鲁学《论语》、齐学《论语》了,只是期间《论语》无定名,从而也无《鲁论》、《齐论》之称,但无名而实存的《鲁论》、《齐论》比《古论》出现得早。  相似文献   

18.
论《老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二千五百年前,我国产生了第一部长篇哲理诗——《老子》。由于它思想奇特、哲理精妙、知识深博,学术上独树一帜,二千多年来,对我国政治、思想、学术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在国内,历代《老子》注家之多,仅次于儒家经典著作《论语》;在国外,早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广为流传,研究者也大有人在。新中国建国以来,哲学界曾对《老子》的哲学性质问题进行多次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孔子整理删定《尚书》,必定先要熟读与研究是书。由此推想,作为史官的老子,其研究《尚书》所用功夫当不少于孔子,他所接触到的《尚书》自然也比孔子多。既然《尚书》的基本内容是君臣谈话纪录、君王文诰,作者是史官,倘若老子生逢周文王、武王、周公之类的君臣,也会成为《尚书》的作者。又《荀子·劝学》说过“《书》者,政事之纪也。”《老子》也主要是言治道,把尚书与老子作一比较,即可看出两者之相通,及后者对前者的继承、改造、发挥。因此,我们能否这样说:《老子》是《尚书》的春秋部份,只是它没有可献之君,也未经君王认可,故而只能流传民间。为证实这个看法下面对两者作一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20.
老子的道德哲学及其现代道德观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的第一位大哲学家 ,著作《老子》,分上下篇。上篇以“道可道 ,非常道 ;名可名 ,非常名”起首 ,被后人称为“道篇”;下篇以“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开头 ,被称为“德篇”。故合称《道德经》,其“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1。“道”和“德”是老子哲学中的一对极为重要的概念和范畴。“道”是其最高实体和一切哲学思想的来源 ,离开“道”无从谈老子的道德哲学 ,也无以言道家哲学 ;而“道者 ,道之舍也”2 ,《韩非子·解老》中说 :“道有积而德有功 ,德者道之功。”其意即是 :“道指世界本源 ,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