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社会保险立法自从国外引进以后,经历了两个互不相续的历史阶段,前一个阶段是民国时期的社会保险立法,其最高成果是1947年公布的《社会保险法原则》;后一个阶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社会保险立法,其最高成果是2010年公布的《社会保险法》。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2003,(5):42-42
问:我是某公司的农民合同制工人,有权利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吗?答: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农民工作为企业聘用的劳动者,当然同样有享受社会保险(含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权利。你可以请求公司为你办理有关保险。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在《关于贯彻两个条例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基金征缴工作的通知》(劳…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法》正在紧张地制定之中。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关系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益的实现,而备受关注。其中《社会保险法(草案)》第二章基本养老保险的第十五条之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达到国家规定年限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一次性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抚恤金”,给出了未来我国遗属保险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张遇哲 《老年世界》2011,(17):23-23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征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的公众意见。草案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人员的待遇,并明确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全部继承。社会保险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5.
兰芳 《现代交际》2011,(7):17-17
社会保险法就是调整社会保险关系以及与社会保险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社会保险自出现伊始就一直存在争议。本文从社会保险法的概念出发,认为缺乏统一的理念和原则是争议的源头,争议的主要问题是:适用人群、统筹层次、社会保险费征收和基金监管的争议。另外,社会保险法关于政府责任这一块也存在分歧。通过对社会保险法争议起源的探讨,希望对这一问题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制度的综合性法律——《社会保险法》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为了确保该法的顺利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5月12日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并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其中的亮点之一,就是明确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死亡的,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以全部继承。这一规定引起了社会各方的讨论。本刊特摘录部分观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8月18日《济南日报》发表文章说,(《社会保险法》草案将于今年10月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审,该法年内有望出台。围绕(《社会保险法》的各方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统筹层次、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以及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否纳入社会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8.
1990年7月,国务院第111次总理办公会议明确由民政部负责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因为我当时作为民政部救灾司扶贫处处长参加了农村基层社会保险工作调研,于是便参与起草了由时任民政部副部长张德江签发的给国务院《关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保障制度的请示》。  相似文献   

9.
百姓关注     
《当代老年》2011,(7):19-19
我国拟规定养老保险参保者死后账户余额可继承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开始征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的公众意见。草案规定了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人员的待遇,并明确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可以继承。社会保险法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0.
制定并出台《社会保险法》,关系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治国方略的实现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险法》已经被列入立法规划。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精神,强化对社会保障工作的社会监督,保障参保单位和人员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发展社会保险事业。  相似文献   

11.
戴律国 《社会学》2008,(3):42-47
2002年9月,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暂行办法》,这是上海在全国各大城市中首创的、专为来沪从业人员量身定制的社会保险(简称“综保”)。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参保率不高、覆盖面不广;无法与基本社会保险衔接和转换;“综保”的基金给了商保,不利于社保基金的平衡;“综保”的实质不是社会保险,只不过是国际上通行的雇主责任险。为此,要根据200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的规定以及国家即将要出台的《社会保险法》的精神,本着消除社会隔阂、实现社会整合的原则,对采沪农民工社会保障在模式上要与城镇职工一视同仁,逐步将来沪农民工纳入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2.
孙瑞灼 《职业》2010,(10):70-71
据媒体报道,《社会保险法》草案将于今年10月送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四审,年内有望出台。据知情人士透露,各方争议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统筹层次、社会保险费征缴体制以及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否纳入社会保险体系。(《济南日报》8月18日)  相似文献   

13.
与发达的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宪法》和《劳动法》为劳动者所设定的实体权利并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者所享受到的实体权利比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劳动者要多,究其根本,根据程序法“无救济则无权利”的原则,我国的法律法规所设计的劳动争议处理救济程序不尽合理是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改革开放50年来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产生、变化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本身的完善,更有利于劳动者的实体权利救济,从而有利于劳动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4.
王芹 《现代交际》2011,(8):86-87
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者共同负担。社会保险具有强制性、互济性和非盈利性,同时对于稳定社会生活、再分配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保险法》是最高国家首次就社会保险制度进行立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保险法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深刻剖析各项条例的含义,发现新内容,更好地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大量增加。究其原因,大都与当事人未能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有关。根据《劳动法》第三章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只有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才算确立了劳动关系,才能享有《劳动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因此,劳动者要想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而要使所签合同能够确保不侵犯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就必须了解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及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问题,提高订立劳动合同的技巧。  相似文献   

16.
周斌 《职业》2009,(12):30-31
1月《社会保险法》草案进入=审年初,《社会保险法》草案进行了二审,但原定于8月进行的三审被推迟到明年。知情人士表示,此次延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经济形势不明朗,避免给企业加重负担。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分歧太大。在二审过后,社会各界反应最为强烈的是授权国务院另行规定的内容太多,尤其是在一些养老保险制度设计上难以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17.
关于商业性的保险公司经办社会保险问题,什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已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发展商业性保险业,作为社会保险的丰「充。”【一、社会保险友袅之.不足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人才发展社会保险之间的矛盾,是友袅窃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补充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有了长足的发展。养老保险走出了企业、单位养老的模式,向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发展。在旧体制下没有的失业保险,在SO年代中期也建立起来了。社会保险的顺利发展,推进了我国的经济改革。但从整体上看,我国的社会…  相似文献   

18.
张鹏 《职业》2001,(2):34-35
“带薪休假”这个在国外极为普遍但在中国还相当陌生的名词,实际上,它早已进入中国法律,是劳动者一项重要的权利。 《宪法》第43条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恢复了休假制度,其中规定企业职工休假,由企业根据具体条件和实施情况,参照党政机关办法自行决定。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第45条则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1年以上享受带薪年休假。”北京市政府则对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带薪休假作出了具体现定:“参加工作满5年、…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12,(13):10-11
2011年,《社会保险法》与新《工伤保险条例》相继推出,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及其征缴机制进行了重大调整,不仅扩大了工伤保险适用范围,扩大了上下班途中的工伤认定范围,而且简化了工伤认定、鉴定和争议处理程序,提高了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扩大社会保险对象、改进社会保险金的筹集与给付以及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体制等方面对如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保险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和家庭保险功能的弱化,有必要将医疗保险的对象扩大到全社会成员,将养老保险对象扩大到全体劳动者。作者主张打破城乡界限和所有制界限,把保险对象分为有雇主的劳动者、无雇主的劳动者以及劳动者供养的家属三类。在保险金的筹集方面,有雇主的劳动者由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保费,其他两类投保者由本人负责缴纳保费。为了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