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静 《社科纵横》2005,20(4):64-65
随着各国的经济相互渗透,资本国际交织趋势也日益加强。本文通过对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趋势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面临的巨大挑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为更好地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我国政府、市场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裴桂芬  赵翠 《日本学刊》2012,(3):72-86,159
日本和德国的交叉持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并对本国的宏观经济、资本市场、公司治理等方面产生影响。比较分析发现,日本和德国交叉持股的演变历程相似,都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正面影响。但两国的交叉持股对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的影响截然不同,日本的交叉持股模式推动了资本市场的泡沫膨胀,扭曲了其传统的公司治理机制,而德国的交叉持股模式稳定了资本市场价格,完善了其共同治理机制。作为一种隐性制度安排,交叉持股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条件下,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国际贷款资本变动的作用正在不断加强。作为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不可分割的特点的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是这一过程的客观基础。扩大国际银行的业务,是对现有资本家和银行以及某些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借贷资本需求不断增长的必然结果。贷款资本国际市场的经济联系国际化与有限可能性之间的矛盾,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及其结构的发展。贷款资本国际市场办理的国际业务,受到下面一系列因素的限制: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外汇状况、国家信贷制度、证券交易所、税收和外汇法规定的优惠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的稳定程度等等。  相似文献   

4.
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常态下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当前,首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已具有一定基础.面对“十三五”时期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首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新目标:将北京打造成中国最活跃的创新创业资本服务中心、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资本平台和中国资本市场第三极.对实现目标应逐步完成的重点任务和保证措施,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国际板渐行渐近。本文考察了美国、香港、日本、英国和马来西亚等部分世界主要资本市场对在外国注册成立的上市公司(海外证券发行人)财务报表编制的要求及其基本理念,以期为国际板对海外证券发行人财务报表编制要求提供借鉴。通过国际比较,本文得出结论: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和我国会计准则与IFRS持续全面趋同的背景下,允许国际板海外证券发行人采用IFRS编制财务报表的同时要求提供对比中国会计准则的调节表是可行的,这在不大幅增加海外证券发行人的合规成本的同时便利了投资者对其财务报表的理解和比较,从而有利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其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左连村  徐久香 《探求》2008,(1):59-63
本文在分析周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指出了现代服务业在发展国际服务贸易中的重要地位,并着重分析了促进广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应加强注入的元素,如:生产、资本、市场、政策、分工、标准、信息等,同时提出了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7.
书讯     
J·威廉森:《开放经济与世界经济》John Williamson: The Open Economy and the World Economy. Basic Books, Inc., New York, 1983, 430pp. 本书是一部国际经济学教科书,但在许多方面又与现在的同类著作有所不同。例如,在内容方面,增加了历史的回顾、国际资本流量、浮动汇率理论概述、世界资本市场、国际经济新秩序,以及世界宏观经济等主题。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是:理论只是了解世界、制定政策的一种工具。书中分析了经济理论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从世界各国搜集大量实例,用以说明经济理论对于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国际风险资本进入中国的作用与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风险资本进入中国是九十年代新出现的一种投资行为 ,本文在分析国际风险资本在中国的总体概况基础上 ,探讨了国际风险资本的进入对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开放与监管、对我国知识产权的威胁等方面的作用与影响 ,以便我们制订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王伟 《社科纵横》2006,(10):39-40
资本市场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不仅仅是要在总量规模上把中国资本市场推上一个新台阶,更需要资本市场能够形成一个层次清晰、结构合理的体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要求,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中国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对新形势下我国短期资本流动的分析与监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恒 《学术交流》2005,(8):102-104
近两年来,由于西方国家对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导致国际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在我国的流动日渐频繁,而且国际短期资本对我国的净流入逐渐扩大。一方面,增加了政府维护人民币币值和货币政策的稳定所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对国际收支、货币政策、人民币汇率、进出口贸易也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通过宏观经济政策、政府行政干预、外汇管理部门的干预、金融衍生工具、短期资本流动的预警机制等手段,对我国短期资本流动进行监管和控制。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是德国东欧学学会成立70周年。1913年成立时,它叫“德国俄罗斯研究学会”。为纪念其成立70周年,德国东欧学学会在其诞生地柏林举行了1983年年会。年会历时3天(1983年10月13日至15日)。总议题是“东欧的差异和共同点及其国际作用”。会上宣读了7篇有关经济政策、安全、军事和农业政策以及苏联和波兰问题的报告。学会副会长、博士O.安韦勒教授在欢迎会上回顾了学会的70年历史。学会会长O. W. 冯·阿梅龙根向年会作了题为《经互会各国的经济战略:统一的市场或是世界经济分工》的报告。他在报告中首先强调年会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人们特别感兴趣的问题:东欧现状和西欧及大西洋的反应的国际作用。他认为,基本前提是坚持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12.
王谢勇  白林 《社科纵横》2007,22(3):74-76
股票指数期货市场作为资本市场体系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其完善程度及监管能力必然对我国股市和我国在全球资本市场中的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在分析股票指数期货与中国股市发展的关系基础上,提出我国股指期货运作模式的选择和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宫瑞敏 《社科纵横》2007,22(6):40-41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资本市场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市场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当今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具有以下特点:发展中国家资本流动的区域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流入非洲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出量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外直接投资有所增长。  相似文献   

14.
一、对日本资本剩余的分析1983年以后,日本出现了资本的纯输出,1985年纯输出650亿美元,1987年增加到1370亿美元。显然,日本已成为满足国际市场所需求的流动性和资本需要的唯一的最大的资本供应国。有人认为,日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兴起具有政治意义,不仅形成了对欧美诸国的威胁,且会增强日本参与国际政治、军事的能力。然而,事实究竟如何呢? 关于日本的资本剩余能持续到何时,显然取决于三个因素:(1)日本的经常收支会不会继续保持盈余;(2)居民高储蓄率能不能继续维持下去;(3)政府、厂商和居民对储蓄的需求会不会继续小于储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经营董淑萍贾悦红证券市场国际化是融资证券化和资本市场全球化的资本市场全球的必然结果,一个成熟的发达证券市场必定是国际化的市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是国际化的市场,但它处在市场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处在国际大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单纯的国家福利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养老开始最大限度地利用市场动力机制。在中国,面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养老正在突破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形成家庭,政府,市场等多种养老机制并存的局面。社会需求,政策导向和资本收益最大化是社会资本投资养老地产的内在动因。养老地产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国家在养老地产土地使用政策,金融政策和服务规范政策的确立和完善,都是影响养老地产发展前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欧盟通过单一市场、经济与货币联盟,在成员国之间实现货物、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并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欧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壮大,说明了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通过对欧盟制度的研究可以看到,制度效率越大,就越能减小制度创新和运行的成本,并且带来净收益.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何在? 所谓国际金融摩擦,如果以东京国际金融市场为中心来思考,有“国际的金融摩擦或国家之间的金融摩擦”和“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摩擦”两个方面。一般所说的金融市场,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根据各国的历史、制度、惯例及市场参加者的行动计划,并在当事国通货主权和拟定金融、外汇政策当局的监督之下,自力形成的一个国家经济圈的国内市场;还有一个是以欧洲市场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市场。后者是无国籍的且超越国境、货币、法制的金融资本市场,是以通货制度(如欧洲通货制度)、金融经济市场圈(欧洲共同体、非洲、中南美、东南亚各国联合等)等为要素形成的超国家大规模的金融  相似文献   

19.
自1991年以来,印度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改革既对金融部门,又对资本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然而,其资本市场仍然十分疲软。在亚洲发展中国家,由于营业利润相对较低,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受制于国内的财政资源(如各种投资)。而且,在一种开放型的经济体中,对信贷的需求也是相当高的。在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企业主要依赖于银行的金融贷款。与之相反,在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日本和美国),盈余的利润是企业的主要财政来源,其份额占财政总数的70%以上。在印度实行经济改革之前,对于企业来说,银行贷款和国内资源是两项最为重要的财政来…  相似文献   

20.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富兰克林·鲁特所著的《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是一部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实用性很强的书。该书1982年由阿玛科姆公司出版。该书的主要论题是努力开拓国际市场的公司如何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全书共分九章。第一章讨论打入国际市场的战略的制定。作者认为,在以国与国之间产品、技术、资本和企业经营的频繁流动为特征的当今世界经济体系内,所有的公司,都须为利润和发展而奋斗。在世界经济体系里,不存在永久绝对安全而无国外竞争的市场,那些还立足于国内的公司,或迟或早要踏上向国际市场进军的艰难历程。因此,所有的公司都应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