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中国妇女(英文版)》2007,(5)
在太行山深处,一座海拔900多米的山顶上,只居住着一户人家:70多岁的马二楼夫妇和他们15岁的孙女。由于交通极为不便,祖孙三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直到2006年他们才用上电,看上电视。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的家族中,有这样一种类型:这些城市在并不太遥远的过去,曾经因为得地利之便而辉煌一时,从而有着深厚的历史遗产,等到今天地利的优势不再,它便慢慢地化蛹为蝶,以另一种闲散的表情展露芳容。而雅安,正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5.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3,(9)
窗外,是一小院人家。小院的男人和女人分别是一家织布厂的钳工和挡车工,因企业破产,两人都成了失业者,又没有什么大能耐,所以,小院的男人就到距家一里多路的街边干起了修自行车的行当,用他自己的话说:"还算专业对口"。而女人却做起了磨豆腐的营生。豆腐虽为餐桌上常见的副食,但对于豆腐的制作,我向来知之甚少。依稀记得幼时随母亲到镇上看过一出戏,只见戏台上一个头包蓝底白花帕的女子和一个戴毡帽的男子绕着一副石磨慢慢悠悠地转,咿咿呀呀地唱。至于唱的戏文,我一句也没听懂,只知道他们是在磨豆腐也由此得知豆腐是由黄豆磨成浆后做成的。多年以后,我才知道这出戏就是锡剧《双推磨》。因与小院为邻,朝夕相见,始知做 相似文献
6.
7.
8.
成长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2008,(10):7-9
"鸟笼、红墙绿瓦、碧纱橱、京剧脸谱、驴打滚……"2008年7月,598户带有浓郁北京特色的四合院被选为"奥运人家"。奥运期间,这里迎接了众多的外国游客,奉献给他们一席风味独特的中国民俗大餐…… 相似文献
9.
钟兴旺 《大江周刊.城市生活》2013,(4):1
2013年4月20日8时2分,这是一个注定又要被历史铭刻的时刻。那一刻,一个叫雅安的地方,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屋塌人殇;从那一刻起,亿万人心牵雅安,血脉交融,守望相助,大爱聚雅安。就在笔者写此篇卷首语之时,身穿印有"挺住"字样短袖衫的同事杨继红、郑荣林,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一座古色古香的海派居所,一席经典的上海佳肴,一腔正宗的吴依软语,一口婉转的沪剧唱腔,也许在短短的时间里,周琴芳不能呈现给外国友人们最完整的上海,却会给他们留下最纯正的上海味道。 相似文献
15.
16.
张佳敏 《中国妇女(英文版)》2008,(10):58-61
辽阔的草原是蒙古民族纵马征战和自由放牧的大舞台,在草原大地上点缀着许多白色的帐篷——那便是最适合游牧民族的居舍。容易拆装、利于放牧时搬迁流动的蒙古包是游牧民族特有的文化象征,伴随着蒙古族人民走过了漫长的年代。 相似文献
17.
蓝丽妮 《中国妇女(英文版)》2004,(7)
数以千计的外来卖菜人,每天为北京的居民和餐馆提供新鲜的蔬菜。本文的主人公王继勇就是其中的一位,17年前从河南老家来京,随后跟来了弟 弟、妻子、儿子和父亲。凭藉着坚韧的毅力和决心,一家人分工合作,辛苦劳作,支撑起了包括远在家乡的母亲和女儿在内的10人大家庭。 相似文献
18.
列来拉杜 《中国妇女(英文版)》2004,(4)
世代居住在云南省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仍然沿袭着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在摩梭人的家庭中,通常是由舅舅来抚养外甥的。摩梭妇女李二车娜姆的家也不例外,她的哥哥李高若多年来一直帮助他的姐妹们把孩子抚养成才。 相似文献
19.
20.
彭年 《中国妇女(英文版)》2007,(6)
偏远的湖北省蔡店乡骆家田村是一个美丽安静的小村庄。由于依山傍水,这里花草遍地,许多村民以养蜂为生。养蜂人骆学明和他的一家就住在那里,靠着自己的辛勤劳动,日子过得简单朴素而又不乏快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