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纪晓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3)
司马迁在学术思想上对先秦诸子都有批判和继承,但家学的渊源和自身的遭际使司马迁之文服膺于道家.道家思想是司马迁作<史记>的主导思想.<史记>在结构上以黄帝开篇,以吴太伯为"世家"之首,以伯夷为"列传"第一;在内容上对老子"无为"、"轻刑"、"寡欲"观的推崇,对道家唯物论、辩证法、变化因循等哲学观的继承和发扬都是司马迁崇道思想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3.
王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48-53
本文主要从天道观、历史观和治史态度等几个方面 ,对司马迁和班固撰著史书的宗旨进行了分析。司马迁注重天的自然属性 ,较少天人感应之说的影响 ;班固则以宣传刘汉皇朝承自天命为己任。司马迁致力于“通古今之变” ,探寻历史发展规律 ;而班固强调“洽通”的目的则在于证明“汉绍尧运” ,为现实政治服务。司马迁追求独立人格和风格 ,以一种实录精神完成《史记》的撰著 ;班固在《汉书》中虽对司马迁实录精神多有继承 ,但又本于儒家之说 ,为尊者讳 ,为亲者讳 ,为贤者讳 ,多有曲笔。二人的这些相异之处 ,既反映了不同时代思潮的濡染 ,又反映了不同家学渊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宁稼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167-169
本文欲通过<世说新语>及有关材料的梳理分析,①研究魏晋时期文人精神面貌的深刻变化及其在中国文人精神史和文化史上的重要意义,从而为古代文学的研究摸索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和角度. 相似文献
5.
论《史记》"虽背《春秋》之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运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3):265-271
鲁迅在其所著《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中 ,盛赞司马迁《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这个评语 ,精湛切要 ,得到广泛认同和传诵。但史迁之著 ,在动机、效果、笔法诸方面 ,都涉及一系列深刻的矛盾。只有正确地分析和解决这些矛盾 ,才能有效地探求《史记》的著述目的和“一家之言”的确切内涵。而要探究这个问题 ,鲁迅所云“虽背《春秋》之义” ,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前提。本文试以《春秋》笔法为参照 ,稽诸前修时贤所论 ,对《史记》作一个特定角度的再考察 相似文献
6.
李荷莲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5):129-132
关于司马迁与《史记》的悲剧审美问题,在此之前有很多研究成果,但主要是从整体的文艺理论角度或者部分个案人物分析上出发,本文拟以《史记》中所记载的历史人物为对象,统计《史记》的悲剧人物数据比率,以此分析司马迁的悲剧精神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7.
周旻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57-60
“人物类传”是司马迁在《史记》中首创。这种传记突出传主的类型共性,兼顾其个性,表现形式多样。与“合传”相比,人物“以类相从”的创作思想更为鲜明清晰。“人物类传”扩大了《史记》表现人物的范围,增加了反映历史与现实的深度与广度,成为司马迁通过整合历史人物,研究社会发展,表达思想情感的重要传记类型。 相似文献
8.
王长顺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3)
运用西方文艺学的"张力"理论,对<史记>的文学性和历史性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探究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之文史张力的审美价值.这一价值主要表现在,实录与虚构的张力,让历史记述具有审美化意蕴;理性与感性的张力,让情感产生共鸣;肯定与否定的张力,以批判性突破中和审美. 相似文献
9.
《史记》与神话传说——《史记与文学》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忠义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5)
本文从史料来源的角度,论述了史学与文学巨著《史记》与古代神话传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作者指出司马迂的蒐集、整理、加工和改造,使古代神话传说不仅成为《史记》上古史的主要材料来源之一,同时也赋予了《史记》的文学色彩。文中具体地分析了故事结构、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诸方面文学因素,对读者颇有启发性。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与《荀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桐生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2):69-72
司马迁与荀子之间虽然不存在所谓的师承渊源 ,但由于《荀子》是儒家的重镇 ,所以司马迁必然要研读《荀子》 ,从文字上就可以看出《史记》与《荀子》之间有着紧密的学术联系。《史记·礼书》与《荀子·礼论》互有异同 ,《史记·乐书》则与《荀子·乐论》观点相通 ,《史记》在法后王、自然人性论、富民重民等观点上对《荀子》有所吸取 相似文献
11.
科技写作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俐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2):104-105
通过对科技写作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的研究 ,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激励法、比较法、情景法、阅读法等探索性的创新研究和实践。学生掌握了科技写作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 ,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科学理念。 相似文献
12.
盛仁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3):105-108
借助于体验英语“写作学习语料库”技术平台,构建一种新的“电子写作教学模式”。在非英语专业本科班(98人)进行了为期1年的写作实验,定性和定量数据表明,该写作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写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交际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通过“镜像学习”、“协作性学习”、“反思学习”,大大地增加了有效信息摄入量,达到了创新写作的目的,拓展了学生的写作潜能;“三级评议”模式在教师评阅和同学互评中,促进了师生互动;教师和学生建立了自己的写作文本语料库,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和教师写作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翠霞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183-185
从语篇结构、句型结构和词汇运用3个层面论述了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存在的种种差异对中国学生英语写作产生的影响。只有充分了解英语和汉语的语言特色,才能避免母语思维的影响,写出好的英语作文。 相似文献
14.
邓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3):7-12
关注现实 ,将哲学批判同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实践精神 ,促使马克思完成世界观和政治立场的转变 ,从而实现哲学上的革命变革。马克思哲学不仅在于正确地说明世界 ,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改变世界。因此 ,应当将马克思哲学同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相结合 ,同时也就应当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哲学 ,这是马克思哲学实践精神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5.
王海龙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4)
发端于十九世纪末的人类学电影肇始于“文化救险”和保护文化“活化石”的目的,后来同应用人类学一起,服务于人类学和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为人类学和比较文化思想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人类学电影滥觞于法国,后流行于欧洲,在美国最后成熟并获极大发展。人类学电影不仅是学术电影,而且影响到了艺术影片,商业影片甚至故事影片的内容与风格。不论对人类学理论的发展和电影理论的发展,它都有着无可比拟的推动力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中美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稿约对论文摘要结构、内容的要求,了解基础医学类摘要结构的现状和摘要的必要内容。得出我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绝大部分采用四项结构式摘要,稿约中涉及摘要内容少、粗。美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摘要以非结构式为主,规定的摘要内容详细、较有层次。 相似文献
17.
袁利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105-109
文章从宏观上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眼光考察了广义意义上西方教育目的演进的主要历程,阐释了每一演进历程中西方教育目的主要特征和思想内容,并从西方教育目的的历史演变中理性探索了西方教育目的的三种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8.
廖艳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30-34
自然法从早期的希腊自然哲学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在希腊城邦的历史终结时,它演变为一种伦理秩序,经过西塞罗和务实的罗马法学家的转化,它最终成为法学上的一个永恒的命题。 相似文献
19.
王飞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
新闻只需要简明扼要地交待清楚事实,而不需要文采与写作风格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在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在各大媒体掌握的新闻原料大同小异的情况下,报道的质量成了竞争的重点.在新闻内容大致相同的前提下,写得好的报道自然就更能吸引人,记者的写作风格因此变得重要,渐渐受到传媒管理者重视.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给大家说明,什么是风格,为什么记者需要有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记者该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记者的写作风格仅仅是语言上的变化吗?本文认为:新闻的写作风格应该有什么样的标准?新闻从真实到优美这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新闻只能先真实后优美.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对报道方式、语言运用作必要的构思和讲究,把握住这点,我们就能达到增强报道效果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20.
杨志顺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6):110-112
论文题名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篇好的论文题名,会引起读者注意,吸引读者阅读。论文题名撰写要求是: 1.表明基本观点; 2.指出研究范围; 3.提示研究方法; 4.揭示事物联系; 5.反映学术信息。论文题名撰写规范是: 1.具体; 2.准确; 3.新颖; 4.简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