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跃 《四川统计》2010,(2):50-51
川菜与移民文化 明清之前并没有关于川菜的记录,当然民间有一些私房的菜谱,但川菜还不是一个体系,只是一些味道奇特的民间吃法。1733年红苕被客家人带入四川,更早,土豆从西域传入中原,又传人四川,之后辣椒也被引入,一样一样的植物的传入是川菜兴盛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天府之国,物华天宝,最为著名的,无疑是川菜了。川菜,色香味俱全.麻辣鲜皆有。美食天下,无不赞不绝口,“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理念深入人心。成都作为川菜的发源地和大本营,2010年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相似文献   

3.
天府之国,物华天宝,最为著名的,无疑是川菜了。川菜,色香味俱全.麻辣鲜皆有。美食天下,无不赞不绝口,“食在中国,味在四川”的理念深入人心。成都作为川菜的发源地和大本营,2010年初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成为亚洲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相似文献   

4.
百姓的川菜     
美味佳肴,说到底都是要体现在锅碗瓢盆人间烟火中的,川菜的特点便是它的亲民性。本篇展示出的川菜大部分都起源于民间,在代代的口碑中流传下来,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蕴含了岁月的光华。  相似文献   

5.
百姓的川菜     
牟俊翰 《四川统计》2012,(10):27-28
美味佳肴,说到底都是要体现在锅碗瓢盆人间烟火中的,川菜的特点便是它的亲民性。本篇展示出的川菜大部分都起源于民间,在代代的口碑中流传下来,经历了时间的考验,蕴含了岁月的光华。  相似文献   

6.
<正>川菜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消费人群,是四川“天府之国”“美食天堂”金字招牌的实体依托。近年来,川菜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在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产业、民生产业、大众产业。要不断深挖川菜市场潜能,激发市场活力,提升供给质量,壮大产销体量,促进川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李海 《四川统计》2014,(7):64-64
“吃在中国,味在四川,魂系郫县”,郫县位于天府之国核心区域,且拥有川菜之魂——郫县豆瓣.近年来,以中国·川菜体验园为抓手,郫县充分利用其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和地处九黄黄金旅游线路的区位优势,将川菜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充分融合、联动发展,积极打造川菜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并探索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林风 《四川统计》2012,(10):18-20
关于四川饮食特色,人们的第一反应即是“麻辣”二字。在采访四川省美食协会副会长麦建玲和川菜大师彭子渝时,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巧用辣,善用麻”才是“麻辣”这一说法的正解。何物麻?花椒。何物辣?自不必说。  相似文献   

9.
源于古蜀,汉晋初成,唐宋兴盛,清未定型,当代繁荣,誉满世界——这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的一路留影.清鲜醇浓并重,麻辣酸甜皆涵,凝聚川菜悠久历史和千香百味的中国·川菜体验园景区就位于郫县安德镇. 近年,郫县充分发挥"郫县豆瓣"传统特色品牌优势,规划建设3.7平方公里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集中发展郫县豆瓣、川菜原辅料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打造全国唯一的以地方菜系为主导的"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现已全面形成2.4平方公里项目承载能力,引进聚集丹丹豆瓣、京韩四季、四川徽记、重庆有友等产业项目80余个.  相似文献   

10.
彭子渝中国烹饪大师、川菜大师,曾任成都市烹饪协会秘书长,现在是国家级酒店、饭店定级评审员;餐饮业国家级评委;劳动保障部国家级技能竞赛评审员。出版有《川菜新作》、《成都小吃》、《餐厅服务》、《教学菜》、《筵席组合》等专著,主编了《成都美食大全》、《川菜群芳谱》等书,任《川菜烹饪事典》编委,编辑导演的《中国名菜谱·四川》电视欣赏教学片曾获中国科协、国家出版总署颁发的国家级大奖,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有上百篇论文及学术文章。  相似文献   

11.
陈永忠 《四川省情》2009,(12):23-24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四川内河航运建设,出台相关政策,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特别要吸引国内外大型航运和港口经营企业入川投资四川水运建设重大项目。  相似文献   

12.
预制菜产业涉及农业种植、农产品深加工、食品制造转型、餐饮消费等多领域,“串联”三次产业,具有领域广、链条长的属性,在促进三产融合,推动乡村振兴、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城乡共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可以预见,预制菜将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为此,本刊特邀西华大学川菜调味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车振明,四川旅游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任迎伟,成都大学四川省预制川菜研究院院长王卫,针对四川预制菜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以期助力预制菜新赛道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跃  马骥 《四川省情》2007,(1):46-47
川剧名家外国人大多不懂川剧,看的也只是热闹。他们把川剧当成歌剧来看,甚至把川剧叫作“Sichuan opera”(四川歌剧)。外国人最爱看的是川剧中的吐火、变脸和滚灯之类的热闹场面。吐火、变脸和滚灯其实只是川剧艺术中的雕虫小技。蜀文化由川菜、川酒、蜀绣、四川方言和川剧等等  相似文献   

14.
王跃 《四川省情》2010,(9):52-53
成都自古以来宜于人居,拥有深厚的人文地理背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水旱从人,既丽且崇,更为重要的是她有享誉世界的川菜文化体系,经过无数名流贤达的推举,不断得到彰显。巴蜀文化的精髓在于川酒、川菜、川戏、川茶、蜀绣、蜀方言……在这诸多方面中川菜是纲,其余是目,纲举目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相似文献   

15.
省内快递     
三年后每年派550川厨出国“留学”从省商务厅获悉,四川省商务、外事、侨务、对外友协,检验检疫、海关6部门将联合建立川菜开拓国际市场联席会议制,帮助川菜实现大规模的“闯海计划”,力争到2010年,推动5至10家品牌餐饮企业到境外开设餐饮店铺。2010年四川年产整车55万辆从最新公布的《四川省装备制造业整合与发展实施意见(2006 ̄2010年)》中获悉,全省重装优势产业中首次新增了汽车产业。按照规划,到2010年,全省汽车整车产量将达到55万辆,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商住面积超五成的用地须拍卖从省国土厅获悉,日前四川已下发了…  相似文献   

16.
赵丽 《四川省情》2003,(6):20-21
川菜为我国四大菜系之首,以其色、香、味俱佳而闻名于世,广受全世界人们的欢迎。近几年,四川餐饮业发展相当快,餐饮业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1995年的7.5%,上升到2002年的16%,七年中上升8.5个百分点。同时,限额以  相似文献   

17.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中,酱料占重要一席。对于“一菜一格”的川菜而言,想要达到“百菜百味”的程度,佐料的选择关乎成败,而在这其中,对川菜不可或缺的豆瓣酱以其色香味俱佳以及丰厚的文化底蕴独树一帜,成为谈佐料时绕不开的话题。在蜀地,“郫县豆瓣”是豆瓣中最有代表性的,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郫县豆瓣”的角色已远不是一份佐料那么简单。它的历史沿承与文化同样吸引着我们,为此,记者专访了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的包奕燕教授,请他来为我们解读豆瓣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四川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资源大省。然而四川文化产业竞争力并不强,这与四川作为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如何把丰富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甚至经济优势,是四川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难题。近期,本刊专门邀请几位专家把脉四川文化产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尚明 《四川省情》2013,(5):18-19
关于唤马剪纸:唤马剪纸是四川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并发展于广元市苍溪县唤马镇境内及周边地区,是一种古老的剪纸艺术。唤马镇被文化部命名为“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其传承人李自鹏也被授予“十大民间艺人”称号。传说;有意识地安排剪纸创作活动,现场操作示范,手把手精心辅导;还自制一些工具提供给学生。这使得不少学生兴趣渐浓,  相似文献   

20.
牟俊翰 《四川统计》2012,(10):10-13
川菜是我国重要的菜系之一,距今已两千年多年历史,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川菜之妙,在于五味的调和,在于吸收了其他菜系的特色后依然保持“川性”。这不仅仅是调料的结合,更融合了川人的生活态度——随意且激烈,包容又个性。汽车在驶出成都市区之后,便一路向西,疾驰在宽阔的马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眼里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绿意,心里想着即将到达的目的地,便觉得这将是一段愉快而难忘的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